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11419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数学美”的欣赏能力【摘要】:数学蕴含着独具魅力的内在美,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美的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开发非智力因素、启迪思维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关键词】: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表达美的能力。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几千年以来,历代智者将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加以逻辑整理,提炼加工,使之形成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例如对称美、比例美、简洁美、浩瀚美、精确美无不统一其中。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日月之变,生物之谜,地球之繁,

2、无处不用数学。可以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宝库的一把钥匙,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著名数学家陈省身题过词:“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见解。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引起欣赏的审美感受,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美打动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审美体验。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运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离不开形象直观教学。在现代社会,随着多媒体的应用,

3、枯燥无味的数学,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美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相遇问题。屏幕上首先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影,出示一道应用题:“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1320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从北京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从上海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相遇?”教师轻点显示屏上的提示键,题目消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地图上北京和是两点间的铁路线由细变粗,由曲慢慢变直,然后,地图逐步隐去,出现两条铁轨,各有一列火车在两地相对准备开出,并发出启动火车声,教师触摸火车图,火车便“隆隆”地相对开出,直到相遇。线段

4、图上也同时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形象化的火车开出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的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原题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动态地呈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在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理解并完整地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可见,声像渲染、直观形象的情景演示,创设思维情景,燃起了学生学习的火花,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能力。二、从数学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数学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数学中有美丽的图案,有引人入胜的鲁比克魔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看见它就使人想起太阳、月亮的圆形;形象逼真的扇形;椭圆的运动场

5、跑道;还有蝴蝶形、飞机形的图案,呈现着对称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数学美不断反映出来,并不断的感染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训练。确实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几何图形的和谐美、数学运算的巧妙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学构思的创新美,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表达美能力,就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让学生计算家庭一天的开支,计算一个月用的水电费,计算存款的利息等等,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为题的能力,这也是数学美的实际表达。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其它学

6、科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的其它学科教育中,学生会碰到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在科学及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例如:地球自转一周经过了二十四小时,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我们国家领土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人口有十三亿。如果作进一步的数学计算,我国领土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五,而人口却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我们只用百分之五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美术课中也遇到大量的数学中的几何问题,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例如画人体时,要按一定的比例,计算好高度和宽度,先勾画出一个有比例长方形模型图,再进行头、躯干等的细致描绘。这样做不但可以沟通学科之间观察世界的习惯,使学生产生好学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生表达美的能力。总之,数学蕴含着独具魅力的内在美,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美的欣赏能力。只有对数学美有深刻的领悟和感受, 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这是乐此不疲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持久的驱动力。 所以, 教师应该寓教学于学生对美的享受之中, 使学生自觉接受数学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从而达到开发非智力因素、启迪思维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