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81478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除了具有教学设计的所有要点之外,教学设计的篆写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一)明确所写题目领域,把握此领域内容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做到基本东西不跑偏。(二)研读教材,同中求异:研读教材,重要的是要到别人看到的,还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要从三个维度编辑、学生、教师的视角解读教材。 读懂教材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看二想三答四验”: 一看:有什么教材中有什么 二想:为什么 1. 不这样行吗,不这样行,干吗非要这样,教材要传递是什么 2. 教材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3. 根据教材编排确定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 如果出考题,考什么,怎么考 三答:是什么不想明白不罢休 四验:再思

2、考看教参、阅读书籍(三)研读学生,积累学生经验:研读学生,要科学严谨、求真求实,要不断思考、反思、实践,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前测、试讲、访谈。根据所讲内容进行前测,可以了解学生关于此知识点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试讲可以积累学生学习过程经验,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个人访谈,可以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应对学生思维的复杂化。(四)提出自己的思考,确定设计的主题:主题要清晰明了、生动有趣、凸显本质,一个好的主题不仅彰显作者的智慧,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兴趣,增加文章的力度和厚度。(五)行文:行文要结构严谨、瞻前顾后、环环紧扣,好的文章前后呼应、重点突

3、出、观点明确。以酶的作用和本质为例教材分析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

4、其生理意义。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

5、,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2 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 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

6、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本质;(2)酶的高效性。教学难点:(1)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 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思想策略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甚至“在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学”模式为主要策略,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运用并积极挖掘多元的教学资源,深入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验中理解,在分析中感悟,在讨论中完善,从而有效实

7、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1: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大约3分钟)1、播放视频人体旅行。(这一视频大约需要12秒。)衰老是我们人类不可避免的话题,根据衰老的自由基理论,过氧化氢就是一类在细胞代谢中产生,并对机体有害的物质。人类对待他的态度是在体内:必除之而后快,尽快把H2O2分解成H2O和O2。2、出示一试管37。C水浴H2O2溶液,问:同学们请看,在模拟人体体温的环境中,H2O2自行分解的情况如何?学生们观看视频,集中注意。引发思考,观察现象,认识到H2O2自行分解能力差。环节2:联系旧知 归纳共性(大约5分钟)同学们在初三学习了化学,知道实验室可以利用H2O2的分解制备氧气

8、。1、设问:如果我们想让老师手中这支试管里的H2O2加快分解释放氧气,还需要添加什么条件?什么物质?2、指导同学们完成学案,回答一组关于无机催化剂的问题:(1)添加了MnO2之后,这一反应的速率会怎样变化?(2)MnO2的作用是什么?(3)这类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实验室里我们可以利用MnO2催化H2O2分解,而人体内H2O2又依靠谁来催化分解呢?添加催化剂,添加MnO2。(1)加快反应速率(2)催化剂(3)a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b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过氧化氢酶环节3:实验探究 解释酶促(大约20分钟) 同学们怀着对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求知欲望以及对催

9、化剂共同特点的经验认识,阅读实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并小组合作完成该试验。1、要求同学们明确实验的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2、强调安全,补充实验注意事项。3、指导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实验。4、实验结束后,引导同学们完成教材中4个讨论问题,并回答学案中的引申问题:讨论(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在学生回答讨论(1)及引申问题过程中,引导理解活化能的概念a2号试管出现 现象,说明 在进行分解,生成的气体应该是 。b同时,90。C水浴说明 能提高反应的 。从而证明,反应如果需要进行必须吸收一定的 。c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 ,即 所需要的能量。请同学们

10、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对活化能概念的理解讨论(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在学生回答讨论(2)及引申问题过程中,引导认识细胞代谢的概念。a ,细胞不能承受 。活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必须在 下进行,不可能像无机化学反应一样加热加压。b题干还透露了什么信息?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通称 。教师语言过渡:活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非常多,并且复杂,这些反应如何得以顺利进行?讨论(3):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在学生回答讨论(3)及引申问题过程中,引导理解催化剂的工作原理。aFeCl3中的 和和新鲜肝脏中的 都能 过氧化氢分解的 。说明 和 都是催化剂。b 和 促使H

11、2O2分解,但它们都 给H2O2提供能量。说明催化剂的工作原理是: 反应所需要的 。请同学们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对催化剂工作原理的理解讨论(4):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学生回答讨论(4)及引申问题过程中,引导认识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a 中反应速率快。b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 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 。即酶具有 性。展示数据表格:在20。C测得的H2O2分解所需活化能条件活化能(kj/mol)没有催化剂催化75用胶态铂催化54用过氧化氢酶催化29引导同学们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你对于酶的作

12、用形成了哪些认识?请将结论写下来。认真阅读重视领会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完成学案。回答讨论(1)及引申问题:a2号试管出现气泡生成的现象,说明H2O2在进行分解,生成的气体应该是氧气。b同时,90。C水浴说明加热能提高反应的速率。从而证明,反应如果需要进行必须吸收一定的能量。c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活化能,即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举例说明:跳高运动员在跳高之前要热身,从未兴奋状态达到兴奋状态;烧开水时,水从平静状态达到沸腾,需要不断吸收热能回答讨论(2)及引申问题:a不能,细胞不能承受高温。活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必须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可能像无机化学反应一样加热

13、加压。b题干还透露了什么信息?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通称细胞代谢。引发思考,启发对接下来讨论问题的关注。回答讨论(3)及引申问题:aFeCl3中的Fe3+和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说明Fe3+和过氧化氢酶都是催化剂。bFe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H2O2分解,但它们都没有给H2O2提供能量。说明催化剂的工作原理是: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举例说明:小车过山、跳高下穿回答讨论(4)及引申问题:a4号试管中反应速率快。b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即酶具有高效性。进一步巩固对酶的作用和高效性的认识。得出结论,并填写在学案上。环

14、节4:阅读自学 明确本质(大约5分钟)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那么,酶到底是什么物质呢?1、请同学们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学酶的本质。2、要求认真安静的阅读,并尝试回答学案中的问题:(1)巴斯德观点的合理部分是什么?不正确的是什么?(2)李比希观点的合理部分是什么?不正确的是什么?(3)酶的合成场所 内,功能是具有 作用。(4)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阅读自学,回答学案中的问题。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酶的合成场所细胞内,功能是具有催化作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环节5:联系生活 启发新知(大约3分钟)来到现实生活中,了解酶的运用情况。请同学们例举出酶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以“加酶洗衣粉”为例,提问:根据“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加酶洗衣粉需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