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拓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81356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测试拓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测试拓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测试拓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测试拓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测试拓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江县会龙中学2007级第二单元测试(100)维度A(60)一、常见错别字举例(51)1、不醒人事 ( ) 2、坚苦朴素 ( ) 3、锐不可挡 ( ) 4、粗制烂造 ( )5、神态安祥 ( ) 二、按原句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31)原句: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要求:以原句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句不少于20个字)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_三、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句子(2)( )A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慨。C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淡,充满了建设

2、者的自豪。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四、阅读文明无价,回答后面的问题(10)文 明 无 价去年春天,当我在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新闻时,还颇为吃惊:大连渔业集团花了三百多万元修建草坪,美化环境,总经理提前20分钟对员工上班进行观察,发现35位职工领着孩子踏草坪而过,只有两人带着孩子绕草坪而过。为了培养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这位经理当即决定,给两位没有踏草坪的职工每人奖励2万元。当时我想:这么大的投入和这样的奖励值么?当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大连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时,我才醒悟过来:值!因为文明无价。现在看来,那种认为搞城市美化、绿化和各种文明建设不如把钱用来建工厂和改

3、善生活的想法是目光短浅了。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城市文明是最好的引资招商广告。市容环境优美了,市民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城市的吸引力就会大增,就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事实正是这样。一位曾在中国生活过的日本商人想在中国上一个废铝再生产项目,他的儿子首选的城市是大连。可是这位商人直摇头,说:“大连我去过,那个城市太土气!”可是父子俩来到大连实地考察后,大连的变化使得老商人瞪圆了眼睛,一遍遍地问儿子:“这是大连吗?”当即拍板,在大连投资上千万元人民币搞项目。一位韩国客商本来准备向某一城市捐赠15万元人民币的人行道树坑保护罩,通过这一公益事业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宣传。可是,当这位客商途经大连

4、,目睹了一尘不染的街道和彬彬有礼的市民时,连呼“发现了新大陆”,当即决定,将这笔钱移至大连。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996年大连外商投资比上年同期合同额增长677%,协议外资额增长47%。仅就这些而言,你还能说文明建设不值吗?文明无价。谁不愿自己的城市变得花园般美丽、宁静和温馨呢?而这美丽、宁静和温馨和环境,又反过来陶冶我们的情操,促使我们变成一群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文明的环境住着一群文明人。这是一种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良性循环。让我们都来下大力气促进这种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良性循环吧。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2)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答 3、文

5、章主要运用了哪一论证方法和哪些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21) 答 _4、文章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 答 _。5、如果你们学校有很多人喜欢攀枝摘花、践踏草坪,你作为学校的环保员,要你写一块标语牌阻止他们,你应该怎样写他们最容易接受。请你写出来。(2) _五、细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40)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份怯懦;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

6、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要求: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书写规范工整,字数不少于500字。维度B(30)(一)阅读智者的四句箴言,回答下面的问题(8)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的含义

7、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就会变得平和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着:“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默默思索着,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你留着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

8、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话:“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摘自200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你如何理解“智者”的第二句话,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答:2、作为小说,在情节上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读过本篇小说后,你认为有高潮吗?请简述。(1)答:3、年长智者、少年后来也成了智者,他的“智”在哪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答:4、读这篇小说,总觉得有不少的名人名言在脑海萦

9、绕,你是否也有此感觉?如果有,请写出一句名言来。(要符合小说中的情节)(1)答:5、少年问“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他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还叫“简单”吗?谈谈你的理解。(2)答:(二)阅读孝心无价,回答下面的问题(22)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好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的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有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利益放

10、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卧病在床而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的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我们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

11、弥补,有些东西永远也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块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只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1、作者在第一段中对“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中的“学子”持怎样的看法? (2)答:2、第二段中

12、,作者认为“对生命的大不敬”,具体指的是什么? (2)答:3、第六段中,作者说“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答:4、请仿照“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这样的句子另两个句子(喻体不能与文章中的句子重复。)(23)答:5、第九段“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一句中,“它们”具体指哪一段所写的内容?为什么说他们等值?你认为还可以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32)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所用的论证方法有:、。(31)维度C(10)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后面的问题。(10) 责任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肩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和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