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81320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1、成立有科主任、护士长及质量管理员参加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2、指派专人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员,分别具体负责技术、护理、诊 断的具体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各岗位质量与安全工作职责。3、为保证放射科医疗与安全,放射科执行人员准入规范。4、严格执行放射科各设备技术规范、操作常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符 合规范,以防范医疗差错。5、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每天执行综合读片,每周二为疑难病例 讨论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 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首诊医 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

2、,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 签发。6、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 员签发。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 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 主任。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7、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査诊断质量、总结经 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内设专门登 记本,每月指派专人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 并进行登记。每月第四个星期二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行回顾性 读片,总结经验吸取

3、教训。8、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 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承诺出报告 时间: (1)X线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1小时;9、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作好 受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 组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1) 每天由技术质控员评片,实事求是地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 考核依据,对质量不达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X线影片质量标准,甲级片

4、 率要达到岁5%,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2) 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 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查摄影条件:核对摄影参数(如kV、mAs等)。凡是复查照片的, 应参考原照片。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3) 检查完毕要整理好申请单,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告知患者取结果时间和地点,并及时正确地传送影像。(4)危、急、重病人检查完后即刻进行影像处理,并报告诊断医师, 做好登记。10、做特殊造影或增强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 处理抢救过敏及毒性反应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护理人员思想上必须树

5、立任何一个使用造影剂的病人都有发生副反应可能的意念。(1).检查前应详细了解和核实病人是否为高危人群,尤其是以往有过敏体质或过敏史,对危重病人(如恶病质、心、肝、肾功能严重受 损害等),应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协商,决定能否进行增强检查。放射科护士负责管理科室内药品,及时更换补充,负责院感管理 工作。9、. X线机房内应备有充足的医技人员和病人用防护用品,执行各种 防护规程,做好医患的防护工作10、每月28日组织抽查20-30份照片,对照片质量和诊断质量,按照 片质量标准和诊断报告规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于个人技术能力考 核。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6、,在院医疗质量管 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 施。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并组织实施。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进 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査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6、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与报告、检查、处置 规范和流程。7、每年组织2次安全防护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再教育与培训,举办不 少于1次的安全事件处置演练。每年一次请急诊科或内科医师对科 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和操作培训和考核

7、 8、质量与安全小组应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现持 续改进。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及职责组长:刘守峰组员:孟凡生 王海亭技术质量管理:刘守峰负责每天技术评片,统计并记录甲片率,督 促投照质量改进,孟凡生负责投照质量。诊断质量管理:刘守峰负责普放报告审核,病例讨论记录保管、病 例追踪记录保管。王海亭负责病例讨论记录,孟凡生负责管理小组每 月质量安全检査记录保管。注射及药品管理:孟凡生负责药品保管及有效期检查。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规定一、放射诊断报告由电脑打印,其模板格式要求与质控要求一致。二、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专业医学用语。无正式中文译名者,如 以外国人姓氏

8、命名或称呼的征象、体征、疾病和综合征等可以使用外文。不用简 略语及其它非正规词汇。三、放射诊断报告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或上级医师进行修改后,重新打印,不得 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四、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后需有书写医师和审核医师签名。书写医师应为具有执业 证书和专业上岗证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审核医师应为具有执业证书和专业上 岗证的主治医师或副高和副高以上的医师或教授。五、放射诊断报告必须注明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后者又分书写和审核二个时间。 凡时间均应精确到月、日、小时和分钟。急诊报告发出时间不超过检査完毕后30 分钟,门诊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过检查完毕后2小时,住院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

9、 过检查完毕后2个工作日。六、夜间或节假日急诊无审核医师审核报告时,应在所发出的急诊报告显著处注 明“此报告为急诊临时报告,应以正式报告(次日发出)为准,请次日到XX取正 式放射诊断报告”或类似内容的文字。七、门诊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患者或其代表凭放射科出具的单据或通知到指定 地点领取。急诊患者的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放射科送交送检医师,或患者本 人,或患者的陪同人员。八、为便于统一装订和规范管理,报告单大小应采用A4大小纸张。九、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审核、打印流程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医学诊断报告格式,包括以下5项1、一般资料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3、医学影像学表现4、医学影像学诊断5、书

10、写报告医师签名。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报告书内容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床、门诊号、影像号、检查 日期、报告日期。2、检査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常规检查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如x线检查应描述检查 方法与体位3、医学影像学表现(1)临床对医学影像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 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密度、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 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二没出现的征象说明“未见”(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阳性发现: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 征象,如骨外伤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正常变

11、异的表现;成像 伪影;难以定性或可疑的征象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的阴性征象加以描述4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 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发生变化。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医学影像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 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 表现恰如其分的做出检查结论。诊断结论一般分四种情况:正常或未见异常病变肯定,性质肯定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假象, 需要补充检查,可在诊断

12、结论后提出建议,如建议增强或加做其他MRI序列。5.医师签名签名医师为此份报告书责任人,如只有一名医师签名需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 医师医师签名,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则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高年资住 院医师可由科主任或医院授权签发诊断报告。DR 影像质量要求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 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 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

13、变形。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2、层次分明:参照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 无失真。4、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 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 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5、无体外伪影。6、无运动伪影。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D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

14、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5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5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5图像标识不完整5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50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5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5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优:M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V70分影像诊断报告评价内容及方法项目备注扣分描述内容与诊断结论欠一致10主要征象未描述15主要征象描述不全5主要征象描述错误25主要阴性征象未描述指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5用语不规范10错误用词如男性盆腔检查出现子宫等词汇10描写简单5左右错误50特殊检查体位未描述如DR站立位摄片、CT俯卧位扫描5增强扫描情况未描述15明显的漏诊或误诊50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每份报告为 100分,扣完为止优:M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V7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