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80806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 定义:呼吸功能训练是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 善肺和支气管组织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训练方法。常用技术是缩唇呼吸和胸-腹 肌呼吸动作的配合以减慢呼吸频率和改善呼吸肌的协调。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包括:缩唇呼吸, 前倾体位和控制性腹式呼吸。2. 目的(1)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2)增加呼吸肌的随意运动,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3)通过主动训练改善胸廓的顺应性,提高病人心肺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适应症与禁忌症】1. 适应症(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慢性

2、支气管炎和肺气肿。(2)慢性限制性肺疾病,包括胸膜炎后、胸部手术后。(3)慢性肺实质疾病,如肺结核、尘肺。(4)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者。2. 禁忌症(1)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尚未被控制的病人。(2)呼吸衰竭的病人。(3)评估病人训练时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也不宜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操作流程】【操作要点】1. 缩唇呼吸训练法(1)体位:取端坐位,双手扶膝。(2)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每次吸气后不要急于呼出,宜稍 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口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将肺内气 体轻轻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6 秒。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每天

3、练习34次,每次 1530 分钟。2. 腹式呼吸训练法: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提高膈肌的收缩能 力和收缩频率,使病人的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可运用腹式呼吸+缩唇呼气训练。(1)体位:病人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也可采用前倾站位。让病人正常呼吸尽量放 松身体。(2)先闭口用鼻深吸气,此时腹部隆起,使膈肌尽量下移,吸气至不能再吸时稍屏息 23 秒(熟练后可适当逐渐延长至 510 秒);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缓吹气达 46 秒。同时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促进横膈上移;也可将两手置于肋弓,在呼气时加压以 缩小胸廓,促进气体排出。(3)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呼气时间是吸气

4、时间的23 倍。深呼吸训练的频率为810 次/分, 持续35 分钟,每天数次,熟练后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3. 呼吸肌训练(1)吸气阻力训练1)病人持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训练器有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2)不同直径的管子在吸气时气流的阻力不同,管径愈窄则阻力愈大。3)根据病人可接受的前提下,首先选取管径较粗的进行吸气训练,开始训练35 分/次,3-5 次/天,以后训练时间可逐步增加至2030 分/次。(2)呼气肌训练1)腹肌训练:病人取仰卧位,上腹部放置12KG的沙袋,吸气时肩和胸部保持不动并尽力 挺腹,呼气时腹部内陷。仰卧位下做双下肢屈髋屈膝,两膝尽量贴近胸壁的训练,以增强腹 肌力量。2)吹蜡烛

5、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门口 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每 次训练35分钟,休息数分钟,再反复进行。3)病人持手握式阻力训练器进行呼气训练,提高呼气肌能力。【注意事项】1. 病人教育与配合(1)训练前要做好病人健康教育,讲解呼吸功能训练的意义、目的;训练时避免病人情绪 紧张,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2)训练方案应因人而异,在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鼓励病人持之以恒,锻炼终身。(3)评估病人,制定具体训练计划。训练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4)用物准备:简易呼吸训练器、蜡烛。2. 体位选择(1)体位的选择:选用放松、舒适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可放松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肌 耗氧量,缓

6、解呼吸困难症状,稳定情绪,固定和放松肩带肌群,减少上胸部活动,有利于膈 肌移动等。(2)头低位和前倾位1)头低位是让病人仰卧于已调整为倾斜的床上或平板床上,并同时垫高床脚(同体位引流 时姿势)。2)前倾位是病人坐位时保持躯干前倾斜 2045,为保持平衡,病人可用手肘支撑于自 己的膝盖或桌子上,立位或散步时也可前倾位,也可用手杖或扶车来支撑。3. 呼吸功能训练时注意事项(1)每次练习腹式呼吸次数不宜过多,即练习23 次,休息片刻再练,逐步做到习惯于在 活动中进行腹式呼吸。各种训练每次一般为510分钟,以避免疲劳。(2)放松呼气时必须被动,避免腹肌收缩,将双手置于病人腹肌上,判断腹肌有无收缩。(3

7、)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训练时不应该有任何不适症状,锻炼次日晨起时应该感觉正常, 如果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应暂时停止训练。(4)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训练过程中诱发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5)训练时适当给氧,可边吸氧边活动,以增强活动信心。4. 教会病人掌握呼吸训练技巧(1)缩唇呼吸需要鼓励病人全身放松,由鼻吸气,然后由撅起的嘴唇缓慢且完全地呼气。 呼出的气流能使距口唇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宜。(2)腹式呼吸法需病人腹肌松弛,双手分别放于胸前、腹部、胸廓尽量保持不动,稍用力 加压腹部,用鼻腔深吸气时腹部隆起,屏气 12 秒,缩唇像吹口哨一样呼气,腹部尽量回收, 缓缓吹起达46秒,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 倍。(3)指导训练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锻炼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呼吸困难;避免憋气和过分减 慢呼吸频率,以防诱发呼吸性酸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