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81765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教案穷人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2、学习文章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启发质疑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但是在整篇文章中,并没有出现穷字。为什么桑娜和渔夫为什么要收养西蒙的孩子)二、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桑娜的一家过着穷苦的生活2、学生自学,在书中标画出相关的内容。3、学生汇报:文章的开头就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号,海上正起着风暴,渔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计,竟然冒着危险出海

2、打渔,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西蒙一家,丈夫已经死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的病死在稻草铺的床边。屋里又湿又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在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3、有感情地朗读,汇报内容相关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三、分析桑娜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崇高的品德。现在,我们就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展开讨论。1、出示文章中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段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3、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出示自学要求:(1)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的大致意思。(2)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出桑娜的内心活动。(3)可以采用课本剧或者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学情况。3、学生准备、交流。4、汇报展示。5、教师总结:这段描写是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在这段描写中,运用了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展示了桑娜崇高的品德。6、练习朗读。四、分析渔夫的高尚品德。1、教师导语:桑娜是善良的,渔夫面对妻子的举动,做出了什么选择2、学生朗读课文。3、教师投影出示文章中的重点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4、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含义。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这段话既是渔夫和桑娜商量,也是渔夫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渔夫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五、总结全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面进行总结。)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附:板书设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