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1740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阶段测试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笔落惊风雨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摭拾(zh)哄笑(hng)擎天柱(qn) 钻木取火(zun)B屏息(bng) 包扎(zh)夹克衫(ji) 言之凿凿(zo)C孱弱(cn) 牌坊(fng)干细胞(gn) 铩羽而归(sh)D吟哦() 皲裂(jn)胳肢窝(g) 蜚声中外(fi)解析:选DA擎:qng;B.扎:z;C.孱:chn。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现在有些人背负着_的重压,生活被设立在无数的标准之中,不再关注内心的感受。其实,以简单的态度_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就

2、简单了。人生幸福莫过于_简单并身体力行。A功名利禄关照崇敬B功名利禄观照崇尚C浮名虚利观照崇尚D浮名虚利关照崇敬解析:选B“浮名虚利”词义符合,但与文中“背负”“重压”不搭配。关照:关心照顾;互相照应,全面安排;口头通知。观照:佛家哲学。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原为美学术语,现也指仔细观察,审视的思考比较。此义准确。崇敬:推崇尊敬。崇尚:尊重;推崇。根据宾语“简单本身”,“崇尚”正确。3(2019天津卷)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家道中落国势危别求新声于异邦横眉冷对千夫指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万众同仰“民族魂”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

3、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3分)()A凤凰涅槃,女神再生 B流亡南洋,坚持抗日C我以我血荐轩辕 D当年海上惊雷雨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分析五个版块标题,都与“鲁迅”有关,“家道中落国势危”是鲁迅所处的家国背景;“别求新声于异邦”是说鲁迅求学日本的经历;“横眉冷对千夫指”是鲁迅的诗句;“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鲁迅所说;“万众同仰民族魂”是肯定鲁迅的精神价值。然后分析四个选项,A项,“凤凰涅槃,女神再生”与郭沫若有关;B项,“流亡南洋”与郁达夫有关;D项,“当年海上惊雷雨”与曹禺剧作有关。C项,“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诗作自题小像中的一句,与鲁迅相关。故选C。4以下四副对联

4、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合适的一组是(3分)()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A屈原辛弃疾司马迁施耐庵 B屈原范仲淹司马迁蒲松龄C贾谊范仲淹文天祥施耐庵 D贾谊辛弃疾文天祥蒲松龄解析:选B根据文学家的特点推断。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_。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下棋不能无争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

5、了棋盘而拳足交加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而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者A BC D解析:选A根据连贯要求,句应在最后,排除C、D,两句句式一致,应放一起,据此排除B项。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

6、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

7、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岁凶,横道伤杀凶:凶险B闾里未尝让 让:责备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讽:背诵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苟:草率,随便解析:选A凶:闹灾荒。7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CA兼词,在那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介词,因为;介词,把。C.都是连词,表转折。D.代词,他的;疑问副词,难道。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白。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C王充做官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解

9、析:选B“他追求好名声”错,原文说他“不好徼名于世”。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3分)(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4分)答案:(1)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2)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参考译文】王充,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的祖上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才一年就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灾荒年头,拦路杀伤过人,因此仇人众多。正好赶上社会动乱,(

10、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所有家当,准备到会稽郡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祖父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王蒙,次子叫王诵,王诵就是王充的父亲。王家祖祖辈辈纵任意气,到了王蒙、王诵就更厉害了,所以王蒙、王诵在钱唐县又仗恃自己的勇力欺凌别人。后来,又与大户人家丁伯等结下了怨仇,全家只好又搬到上虞县居住。建武三年,王充出生。王充小时候,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随便打闹。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捕蝉、猜钱、爬树,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庄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气派。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指责过他,乡

11、邻没有责备过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只有王充的书法日见进步,又没有什么过失。学完了识字书写课程,就离开了教写字的老师,去学习论语和尚书,每天能背诵上千字。读通了经书,品德也修养好了,就又辞别老师而去独自钻研学问,王充一写出文章,就得到许多人的好评。所读的书也一天比一天多。王充才能虽高但不喜欢随便写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说话。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行事为人和侍奉尊长也是如此。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

12、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喜欢隐藏自己的才能,不好自我炫耀,尽力把修养操行作为做人的根本,而羞于靠才能来沽名钓誉。众人聚会坐在一起,不问到自己便不说话;被国君和将领接见时,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愿自我辩解;官位不升迁心中也不怀有怨恨。穷得连寓身的简陋住宅都没有,但心情比王公大人还要舒畅;卑贱得连斗石的俸禄都没有,而心情却与吃万钟俸禄的人差不多。做了官不欣喜,丢了官也不悔恨。处在逸乐之中但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处在贫苦之中却不降低自己的气节。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当时流行的书籍和世俗传说,有许多不妥当

13、的地方,于是就一个人深居简出,考查论证世书俗说的虚实真伪。王充为人清高稳重,结交朋友很注意选择,从不随便与人结交。结识的人地位虽卑微,年纪虽轻,但如果他的品行不同于世俗,就一定和他交朋友。王充好结交杰出高雅的人,不喜欢滥交一些庸俗之辈。有些庸俗之辈,就抓住他的一些微小的过失,匿名攻击陷害他,但王充始终不为自己辩白,也并不因此而怨恨那些人。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注】石头记中曹雪芹托探春作。探春,宝玉同父异母妹,庶出,有才干,被迫远嫁。孔尚任,少时岁考不中,后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等。创作桃花扇,后得罪,被免职。回乡隐居,穷困潦倒至辞世。(1)请

14、简要描述两首诗描写的情景的异同。(5分)(2)两首诗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表达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答案:(1)相同点:都是写儿童在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不同点:第一首写了清明时节(或:暮春时候),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飘向远方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早春时候,红衣童子欲放风筝却苦于无风,提线埋怨天公的形象。(2)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托物言志。曹诗赋予断线的风筝人的情感,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孔诗赋予天公人的情感,以风筝隐喻自己,借天公不肯给风,使风筝不得高飞的现实,表达自己身处困境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激愤。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2)间关莺语花底滑,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3)连峰去天不盈尺,_。飞湍瀑流争喧豗,_。(李白蜀道难)(4)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5)_,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6)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2)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3)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4)万里悲秋常作客(5)欲寄彩笺兼尺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