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14543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考点辨析-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辨析 哲学概论部分1、哲学是有关世界观的科学。(注意:哲学也许是科学的,也也许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注意:对的的哲学才是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措施论。(注意:哲学有对的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措施论。)、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朴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哲学是有关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注意:哲学是有关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

2、律的科学)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哲学可以使人们对的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对的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对的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干使人们对的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世界观是有关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注意:世界观是有关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见解和观点)0、世界观和措施论互相决定、互相体现。(注意:不是互相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措施论,不能是措施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互相体现,措施论体现世界观)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替代旧观点。(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1、哲学

3、是具体科学的基本,具体科学指引哲学。(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本,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引)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颖的学问。(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颖,但使人聪颖的学问除了哲学尚有具体科学)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措施论,两者构成了哲学。(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措施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通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但是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主线见解。(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主线见解和主线观点)1

4、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主线出发点是群众路线。(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主线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髓。(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髓)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注意: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2、不可知论完全否认结识世界的也许性。(注意:不可知论否认结识世界的也许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结识世界的也

5、许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环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环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23、唯物主义是对的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限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2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注意: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髓,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注意: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髓,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取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注意: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朴的直接吸取,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

6、以往哲学(旧哲学)的主线区别在于与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主线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唯物论部分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措施论。(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结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措施论的意义。)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注意: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体现出来)5、物质和意识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互相影

7、响是对的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互相制约不对的。类似的错误提法尚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互相制约”、“实践和结识互相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互相制约”)、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互相依存。(注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互相依存)、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映”应为“反映”)、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因此,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

8、是“做”。(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引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自身。)10、所有对的意识都是相似的。(注意:结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别决定形成的对的意识不尽相似。)11、唯物主义是对的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注意:唯物主义中的诸多分支也存在限度不同的缺陷。)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目前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注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增进事物发展。(注意:对的的意识增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

9、言,都是客观的。)1、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注意: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结识和运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与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核心)、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注意: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17、规律有好坏之分。(注意:规律自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8、对的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悲观作用。(注意:规律自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自身也没有好坏之分)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可以成功。(注意:实事求是有助于对的结识和改造世界,能否

10、获得成功还要看多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结识和改造规律。(注意:人可以结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注意: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悲观作用,核心是看人们如何运用规律)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注意: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很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阐明规律是可以变化的。(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4、物质决定意识,规定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辩证法部分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

11、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变化事物之间的联系。(注意:人们可以变化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4、因素和成果可以任意转化。(老教材内容)(注意:转化是有条件的,因素与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老教材内容)(注意: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并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变化的,变化条件是无条件的。(注意:变化条件也

12、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对的)8、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9、整体功能总是不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注意:只有部分以合理的构造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不小于部分功能之和)10、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注意:只有迈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注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夸张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狡辩论思想。(注意:夸张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注意: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3、,但只有迈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1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成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注意: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才干引起质变。)15、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认。(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主线否认,而不是全盘否认)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迈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迈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迈进的。(注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迈进的,在迈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迈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17、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

14、矛盾。(注意: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在统一体中。)19、哲学上的斗争和平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注意:两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助于事物的发展。(注意: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体现出来。(注意: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涉及特殊性”。)23、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注意:前对后错)24、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注意: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朴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规定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规定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两者没有区别。(注意: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根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27、事物的性质是由重要矛盾决定的。(注意:事物的性质重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