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81288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1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文(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显示芯片项目评估报告x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市场分析8一、 终端应用需求旺盛拉动驱动IC需求增长8二、 显示材料迎发展黄金期10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13一、 通用材料:市场规模逐步上升,国产化空间巨大13二、 供给持续受限,成为制约面板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13三、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14第三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19一、 公司基本信息19二、 公司简介19三、 公司竞争优势2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2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2五、 核心人员介绍23六、 经营宗旨24七、 公司发展规划24第四章 项目概

2、况31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31二、 项目承办单位31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32四、 报告编制说明34五、 项目建设选址35六、 项目生产规模36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36八、 环境影响36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6十、 资金筹措方案37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7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8第五章 产品方案分析4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2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4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3二、 建设方案44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5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47一、 公司发

3、展规划47二、 保障措施53第八章 法人治理5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5二、 董事60三、 高级管理人员64四、 监事66第九章 劳动安全生产68一、 编制依据68二、 防范措施71三、 预期效果评价73第十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74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4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7三、 质量管理78四、 设备选型方案7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9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81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1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1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83一、 人力资源配置83劳动定员一览表83二、 员工技能培训83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86一、 编制说明86二、

4、 建设投资86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7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8建设投资估算表89三、 建设期利息9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1四、 流动资金92流动资金估算表93五、 项目总投资9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5第十四章 经济收益分析97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4三、 偿债能力分析10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6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108一

5、、 项目风险分析108二、 项目风险对策110第十六章 总结评价说明113第十七章 补充表格115建设投资估算表11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6流动资金估算表11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4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

6、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 终端应用需求旺盛拉动驱动IC需求增长下游终端应用需求旺盛,显示驱动IC需求增长迅速。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成为了明确的趋势,IT面板需求旺盛,车载等小屏应用领域也成为新兴增长点带动了需求发展。2020年显示驱动芯片总需求量呈现两位数同比增长。根据Omdia的数据,2020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的总需求为80.72亿颗,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需求占总需求的70%,其中液晶电视面板所需的显示驱动芯片最多,占大尺寸总需求的40%以上。在中小尺寸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占比最大。由于疫情尚未明朗,预计2021年IT面板需求持续

7、增长,同时叠加高分辨率在电视面板的渗透率提高,2021年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总需求预计将增长到84亿颗。中国台湾及韩国的驱动芯片公司占据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根据Omdia的数据,2020年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依次是联咏、奇景光电、SiliconWorks、三星和瑞鼎科技,市占率分别为24.1%、14.2%、14.2%、14.2%和9.1%,CR5的市场份额为78.5%,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在LCD智能手机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上,台湾企业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占据市场将近80%的份额,其中联咏市占率为26%,排名第一;奕力科技的市占率为24%,排名第二。而在AMOLED智能手

8、机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上,韩国企业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其中SamsungLSI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Magnachip占据了24%的市场份额。我国进口依赖程度高,国产化率仅为5%左右。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进口依赖较高,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企业每年对高端显示芯片的采购金额超过300亿元,其中超过95%来自于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根据Omdia的数据,在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上,市场份额在全球前十的企业大部分为台湾企业和韩国企业,仅有两家为大陆企业,其中集创北方的市占率为3.2%,北京奕斯伟科技的市占率为2%,两家仅占5.2%的市场份额。随着面板供应结构的改变,中国大陆企业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在大尺寸显示驱动芯

9、片市场上,集创北方和奕斯伟科技发展迅速,奕斯伟在2020年第四季度成为了京东方最大的电视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集创北方在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面板厂的份额也一直在增加,二者在2020年的市占率均排名全球前十。此外,在智能手机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上,云英谷科技2020年实现了1%的市占率,中颖电子实现技术突破,实现AMOLED驱动IC量产,集创北方在2020年11月开始为小米量产TDDI,2021年起TDDI的出货量将有望大幅增加。根据CINNO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DDIC晶圆产能供给中,中国台湾地区产能份额约为61%,中国大陆约为13%,未来随着合肥晶合、中芯产能的扩张,预计202

10、1年中国台湾地区产能份额略降到56%,中国大陆产能份额增至20%,中国大陆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二、 显示材料迎发展黄金期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大陆厂商占比不断提升。面板具有高度标准化这一特点,除尺寸外,各家面板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属性不强,导致面板产业出现高世代降维打击低世代产线这一现象。回顾历史,新进入厂商总能依靠投建高世代产线,凭借技术以及成本优势对老厂商进行打击,因此液晶面板行业的转移速度很快,经历了日本、韩国、台湾、大陆这样的产业转移。中国大陆面板厂商自上一轮面板周期的价格高点(17Q2)起陆续投建多条高世代产线,而在多条G10.5代线投产放量冲击下,海外厂商产能被逐步挤占:韩厂较早布

11、局开始向OLED转型,台厂主要依靠低世代产线在中小尺寸市场寻找差异化竞争机会,日本厂商则因财务问题逐渐退出竞争。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面板厂出货面积份额为54.7%,其中京东方和TCL华星占据34.3%市场份额,随着2021年国产厂商的并购重组等项目落地,国产厂商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形成双龙头竞争格局。LCD面板技术成熟升级放缓,未来短期暂无新产线投产,行业供需趋于稳定,周期性放缓。现阶段LCD面板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不同于此前产能转移的是,现阶段暂未看到有下一个新的产业承载地区出现,而随着韩厂逐步退出,大陆厂商凭借技术以及成本优势有望不断压缩台企份额,将拥有LCD面板行业的绝

12、对话语权,长期格局稳定。IT面板方面,海外厂商老产线占比较大,大陆厂商布局有望重塑行业新格局。目前全球可生产IT产品的a-Si/LGZO产线共计55条,行业参与厂商众多且分散,类似于TV面板此前格局,其中运营超过15年的产线占比达38%,运营10年以上的占比达76%,G8代线及以上占比仅为27%。相较于大陆面板产线,海外产线老旧面临自然退出以及竞争退出局面,随着中国大陆厂商加强在IT领域的布局,将有望挤占大部分海外厂商份额,重塑IT面板格局。材料国产替代诉求强烈,迎黄金发展期。材料厂商作为面板产业链上游,相较于海外厂商目前差距较大。日韩面板产业链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上游材料厂商技术实力雄厚,

13、占据全球中高端面板市场。近年来,在国家资金以及政策支持下,大陆面板厂商发展迅速,中游面板厂商如京东方、TCL华星快速赶超海外厂商,成为全球面板龙头。大陆面板厂商的突破封锁也为大陆面板产业链整体博得发展空间,上游材料国产替代需求强烈,推动材料厂商技术与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相较于海外厂商的高成本,国产面板材料厂商在人力成本、物料成本以及运输成本方面均具备优势,盈利能力出色。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一、 通用材料:市场规模逐步上升,国产化空间巨大显示材料需求旺盛,市场规模逐步上升。面板产业经过了多年发展,从日本到韩国、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产业链向东转移趋势明确,大陆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面板产能集中地

14、,显示材料市场持续扩容。据CINNOResearch数据,全球平板显示通用材料总的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人民币,包括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驱动IC等材料,其中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约百亿美元;玻璃基板市场规模约400亿人民币等。国产显示材料市场持续扩容,规模效应将逐渐凸显。目前大部分显示材料国产化水平偏低,市场空间及潜力较大。大陆面板材料厂商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及发展后,部分龙头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发展潜力及竞争力。随着全球面板产业逐步向大陆转移,国产材料厂商将有望在国产化过程中持续受益。二、 供给持续受限,成为制约面板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芯片代工产能紧张,LDDI供给受限。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更多

15、聚焦于更大的晶圆生产线,新投资的晶圆厂都是12寸或者是更精细的制程。全球8寸晶圆厂的产能相对固定,产能扩张的可能性很低。在面板需求强劲的情况下,2020年下半年显示驱动IC开始出现吃紧状态。随着5G以及IoT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PMIC)、CMOS图像传感器(CIS)等需求保持强势增长态势。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晶圆厂开始筛选订单和调整产品组合,转向生产PMIC、CIS等高毛利率的产品。显示驱动IC产能受到排挤,供货缺口达15%-20%。预计驱动IC供不应求局面将持续,成为制约面板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主要代工厂的策略来看,台积电8英寸产能逐步转向高毛利产品,中芯、华虹继续提升DDIC相关产能,三星、海力士将收紧DDIC产能。产能排挤使得LDDI的供需比从2019年的3.3%下降到2020年的1.7%,呈现出供给紧缩态势。TrendForce预计2021年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