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81376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城版音乐教材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对音乐审美情趣及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对前苏联歌曲的喜爱与表现。2、以音乐为主线。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如感受与体验、实践与展示)都立足在音乐中进行并完成。3、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设计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重要理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与深入浅出的启发,让学生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并通过欣赏几首前苏联歌曲,初步感受前苏联歌曲的小调调式色彩。2、了解小调三种形式:旋律

2、小调、和声小调、自然小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歌曲的欣赏、演唱,演奏,参与,让学生体验音乐艺术与时代思想完美结合的崇高情感,丰富情感体验。2、了解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对歌曲风格形成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崇高爱国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学唱、启发,使学生有情感地演唱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2、通过听辨,了解前苏联音乐小调的三种调式。3、通过听辨、参与、演奏、演唱感受前苏联歌曲的音乐风格。三、教学分析1、本课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音乐之窗欧洲名曲集锦当中的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通过最具代表性的俄罗斯名曲的介绍,感受和体会俄罗斯不同风格的音乐,从欣赏、演唱、演奏、经典作

3、品中,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兴趣,并从多元文化的角度调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品位。2、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其正处于变声期,因此在学唱中采用降调处理(D调),让学生轻声演唱,以此来深刻感受俄罗斯歌曲的独特风格。3、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学习中不应忽视音乐要素和音乐知识的讲解与挖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在聆听、学唱、感受的过程正确地把握俄罗斯歌曲的风格特征。四、教学难点重点重点:1、以音乐要素为切入点,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了解前苏联歌曲小调调式的音乐风格。2、了解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对歌曲风格形成的重要性。难点:1、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重

4、要性。2、了解小调调式的种类并听辨、感受小调式色彩。3、临时变化音的演唱。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钢琴、手风琴、竖笛七、教学方法 1、采用聆听、欣赏法,感受前苏联歌曲的风格和小调色彩。2、采用观察、对比法,认识小调的三种音阶。3、采用实践、参与法,通过竖笛、肢体动作,切身感受前苏联歌曲风格与情感。4、采用讲解法,对音乐知识的传授。5、采用交流、合作法,分享、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八、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聆听前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播放音乐,安抚学生情绪。听着音乐进入教室,并做好上课准备。营造课堂气氛,为更好地进入本课教学作好铺垫课前

5、导入1、认识乐器手风琴。师:同学们进教室时有没有留意到歌曲主旋律的演奏乐器呢?介绍手风琴的历史和特点。从图片上认识目前手风琴的两大分类(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手风琴的兴趣。2、展示手风琴实物及聆听键盘式手风琴音色。现场用手风琴演奏乐曲西班牙斗牛士片段。1、观察键盘式手风琴及聆听其音色。2、击掌拍打节奏为教师的演奏伴奏。1、通过对教师崇拜的心理引起学习本课的兴趣。2、通过聆听手风琴独特的音色,感受手风琴为俄罗斯音乐增添了不可缺少的音乐元素和魅力。3、学生与教师互动,营造融洽师生关系和教学气氛。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

6、教学一、歌曲莫斯科郊外晚上教学:(一)聆听教师的范唱,初步感受歌曲风格和歌曲意境。教师自弹自唱,用手风琴伴奏,为学生演唱歌曲。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画面?1、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风格与歌曲情绪。2、描述歌曲情绪给自己带来的画面想象,理解歌词词义。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2、教师多才多艺的演奏、演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二)揭示课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前苏联歌曲赏析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声,一起走进前苏联歌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魅力。观看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三)以音乐要素为切入点,分段感受每段歌曲情绪

7、并学唱。1、学习歌曲第一段。师:由于这是一首大家眼熟能详的歌曲,同学们可以尝试演唱歌曲第一段,熟悉歌曲旋律。教师钢琴伴奏歌曲第一段。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1、初步整体感受歌曲的意境。2、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情绪,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2、从歌词上引导学生感受宁静的深夜。感受P力度。师: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这样的夜色你会用一种怎样的力度去表现更为合适呢?回答问题,感受歌词意境。学生如果用很响亮的声音去演唱,那就从第一段歌词的词义入手,让学生感受静悄悄的夜景新课教学2、出示歌曲旋律线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条旋律线有什么特点?(以级进

8、为主的旋律线),从这旋律线的走向,你们想象一下,这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微波荡漾的湖水,还是惊涛骇浪的大海呢?那你们认为应该采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去表现这样的小河?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线,直观形象地感悟歌曲的速度和力度。体会歌曲旋律线条的起伏和无比优美的音乐走势。3、改变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对比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对塑造歌曲的形象的重要性。师:如果我改变了歌曲的速度和力度,歌曲形象有什么改变呢?教师演唱歌曲乐句。通过聆听、对比教师的片段演唱,并回答问题。明确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4、学唱歌曲第二段。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二段感受歌曲采用恰当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程序教

9、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5、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了解变音记号的作用。师:问同学们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此时此刻你身旁坐着一位你爱慕之人,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但由于战争的需要,你即将要与你心爱的姑娘告别了,这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她见面,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回答:(激动、紧张、语无伦次伤心、痛苦、无奈.)1、学生从假设性的问题中,形象感受歌曲中变音记号的作用,2、让同学们明白这升记号是全曲中最能撞击心灵的一个处理。6、唱准该变化音的音高。弹奏钢琴,辅助掌握音准。跟着钢琴模唱。解决音准问题。7、演唱歌曲第三、四段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三、四段。唱出这段歌曲由紧张、兴奋

10、到无奈和不舍得心情的变化,深刻理解歌曲内涵和创作的背景。(四)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手风琴伴奏,完整弹奏歌曲。学生完整演唱歌曲。通过美妙的人声,演绎歌曲,表达歌曲的意境,整体对歌曲情感的展现。(五)知识点(1):旋律小调1、出示旋律小调。师:为什么这首爱情歌曲在浪漫之余我们还感受到它深深的忧伤之情呢?我们看下它的调式特点。板书:旋律小调的音阶。6 7 1 2 3 #4 #5学生找出歌曲里出现的所有音,并将这些音由低音到高音的顺序排列,观察旋律小调的音阶特点。了解旋律小调音阶排列特点。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2、对比听辨小调与大调调式色彩。在钢琴上分别弹奏大、小调

11、的分解和弦,让学生感受大小调的色彩。师小结:正因为该歌曲采用了小调的调式,所以歌曲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情感和忧伤之情。辨听大小调音阶,用颜色来描述大小调的调式色彩。感受大调和小调调式色彩,初步了解前苏联小调歌曲暗淡、柔和、忧伤的特点。拓展教学一、歌曲山楂树教学:1、播放歌曲。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又是怎么样的呢?它采用了大调调式还是小调调式呢?1、聆听音乐,回顾经典旋律。2、分析并回答问题。聆听第二首歌曲,再次感受前苏联歌曲风格和小调调式的色彩。2、介绍作品。师: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力作电影山楂树之恋再一次把山楂树推向了流行歌曲的前沿。歌曲流露出了一丝丝淡雅的忧伤。听老师讲解。选取学生熟悉的

12、电影作品,学生倍感亲切,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拓展教学3、知识点(二):自然小调。1、出示自然小调。师:这首歌曲情绪为什么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着同样的情感呢?我们又按照由低音到高音的顺序排列一下这首曲子里出现的音。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与旋律小调有什么不一样?板书:6 7 1 2 3 4 51、学生找出歌曲里出现的所有音,并将这些音由低音排到高音,形成了自然小调的音阶。2、用竖笛演奏自然小调音阶。1、了解小调第二种形式自然小调音阶。2、明确自然小调同样具有小调柔和、暗淡、忧伤的色彩。2、师生合作演奏歌曲。老师采用手风琴伴奏。学生采用竖笛演奏歌曲。加深对小调这种柔和,唯美色彩的感受。二、歌曲共青团员之歌1、欣赏共青团员之歌视频,感受前苏联战争题材的歌曲。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小调歌曲都一定忧伤、抒情、柔美的呢?那么这首歌曲是什么风格的体裁呢?给大家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感受?2、思考并回答问题。观看共青团员之歌视频,聆听音乐,感受抑扬顿挫的进行曲风格。让学生感受慷慨激昂、奋发向上,又带有悲壮色彩的小调风格。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师:这是一首反映战争题材的前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它是诞生于当年人类最为残酷的一次苏联卫国战争中,这首歌曲唱出了千千万万的苏联红军仇恨战争、誓死保卫家园的心声。听老师介绍,补充自己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