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完形填空发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07503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完形填空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语完形填空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语完形填空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语完形填空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完形填空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完形填空发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高考英语完形填空 黄晓君完形填空的考查要点 NMET 2011年2013年广东卷的完形填空的考试形式: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在掌握其大意后从各小题后所给的A、B、C和D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题目数量为15题,每题2分,总分为30分。完型填空考查学生在篇章层面综合运用判断手段进行词义辨析和搭配的能力。要求考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必须根据上下文分析语句内部及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和逻辑关系才能正确选择答案。主要考查:(1) 词的用法和搭配(2) 句子意义的逻辑性、篇章的衔接手段(3) 篇章连贯考点词汇全部是实义词,语言层面包括词、句和篇(其中以篇和句为主)。广东高考真题考查项目词类比较:合计名词动词形容

2、词副词2011年15个4个2个7个2个2012年15个3个3个5个4个2013年15个4个4个3个4个广东高考真题答案分布情况:2011年2012年2013年选项A443选项B434选项C444选项D344 结论:在正确选项中,A、B、C和D所占比例均等,各占3-4个。温馨提示:在15个小题中,若对14个小题有把握,只有1个题没有把握时,可以根据答案均等的原则去考虑。例如,你的把握答案中只有两个B,那么这个没把握的题很可能就选B了。完形填空的设空特点1. 首句不设空:文章首句不设空,有助于考生了解或推测全文的大意。 2. 选项特点:同一小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同一词类,且为同一语法形式。 3. 只考

3、实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做题步骤: 1.通读全文,理解大意重视首句信息,跳过空格,浏览全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理解短文大意,这是解题的基础。这一步非常重要,万万不可忽视。2.瞻前顾后,灵活答题瞻前顾后,即先读所填词的句子,回顾上一句,兼顾下一句。如果一句中有两个空白待填,在初定答案时 要双管齐下,在两处同时试填,然后通读全句,确定答案。注意:先解决那些自己有把握的题,对少数难题,暂时跳过,在上文中难以判断的题或许在下文中就有暗示或明显的提示了,一个在面前不能解答的题可能在填出另一个空后会令你豁然开朗。3.复核全文,调整答案全部做好后,考生务必要结合自己选择的答案重新阅读短文内容,确保

4、全文文意连贯。做题技巧:1.词语同现某些语义相关联的词语在语篇中共同出现的可能性,叫词语同现,也有人称之为“词场”。如catch 和cold,ill 和doctor,big 和small等。一个语篇往往会围绕着某一主题或话题,与此相关的词就可能会共同出现,以实现语篇衔接。如2011年广东高考完形填空的短文,是围绕把优生从普通班里分出去会带来严重问题这一主题展开的,涉及这一主题的可能有“普通班”“特殊班”“优生”“普通生”,以及学校、老师、学习等等,因此,special,gifted,intelligent,top,regular,average,school,classes,teachers,

5、children,learning这些相互关联的词语就很可能会同时出现在语篇之中。了解词语同现,对正确解答完形填空题很有帮助。例1 (2011广东)The argument has been on the belief that in regular classes these children are held back in their intellectual (智力的) growth by 2 situation that has designed for the average children.A. designing B. grouping C. learning D. livi

6、ng解析:与classes,children,intellectual同现的单词,很可能是learning,故选C。2.词语复现词语复现是指某一个词以原词或同义词等方式在同一语篇中重复出现。语篇的句子通过复现关系达到相互衔接的目的。词语复现又可分为原词复现、同源词复现(又叫同根词复现)、同义或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即总括与分述,如animal 是sheep,tiger,wolf等的上义词;rose 是flower 的下义词)等。了解词语复现这种衔接手段,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解答完形填空题。(2011广东)It has been argued by some that gifted childr

7、en should be grouped in special classes. There can be little doubt that 4 classes can help the gifted children to graduate earlier and take their place in life sooner. A. regular B. special C. small D. creative解析:与前段第一句中special classes的special是原词复现,故选B。3.逻辑推断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推断正确答案,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转折

8、关系、让步关系、递进关系、条件与结果的关系等。从3年来的广东高考完形填空题来看,最多的是利用因果关系来推断正确答案。(2011广东)In the regular class,having no worry about keeping up,they (intelligent children) began to reflect 9 on many problems,some of which were not on the school program. A. directly B. cleverly C. voluntarily D. quickly解析:因为having no worry

9、about keeping up(因为不担心跟不上),所以“自动地(voluntarily)”考虑许多问题,因果推断,选C。(现在分词短语表示原因)4.背景常识将文段意思和我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科普常识等结合起来,进行简单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事实上,该技巧与“逻辑推断”常常交织在一起的,因为虽有背景常识,仍需简单推理;逻辑推理离不开背景常识。所有的方法或技巧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词汇不过关,句子理不顺,语篇意义不理解,任何方法或技巧都将无济于事。英语教学的对策 思考:如何提高课堂,课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1.加强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1)在平时词汇学习中,不少

10、学生只停留在识记层面,为记忆而记忆,缺乏对词汇的主动运用,教师应结合话题,对单词短语进行归类和梳理,并整理一些常用的动宾搭配和介宾搭配,并引导学生将词汇学习融入到语境和语篇中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篇章词汇理解的又一考查重点是考生对于上下文语义的准确理解和整篇文章语境色彩的把握,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真实交际任务,为学生提供运用词汇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同时注意熟词生义,掌握其用法,深化对词汇的理解,则有利于他们对完形填空的解题。2.重视语篇分析,提高语篇敏感度(1)改变完形填空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语篇意识和语篇敏感度利用各种题材的首句提供的信息,训练学生预测文章主题的能力,把

11、握文章的结构和行文思路,教师可以在完形填空中设置主旨大意题,让学生快速捕捉文章的中心意思,达到整体理解。另外,为了改变学生那种边看文章边选答案的习惯,训练他们快读和跳读能力,最好把答案与文章分离,要求学生对完形填空看三遍:第一遍:不看答案,跳过空格,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梗概意思;第二遍:遍看文章,遍选答案;第三遍:再次通读全文核对答案。(2)在语篇中学习语法,培养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语篇能力语法教学与语篇结合,就是不孤立学习语言结构,而是置语言结构与语境中或上下文中甚至全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篇章分析入手,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扫除语言难点,准确理解文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强化学

12、生的语篇、语用意识以及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全文意思和把握语篇能力。(3)培养学生对完形填空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是当前完形填空设问的最主要考查目的之一,学生需要运用上下文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是学生最难把握、失分最多的部分,逻辑推理贯穿整个阅读,它是理解语篇的核心,是评判一个人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如引导学生捕捉带有感情色彩词汇来推测作者的内心活动、情感、想法或对事物的态度,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后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和不同之处等训练方法。同时,教学中不能忽视虚词中连接词的教学,因为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它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3.加强阅读,扩大知识视野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知识,而且需要多方面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文化背景知识,如:人物背景、风俗背景、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等,另外,还需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各种不同题材文章,丰富的他们的语言知识,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课外材料的选择在整体安排上要做到从易到难、难度适中、体裁多样;材料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和目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并有利于教学的循序渐进。同时,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美文让他们阅读和朗读,提高语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