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81588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意义摘要:探索如何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在区域活动中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体现园本特色,使其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区域活动 环境 创设 意义 纲要提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幼儿教育已经走向开放的教育。时间、空间、教材、结构的开放、完整幼儿的培养、整合教育的出现、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模式等等,都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而且多样的环境,陈鹤琴 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便在幼儿园广

2、泛地开展起来,皮亚杰认知理论也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发展起来的并获得幼儿教师及孩子们的喜爱,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区域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全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变革,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环境及材料作为区域活动的基础,是幼儿构建知识的依托,良好的环境还容易建立起和谐、自由、轻松的教育氛围,有利于推动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2、实践意义

3、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区域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参与者,有利于培养其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二、区域活动中核心概念 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源自于开放的教育理念,是以个别化学习为前提,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

4、、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近年来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 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指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目标的,在幼儿、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下,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影响、美化和积极利用,使之更加适合幼儿成长的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室物质条件与设施,精神环境指教师和幼儿之间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 三、国内外有关环境创设 (一)国内有关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并形成了共识: 一是区域活动应突破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教师不是把知识直接告诉幼儿

5、,让幼儿被动地、静止地去接受,而是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湿度、通风等条件。 二是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做幼儿活动的真正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不断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环境。 三是在区域活动中,要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和孩子一起布置,应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给予孩子出错的权利。 。 (二)国际有关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 1、蒙氏教育中,有关环境创设的理论认

6、为:区域环境能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情绪、能力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区域活动的设置及材料的选择,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进行自发的主动学习,得到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一)在我园现有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发挥地域特色,探索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与幼儿活动行为的内在联系。从活动区的空间布局、时间安排、材料投放等方面研究幼儿积极性行为产生的条件。 (二)研究良好的人文环境(包括平等、尊重、和谐、温馨等)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社会参与性、合作性、创新性与持

7、续性发展的影响。 。 五)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施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要围绕教育目标及幼儿各年龄段发展目标、根据主题活动、季节特征及班级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2、参与性原则 区域环境是为幼儿创设的,其内容、形式应为幼儿所接受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3、安全性原则 区域环境首先要保障幼儿安全,环境布局应注意物品、材料的摆放位置,质地无毒、可靠。 4、开放性原则 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园内的区域环境,还应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如家庭、社区等,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5、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应。六如何吸引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互动比如大班“我的同学录”孩子们将自己的同学录带来放在美工区同伴用不同的方式留言,这一活动得到孩子们广泛认可,他们用不同哪个的方式把对同学的祝福运用绘画,剪纸,这只,拼音,汉子 。等使幼儿表达着自己的爱,以及依依不舍,怎进了孩子们的友情,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环境的创设与主体结合效果显著,环境与环境与互动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能有效的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适合幼儿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