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81542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篇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篇1区域名称:建构区观察对象:xx记录者:顾xx观察重点:利用一切机会,鼓励xx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幼儿活动情景记录:孩子们正在自由地玩着积木,只见xx独自一人坐着玩衣角,她耷拉着脑袋坐了一会儿,最终微微抬起头看了看积木。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了点头,没说话,只用眼睛看着我。一会儿她站了起来,慢慢走了过去,还不时回过头看我,我笑着点点头,她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正在xx认真的拼插积木时,我看见他对面的小宇拿了她几个玩具。而xx看见了却不说话,但脸上有些不高兴。过了一会小宇又拿她的玩具,只见xx一把把自我的玩具全拿了回来

2、,还把他的玩具给打烂了。当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行为分析:1.从案例看,xx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xx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动,缺乏勇气,内心的需求和期望总不敢去实现。而我的点头、微笑无疑给了她很大的鼓舞。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和爱。而在交往中她却不善于用语言和别人进行沟通,所以委屈得哭了。2.针对xx的行为,我与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从中了解到,xx在家里就很乖巧、不大爱说话,很依恋父母,父母也认为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都包办。平时父母交际很少,不经常带她出门,将她封闭在自我的小家中,致使她缺少交往的机会。教师后续的支持:1.增强孩子的自信,抓住时机表扬她2.游戏时

3、多让幼儿以强带弱、相互配合3.利用一切机会,鼓励xx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4.开展主角活动,让xx参加。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篇2观察分析:今天美术活动时,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给小彩树涂色,我巡视了一圈,看着孩子们绘画小彩树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拿起油画棒帮他们添几下,修一修。“朵朵,你这个小树边上没有涂到,像老师这样按序从上往下涂,不要着急。”“颜色要均匀,不能留空白的地方”,我又走到糖糖身边对她说。她低下头去开始进行加工。过了一会儿,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好了,我看见吴一诺小朋友还在认真地涂着,我走过去一看,好多地方没有涂均匀,我正想帮他修改时,他很快捂住画纸,对我说:“老师,我自己来。”采取措施:在

4、幼儿艺术活动中,作为老师要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的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要我画”为“我想画”“我能画”。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5、。获取成效:听到孩子的这番话后我开始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一些失误,以后再组织活动时要把过去的“我帮你画”要变为“我想画”“我能画”。在给与宝贝们充分肯定后,尝试着做他们喜欢与创想,你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篇3观察背景:午餐时间了,孩子们都吃的很香,这时“哇”的一声哭声打破了午餐的宁静,原来是徐xx小朋友,我赶忙走过去问:“怎么了宝宝?”徐xx说:“老师夏润成不吃我的饭”我说:“什么,什么叫不吃你的饭啊?”徐xx说:“我把我菜给他吃他不吃”边说边嚎啕大哭起来,我说:“这个饭你已经吃过了,如果你把它喂给别人这样多不卫生啊,很容易生病的,而且小朋友都自己有自己的饭,不用相互喂饭,快

6、吃饭吧一会饭该凉了!然后徐xx就把头扭向一边不吃饭了。分析:孩子年龄较小,情绪波动大,小班幼儿心理处于发展阶段,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34岁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自制力差,自我中心化明显,但他们开始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开始有初步的自我评价,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只是他们不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所以常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采取措施:1、与家长做了及时沟通,得知徐xx一直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在家对她特别呵护,每次她不吃饭时爸爸妈妈就会替她吃了,而且

7、有些挑食,挑食不爱吃的菜就会夹给爸爸妈妈,经过双方沟通我们进行了家园共育。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特点我们对幼儿进行了正确引导,并上了关于进餐的健康课。获取成效:经过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徐xx挑食的现象减少了,变得爱吃饭了,不会遇到事情就做出任性的行为,进步非常大。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篇4观察分析:前天下午,魏x从厕所出来,鞋子反着穿着,我提醒他:“魏x请看一下你的鞋子怎么了?”他马上意识到穿反了,并且坐到小椅子上,立即换了过来。紧接着,齐家旭也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看我的鞋子对了吗?”我说:“你自己看看啊!”(其实,家旭穿的是对的)他便走开了,可没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换成了反的。很明

8、显,他们对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由于现在的宝宝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在家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至于衣服怎么穿,鞋子的反正,那是大人的事,宝宝只管像木偶似的等着就好,所以致使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差。采取措施:面对宝宝的情况,首先,我想到了一首学过的儿歌鞋宝宝,儿歌的内容就是教宝宝如何区分鞋子的正反,对宝宝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我先画了一双鞋子的示意图进行了讲解和区分,然后用一个宝宝的鞋子做了演示,宝宝们也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还让宝宝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

9、见宝宝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还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宝宝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宝宝们都很感兴趣,也表现的特别兴奋。为此,我还让宝宝们进行了穿鞋子比赛。获取成效:通过活动,宝宝们不仅能分清鞋子的对错,还大大提高了穿鞋子的速度。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宝宝感兴趣的儿歌、故事、歌曲等,只要我们把它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我们老师平时就要懂得学以致用,这样既有利于宝宝们快速掌握技能。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篇5观察背景:一次午餐后,孩子们吃完饭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时,我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

10、“尖叫”,一时间其他孩子都放下手中的图书,和我一样循着声源望去。最后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小开的身上。小开看到我的眼神立刻说:“是他叫的。”一边手指着小宇一边对我说。小宇愣住了,不过他也马上回答说:“是他叫的,我没叫。”接下来,大家也就知道了他俩的互相推诿。所以我果断地叫住小开:“小开,你到老师这里来。”小开听我这么一叫,慢步走到我身边。立刻就说:“我叫了一点,我叫了一点。”“小宇尖叫了吗?”我严肃地问他。“没有,我叫了一点。”“你觉得尖叫好吗?小朋友都在看书,你觉得自己做得对吗?”“不对,我就叫了一点。”“小朋友在看书,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你这样尖叫会打扰小朋友看书的,所以你以后要安静地看书

11、,如果要说话,也是和小朋友轻声地说话,不能尖叫了,知道了吗?”我耐心地开导他。“知道了。”小开回答的声音很响亮,很干脆!但这响亮中似乎带了点不服气。分析:小开一连串地回答我的问题总是说“我就叫了一点。”显然他是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确实发生了。但是他觉得影响不大。其实小开不知道哪怕他一点点的尖叫就已经影响到小朋友看书了。他是在用声音破坏别人看书的环境。这是小开对自己的行为还没真正认识到有何不妥之处。所以才这么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后来我跟他父母沟通后了解到小开没上幼儿园之前,一直是由妈妈带着,妈妈对小开宠爱有加,但也有严厉的时候。可是小开已经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习惯,在家里想怎样就怎样,妈妈有时虽然也听

12、到小开尖叫,但都是一会的事情,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告诉小开这样叫有什么不好或者告诉小开打扰邻居休息了等,小开既然认识不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所以他才会在公众场合尖叫一下,以示自己的毫无拘束、自由自在。措施:以小开刚才这么一叫,我就跟他说:“你看XX看书多安静,他们都是在认真地看书,轻声地和旁边小朋友说话,有大声叫的吗?”小开摇摇头。“如果让你作为看书的小朋友,听到一个小朋友这样尖叫,你会有什么反应呢?是不是也觉得这个声音不好听?”小开还是点头回应我。那你会怎么做呢?小开断断续续地说:“我叫他不要叫了。”“对呀,看书就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看好书,如果有杂音出现,那就不能往下看了。”我利用榜

13、样示范和换位思考的方式耐心地开导小开,让小开明白看书时应该遵守的规则。同时,我也会利用空余时间和小开的爸爸妈妈交流在幼儿园小开发出“尖叫”的情况。在家里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应立即纠正他不应该这样,一是会把喉咙会喊得不舒服,二是容易影响别人的休息。让小开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小开不接受,那就也让他当一回“别人”,只有体验到别人的难受了,他才会知道这样尖叫是不好的。老师和家长一起携手慢慢教育小开,相信小开会改正的。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篇6观察分析: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年龄普遍偏小,自理能力比较弱,班里大部分幼儿已经能知道想要上厕所的渴望,但有的幼儿却不愿意面对上厕所的现象,班里有个幼儿就是这样

14、,小名叫xx,不愿意上厕所,经常拉尿在裤子里,因为老师们都知道他不愿意去厕所,所以平时都会多要求他主动去几次厕所,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我就对xx说:“xx,跟我去一次厕所吧!”xx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跟我去了洗手间,到了洗手间之后他对我说:“老师,我没尿”。等了他半天也没有尿出来,我说:“那好吧,如果有尿一定要跟老师说哦”,就这样,xx回去继续玩起玩具,不一会儿,只听班里的鹤鹤老师说xx又尿裤子了。每次都告诉他有屎尿一定要跟老师说,老师可以带他去,他每次都答应的特别好,弄得我们都以为他能记住,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每次看见他走路不对劲儿的时候,就知道一定是拉裤子了,拉完之后从来都不跟

15、老师说,问到他:“拉裤子说服吗?”他竟然回答:“舒服”。xx并不是班里最小的孩子,班里比他小一点的孩子都知道如果有尿或者有臭臭了就要去厕所。对于幼儿的现象进行了以下分析:1.幼儿刚上幼儿园之前,对家里的环境是最熟悉的,也是能够给他安全感的地方。而对于幼儿园来说,他还不完全熟悉,对于眼前的一些事物和人物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很有可能会产生他们的抗拒心理,他并不想面对这个事实。2.从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分为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内向性格的孩子总是出言谨慎,他们经常是思考很多之后才选择表达,尤其是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多数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的多为内向性格的孩子,他们不善于沟通,不乐于表达,有时面对老师会有一些腼腆,一些事情不好意思很老师说,结果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3.环境影响着他们的现状。有的幼儿如果处于一个比较愉快或者吸引他们的活动上,他们并不愿意打断这份快乐,所以有的时候在这个环境下打断他们,他们的内心是抗拒的,而尿裤子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发泄。4.对于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的家长还是不让幼儿摆脱尿不湿,如果长时间依赖尿不湿,孩子不可能会养成很好的如厕习惯,甚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上厕所解决。采取措施:1.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教师与家长一定要进行多沟通,多交流,多让老师了解一些幼儿的实际情况。2.幼儿在幼儿园期间一定要多提醒幼儿上厕所,并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