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81896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地质的设计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ca出 OIOH僂翼wls上llgm粘IKginn I u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台莱花铌钽铍矿详查设计编写单位: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编 写 人:赵宝林 审 查 人:王玉山 总工程师:于海涛 院 长:尤孝礼 提交时间:2010年4月目录第一章 前 言1一、目的与任务1二、位置与交通2三、矿权登记情况2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3一、以往区域地质工作3二、以往矿产地质工作4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5一、区域地质5二、矿区地质7三、矿体地质特征8第四章 工作部署9一、工作部署原则及勘查类型的确定9二、总体工作部署9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0一、测量工作10二、地质填图10

2、三、槽探工程12四、钻探工作12五、取样化验工作14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14七、地质编录、室内整理工作14八、年度安排15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和经费预算16第七章 组织管理和项目组人员设置 19一、组织管理19二、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20第八章 技术措施20第九章 预计提交成果21第一章 前 言一、目的与任务受兴业集团委托,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在综合研究利 用前期勘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量、槽探、钻探等手段对 台莱花铌钽铍矿进行详查地质工作;对矿区外围进行普查找矿地质工 作。详查区基本查明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空间分布、规 模及品位变化情况;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组

3、成、矿石质量;基本查明 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对矿区外围进行普查找矿, 对1:1万地球化学所圈定的异常进行查证,主要任务是1:1万地质 填图及山地工程,初步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对 化探异常区进行查证。详查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17。0230117。0330北纬:43310033200面积 2.495km2。外围普查区范围坐标:东经:117。0107117。0405北纬:43。30533。3408面积:24 km2。工作起止时间:2010年4月1日2011年3月31日成果提交时间:2011年3月31日二、位置与交通该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低山丘陵地带之西缘,西邻锡

4、林郭勒草原, 植被较发育。海拔高度1400 米左右,最高处俺根西勒1539.2 米,最 低处公格尔河 1300 米,该河属季节性河流。区内多为蒙古族居住,工 矿企业不发达。由赤峰至锡林浩特303 国道路过达里镇,赤峰至达里 镇 280 公里,达里镇至勘查区 21 公里,为草原路,路面平坦,适宜 各种车辆通行。各苏木间有草原路相通。区内交通方便(见图 1)。三、矿权登记情况 经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审查合格,授予探矿权。 证号:1504000530064范围:东经:11702301170330北纬:43310033200面积:2.495km2交通位置图L161EB1E巴倉胡册粘HAS台團古罕;S

5、僭蚩I&迖坝輿巴林右巔(勵宁宙坤试克什克馳霞井店昏断里幵地羽畫乱店6蘇花矿b巴林左複J、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县.nltllf撤冋Vln氧剔貓駐地s S金踣乡駆路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一、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本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相继有地质及科研单位开展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地质资料和成果,从而提高了本区的地质研究程度,内蒙古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曾先后在本区开展1:2 0万和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经过1 :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本区列为黄岗 梁地区83号钨锡矿点。二、以往矿产地质工作 1985年,原内蒙古第三地质大队对台莱花含矿岩体开展了地表普 查找矿工作,发现铍矿化。1991年,地质矿

6、产部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在此开展1:200000水 系、土壤测量工作,编制了铌铍地球化学和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 区及成矿远景图。2000年,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在该区开展详查工作, 并提交详查报告。此次详查共完成工作量见表1 。完 成 工 作 量 表表1钻探(m)槽探(ma)浅井 (m )选矿 试验样(件)基本 分析样(件)薄片(件)光谱(件)小体重(件)600.40797.4545.501300331429本次详查探求表内铌钽、铍矿石量分别为703951吨、83618吨, 金属量Ta2O5 77.30吨、Nb2O5 59.42吨。表外铌钽矿石量1278.75 万吨,金属量Ta2O5 1

7、061.36吨、Nb2O5 1061.36吨。此次详查还对 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钠长石、白云母进行了估算,共探求钠长石粉 767.25万吨,白云母38.36万吨。2007 年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在该区开展了1:10000地球化学勘 查工作,并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台莱花地区锂铍铌 鉭稀有 金属矿区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报告及相关图件。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一、区域地质本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部,处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 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中,三级构造属林西区域性向斜北西翼次级构 造黄岗梁复式背斜西南端。1、地层在地层区划上,本区隶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锡 林浩特磐石地

8、层分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 三系、第四系。二叠系地层在本区较发育,组成全区贯穿北东向黄岗梁复式背斜 的主体。下统下部寿山沟组为一套由硬砂质砂砾岩向砂泥质岩石过渡 的沉积构造;中部大石寨组为一套由中酸性至中基性火山岩组成的海 相火山岩建造,上部哲斯组由下部浅海相灰岩和上部滨海相砂砾岩和 砂泥岩组成的沉积碎屑岩建造。上统林西组下部以板岩为主夹砂岩, 上部以砂岩为主夹板岩组成的湖相碎屑岩建造。二叠系上下统为整合 接触。侏罗系明显受北东方向断陷盆地控制,中统新民组为一套内陆河 湖相沉积碎屑岩及沉积火山岩含煤建造,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 组、白音高老组组成一套陆相火山喷发的酸性中性酸

9、性熔岩 及其凝灰岩建造。白垩系下统大麽拐河组为一套酸性沉积凝灰岩及沉积碎屑岩含煤 组合。第三系分布零星,岩性为深灰色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第四系 为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冰水湖积、坡积、风积及火山堆积,全新 统为冲积、湖沼沉积、冲湖积及风成砂积。2、岩浆岩区内侵入岩主要属燕山期,以花岗岩为主,另有少量华力西期中 基性岩类。燕山期侵入岩主要分布在黄岗梁复式背斜两翼,呈北东向展布, 按时间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 岩为主,第二阶段以花岗斑岩、流纹斑岩、钾长花岗岩为主。华力西 侵入岩主要为细粒闪长岩、石英闪长岩。3、构造北东向构造带是区域上的主体构造体系,控制着黄岗梁复式背斜

10、 的形成和展布。并且控制着中侏罗世北东向断陷盆地的产生及晚侏罗 世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及岩体的空间展布。褶皱构造形成了一个贯穿区域的黄岗梁复式背斜、轴向北东,两 翼次级褶皱发育,多呈线型紧闭褶皱。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紧密伴生, 在统一的北西南东方向挤压的应力场作用下,主要发育两组断裂; 北东向压性为主兼扭性断裂、北西向张性为主兼扭性断裂。二、矿区地质矿区内多被第四系覆盖,表层植被发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 大石寨组及第四系。大石寨组为一套相变复杂的中酸性中基性火 山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第四系岩性为松散堆积物。(1)大石 寨组(P1d )安山岩(a)浅灰灰绿色,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 基

11、质为重结晶的斜长石微晶及黑云母,岩石具角岩化、绢云母化、绿 泥石化。流纹质凝灰岩(入tf)暗紫灰黑灰色,岩石具变凝灰结构。英安质角砾熔岩(Ebl)黑灰色,角砾熔岩结构,角砾成分为流纹 岩、英安岩,呈次圆状、定向分布,基质为隐晶质。(2)第四系(Q)区内多被第四系覆盖,岩性为松散堆积物,厚度小于22 米,岩性 大致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土黄色黄土状亚砂土,局部见有少量 砾石及钙质结核,上部为残坡积碎石及腐殖土。2、构造本区属林西区域性复向斜北翼的次一级构造黄岗梁复背斜北 西翼,区内构造简单,为单斜岩层,断裂构造不发育。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同时也是主要赋矿岩石,岩性主要为钠

12、长石化花岗岩,浅灰灰白色,中细粒及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主要为钠长石、石英、钾长石、微量绿柱石,黑色铌 钽铁矿呈稀疏浸染状分布其中。三、矿体地质特征1、矿体地质特征台莱花铌钽铍矿床产于燕山早期(Y52-2b )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小岩 体中,岩体大致呈椭圆形,岩体产状为外倾、倾角60。70。左右。以往工程揭露表明,整个岩体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和矿化,蚀 变类型主要为钠长石化及白云母化、其次为黄玉化、石榴石化、萤石 化、电气石化。矿化主要为铌钽矿化和铍矿化,其次为锡钨矿化,其 中铌钽矿化与钠长石化关系较为密切。即铌钽矿化伴随钠长石化遍布 整个岩体,并且呈现由东向西钠化和铌钽矿化由弱到强的趋势,铍

13、矿 化则主要集中在岩体中南部偏东。其它地段仅零星分布。有关资料显 示,铍矿化系岩浆后期一定阶段交代叠加在铌钽矿化之上的产物。在 本矿床中铌钽矿化较均匀,矿与非矿界线不明显,铌钽矿体长约80 280米,宽约640米,深部由于投入钻探工作不足,因此未见底。Nb2O5、Ta2O5工业矿体平均品位0.01355%。铍矿化以颗粒细小肉 眼难以分辨的绿柱石为主,铍矿体主要以不规则脉状产出或为绿柱石 石英脉、含绿柱石破碎带。由于以往投入工作量不足,其矿体形态、 规模尚未完全控制,矿床中南部偏东为铍矿化比较赋集地段, 50米以上 BeO 平均品位为 0.062%2、矿石矿物成分铌钽铁矿:多呈半自形晶体,薄板状

14、厚板状,少量呈他形粒状,金属光泽,粒度0.05 0.5mm。绿柱石:半自形短柱状,粒度0.20.25mm。钠长石:呈半自形板条状,粒径一般为0.2 0.4mm。钾长石:呈半自 一一它形粒状,粒径23mm。石英:它形粒状,粒径24mm。第四章 工作部署一、工作部署原则及勘查类型的确定 在分析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着由地表到地下,由已知到未 知,由稀到密的原则,采用地质测量、槽探、钻探相结合勘查方法, 查明矿区地质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基本查明铌 钽、铍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产状、品位变化等情况。根据国发DZ/T0203-2002文关于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 范要求,参考关于勘查类型的五个地质因素及结合矿体沿走向、产 状比较稳定的实际情况,该矿床(铌钽矿体)的勘查类型应为口类, 因此确定沿矿体走向勘探线间距为 100 米,钻孔间距 80 米。地表探 槽工程间距加密至50 米。而铍矿化体比较复杂,在0 勘探线上可根据 见矿控制情况,部分地段可加密钻孔间距40 米进行矿体控制。二、总体工作部署1、通过1:1万地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及其外围的地层、构造、 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和成矿、控矿地质条件。在外围路线地质调查中注意发现新的矿化现象。2、通过1:2千地质测量查明矿区内岩性、构造、蚀变、矿化等 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