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811443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21春语文学科教学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 在国际法上,国际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是:( )A、国家B、联合国C、国际组织D、国家元首参考答案:A3. 宫室式住宅,又称庭院式住宅,四合院就是典型的宫室式住宅。( )宫室式住宅,又称庭院式住宅,四合院就是典型的宫室式住宅。( )参考答案:4. 从下列哪个角度看民族心理是最可靠的:( )A科学著作B技术发展及历史C文字的历史和发展D文学作品正确答案:D5.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正确答案:错误。rn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

2、法又称富尔法案是1968年法国议会通过并颁布的。这部法律的主要精神是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三条办学原则。在法国的教育法案中旨在加强职业教育的是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改革)由法国议会1975年通过。为加强职业教育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对普通中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因此此命题错误。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又称富尔法案)和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改革)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切忌将各法案的内容混淆。6. 下列选项不是耶稣会学校成功的重要条件的是A高水平的师资B重视初等教育C教学方式独特D完备的下

3、列选项不是耶稣会学校成功的重要条件的是A高水平的师资B重视初等教育C教学方式独特D完备的组织管理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耶稣会的学校、组织管理、教学方式等。耶稣会学校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此,答案为B。7. “怎么、怎么样、什么样”属于( )。A、疑问副词B、人称代词C、疑问代词D、指示代词正确答案:C8. 明朝什么时候取消的海禁( )A.嘉靖B.万历C.隆庆D.仁宗正确答案:C9. 分论蔡元培在教育理论方面、陶行知在教育实践方面的贡献,综论您所认为的他们所存在的共同不足。分论蔡元培在教育理论方面、陶行知在教育实践方面的贡献,综论您所认为的他们所

4、存在的共同不足。正确答案:蔡元培和陶行知都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们各自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有突出贡献但二人也存在着共同的不足之处。rn (1)蔡元培的教育理论贡献rn 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哲学思想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他把教育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他认为普通教育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这四育一样重要要使这四育平衡发展。rn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的教育本质论在办教育

5、、发展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并以此指导了北京大学的改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指蔡元培在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只要这些思想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由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的重点实质上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地位。他提出聘请教员要以学问造诣为主其他条件如思想、派别、年龄、资格、国别等都是次要的条件。他提出应该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rn 主张教育应该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他指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关于实施教育独立的办法他曾提出从教育行政管理上把全国分成

6、若干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各种学校及教育事宜政府不得干涉学区工作。在每一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此外在学校不得设神学科不许传教士任教凡以传教为业的人不能参与教育事业。rn “尚自然”“展个性”思想的提出。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他认为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者。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按照“尚自然”、“展个性”原则的要求他特别提倡要研究教育科学尤其是要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

7、。rn (2)陶行知的教育实践贡献rn 陶行知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1927年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改名晓庄学校)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山海工学团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办育才学校。在这些教育活动中他实践着自己的办学主张。rn 普及教育理想的实施。陶行知毕生大部分的精力是为普及教育而奋斗。他提出采用新的方法来进行教育。他认为最有效的新方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和传递教师他主张在普及识字教育中打破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陶行知认为普及群众教育一定不能妨碍生产在时间上、组织上应该灵活多样适应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各民族应用自己的民族语文普及教育。在文字上汉字、音符和拼音文字三管齐下。并且主

8、张普及教育应该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rn 在普及教育上陶行知反对只说空话不实行。他认为对付这种情况的办法是三面包围:一用小先生把知识输送到不能上学校的穷孩子的队伍里去;二是立定防害进步罪使一切防害别人求学的人都受法律的制裁;三是一致奋斗要求教育确定经费实现教育机会平等。陶行知还提出要作到普及教育还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rn 民主教育理想的实施。陶行知是一位人民的教育家他真诚地希望帮助人民但是他的理论不能实现。平民教育运动没有成效晓庄学校被封闭山海工学团中止于敌人的炮火。事实教育了他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就谈不到改变文化落后、文盲充斥的现象。因此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积极参加了共产党领

9、导下的民主运动提倡民主教育。rn 陶行知提出要实现民主教育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肃清两千多年专制制度和十多年法西斯训政所遗留在教师身上的余毒。树立真正的民主作风。他认为要作到这点须要向两个最伟大的教师学习。一个是老百姓。要学习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感情人民的美德。另一个是小孩子。教师要真正地了解儿童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要解放儿童。rn (3)蔡元培和陶行知所存在的共同不足rn 蔡元培的教育理论和陶行知的教育实践都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二者的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rn 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希望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变革的目的。蔡元培和陶行知二人都高估了教育在个体发展

10、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二人希望通过教育的革新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不现实的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rn 为了更好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蔡元培主张把教育事业完全由教育家去实行保持教育独立的资格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和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进步主张。但他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则是缺乏现实依据的。教育的发展是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是无法完全独立于其他社会现象而自行发展的。rn 陶行知希望通过普及教育来解决广大贫困人民的生活问题增强国家的实力。其出发点虽然是美好的但是却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不进行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旧中国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陶行知

11、的平民教育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过分强调儿童的主动性有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一面。蔡元培和陶行知都非常注重儿童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但二者又都存在着过分夸大儿童的主动性而忽视教师作用的不足。rn 蔡元培反对封建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摧残和束缚强调学生的自动、自学、自助有进步意义。但却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有的指导。陶行知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也存在着对教师主导作用忽视的问题。而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缺少任何一方作用发挥的教育都不是理想的教育。蔡元培和陶行知都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们各自

12、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有突出贡献,但二人也存在着共同的不足之处。(1)蔡元培的教育理论贡献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哲学思想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他把教育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他认为普通教育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这四育一样重要,要使这四育平衡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的教育本质论在办教育、发展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13、并以此指导了北京大学的改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指蔡元培在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只要这些思想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由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的重点实质上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地位。他提出聘请教员要以学问造诣为主,其他条件如思想、派别、年龄、资格、国别等都是次要的条件。他提出应该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主张教育应该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他指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关于实施教育独立的办法,他曾提出从教育行政管理上,把全国分成若干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各种学校及教

14、育事宜,政府不得干涉学区工作。在每一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此外,在学校不得设神学科,不许传教士任教,凡以传教为业的人,不能参与教育事业。“尚自然”“展个性”思想的提出。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他认为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者。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按照“尚自然”、“展个性”原则的要求,他特别提倡要研究教育科学,尤其是要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2)陶行知的教育实

15、践贡献陶行知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1927年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改名晓庄学校),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山海工学团,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办育才学校。在这些教育活动中他实践着自己的办学主张。普及教育理想的实施。陶行知毕生大部分的精力是为普及教育而奋斗。他提出采用新的方法来进行教育。他认为最有效的新方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和传递教师,他主张在普及识字教育中打破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陶行知认为普及群众教育一定不能妨碍生产,在时间上、组织上应该灵活多样,适应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各民族应用自己的民族语文普及教育。在文字上汉字、音符和拼音文字三管齐下。并且主张普及教育应该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在普及教育上,陶行知反对只说空话,不实行。他认为对付这种情况的办法是三面包围:一用小先生把知识输送到不能上学校的穷孩子的队伍里去;二是立定防害进步罪,使一切防害别人求学的人都受法律的制裁;三是一致奋斗,要求教育确定经费,实现教育机会平等。陶行知还提出要作到普及教育,还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民主教育理想的实施。陶行知是一位人民的教育家,他真诚地希望帮助人民,但是他的理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