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814112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版)绿色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绿色施工方案 目 录1 .目 录 12. 编制依据 23. 工程概况 34. 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31.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关于在全市建设工程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京建施【2008】651号2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3西红门0306地块回迁房1#2#楼施工图纸4西红门0306地块回迁房1#2#楼施工组织设计2010-5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7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

2、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1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15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J01-6-9016混凝土承重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施工技术规程DBJ01-399817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1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T01-66-2002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3、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2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24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府72号令25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政府84号令26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监督若干规定市政府86号令27北京市建设工程文明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及补充标准2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法规汇编(一五)29环境保护法30建筑法3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行政法规32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文33企业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WX/GLSC-200634程序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CX/01-27-200635作业指导书(质量

4、、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ZDS/01-26-20062.工程概况2.1基本概况21工程名称:怀柔区住宅小区工程。22建设地点:北京怀柔区育龙小镇23建设单位:24施工单位:北京宏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25监理单位:26设计概况:1. 1#楼10875平方米.2#楼15916平方米,1#楼地下一层,地上18层。 2#楼地下2层,地上24层。3.主要施工管理措施绿色施工之概念: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

5、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绿色施工原则内容做到四节:一要节约土地,二要节能,三要节水,四要节材与资源利用。五个百分百: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裸露场地覆盖或绿化100%;建筑拆除工程降尘100%;沙土覆盖100%;进出车辆冲洗车轮100%;噪声和光污染控制100%。职业健康安全的主要内容: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3.1资源节约3.1.1能源消耗(1)节能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2)建立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能措施。3)施工过程中要制订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4)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

6、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节电措施的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5)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转正常。6)临时设施用电设备要使用标有“CCC”标记的合格产品。7)施工条件允许,可利用建筑物的永久设施,如,围墙、水电设施等。(2)节能效果1)制订节能计划,采取控制手段(主要为用电)。2)施工现场用电计算应按实际用电负荷加系数的方法或按工程预算用负荷适当进行调整。3)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电脑、打印设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降低电消耗。4)对电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能措施。(3)能源优化1)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清洁能源或可再

7、生能源,以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2)施工现场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做临时设施。3.1.2材料与资源(1)材料选择1)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建筑材料采购要制订明确的环保材料采购条款,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审核、比较、挑选。计算本地化材料比例,择其大者实施。本地化材料比a = 生产于距离施工现场500km之间的施工材料用量(t)/施工材料总用量(t) *1002)采取措施使用符合对环境无害,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3)严格控制临时设施用料,尽量利用旧料、现场拆卸回收的材料。4)使用的模板、脚手板、安全网等周转材料要选择耐用,维护、拆卸方便,回收方便的材料。5)施工中购入的主材、

8、辅材应符合设计对使用绿色材料的要求。材料的各项指标应达到现行国家绿色建材标准要求。6)装饰装修材料的购入,尽量选择经过法定检测单位认证的绿色材料,并应按照以下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达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要求;达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l858018588200l要求;7)混凝土外加剂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和规程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应符合当地技术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l85882001要求;每方混凝土总碱含量应符合当地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要求。(2)材料节约 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2

9、)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3)资源再利用1)对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建筑、设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拟建道路和建筑物,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

10、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市政设施;施工期间临建设施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建筑物或拟建建筑物的功能,或使用便于拆卸、可重复利用的材料。2)施工废弃物管理制定施工场地废弃物管理计划,对现场堆料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明标识。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对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将其直接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或通过再生利用厂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施工废弃物回收比例评价计算公式:回收比例=施工废弃物实际回

11、收量(t)/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总量(t)*100。(4)水资源保护1)水资源节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3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2)水资源利用对施工现场的污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居住区和建筑排水设置废水回收设施,用于绿地浇灌;施工过程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结合实际情况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

12、用,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管材、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3.2环境影响3.2.1场地环境保护(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

13、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6)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8)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

14、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大风天气对土壤的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3.2.2大气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2)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3)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4)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如:绿化、喷浆、隔尘布遮盖、地面硬化或混凝土封盖等。(5)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