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81464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 铁犁牛耕的应用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2. 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 B.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C. 苗儿出得齐,丰

2、收不用提 D.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3. 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牛,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十二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这就是“弦高救郑”的故事。这一故事反映出 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 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A. B. C. D. 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

3、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5. 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6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这种转化至少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其二是有适当的制度、体制保证。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C雇佣关系

4、形成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D列强侵略中断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17. 下表为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旧中国一种商业税)关税(%)18857827638.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上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8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

5、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A 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使中国卷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9. 据民国初年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所编第一次全国农商统计表1913年11月9日的统计,全国在1912年开设的公司有988家,工厂2001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工商实业最多的年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辛亥革命改变民族工业发展环境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10. 1855年10月6

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A. 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 B. 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C. 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 D. 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11.下表为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量(%)占上市量(%)1950449057.520398.54.524.61951428382.528413.06.6551952

7、575071.570146.512285A. “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 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加强 D. 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12.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B. 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C. 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水平D. 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13.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l

8、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 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 D.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14. 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A. 商业立国的理念 B. 殖民扩张的野心C.

9、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世界工厂的自信15.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 B. 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D. 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16下表是美国城市人口在不同时段的统计年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单位: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2061967218603923141981880939502282由此推知,美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巳

10、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发展已位居世界首位17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A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防止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18在1920年12月,列宁说,不使小农经济在实际上得到大量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都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也“不应该幻想向社会主义和集体化的过渡”。这说明列宁A认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B看到了当时经济

11、政策的一些弊端C认为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机不成熟 D在经济政策取舍上逐渐过于保守19. 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B.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 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 D. 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20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了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1950年的2 304.8万下降到了1960年的1 563.5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 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C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21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

12、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2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 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 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C. 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 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23. 1944年8月苏联官方刊物登载:“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

13、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快步前进。”这表明A.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 B.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C.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D.苏联力图缓和与美国的尖锐矛盾24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行不断加快,但2015年3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年6月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已经失去其存在价值 B冷战后欧洲各国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 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间逐渐打破那种非友即敌的外交模式,“伙伴关系”被许多国家接受,这种关系非敌非友,可以在利益一致的许多

14、方面寻求合作。这反映了 A多极化发展弥合了国家间的利益分歧 B国家间综合国力差距逐步缩小C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D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形成二、非选择题(3题,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说:“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管理)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费正清则认为“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据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整理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