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806032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DOC 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座号 姓名 线封密无为县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细心为兄弟”一、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 )2、若,则( )A、-0.7 B、0.7 C、0.7 D、0.493、满足的整数是( )A、 B、 C、 D、4、老师给小红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已知AC=AD,BC=BD,便可知ABC=ABD,这是根据什么理由得到的,小红想了想,马上得出正确答案,你猜想小红说的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SSSC、两边一角

2、 D、三个角对应相等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等于( ) A、80 B、50 C、20 D、20或80 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 )A、点 B、点C、点 D、点 10234NMQP7、将一根长为11的铅丝折成三段,再首尾相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要求围成的等腰三角形边长都是整数,那么其底边可取的不同长度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ABRSQCP8、如果点P(a,3)与点Q(2,b)关于X轴对称,那么a、b的值分别是 ( )A、2与3 B、2与3 C、2与3 D、2与39、如图4,在ABC中,AQ=PQ,PR=PS,PRAB于R,PSA

3、C于S,则有下列结论:AS=AR,PQAR,BRPQSP. 则其中( )A、全部正确 B、仅和正确 图4C、仅正确 D、仅和正确图510、如图5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的度数为( )A、45B、60C、80D、100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每小题4分,共20分)11、计算:= 。12、写出一个无理数,使它是小于1的数 。13、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 _。 14、已知如图6,ABC=DEF,AB=DE,要说明ABCDEF. (1) 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2) 若以“

4、ASA”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15、如图7,在ABC中,ACB=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CAE:EAB=4:1则B_度。图6图7 _B_A_F_E_D_C 三、你想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吗?不妨试试“一步一回头”。16、计算:(本题10分) +(-2)3四、做数学,可要“看准、想清、写明”哟!(共80分)17、(本题12分)画图题:(1)如图,在图的网格纸上,画出所给图形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2)画出图中阴影部分关于直线AB的轴对称图形(涂上阴影)。(3)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图 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顶点都在格点上)使其面积与图 中的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并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图图

5、图18、(本题12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BC边平行于x轴,BC=2,点A的坐标为(-4,3),点B的坐标为(-3,1).(1)直接写出C点的坐标: (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19、(本题12分)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 且 AEBC。求证:(1)AEFBCD;(2) EFCD。20、(本题12分)在一次数学课上,陆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10,并写下了四个等式:,。要求同学从这四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推出是等腰三角形。请你试着完成陆老师提出的要求,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即可)BEDAC图10已知:求证:是

6、等腰三角形证明:ADBCEF21、(本题14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BC、AB、AC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22、(本题18分)学完“轴对称”这一章后,陆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图12所示,点M,N分别在等边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1) 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 (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许多问题,如: 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_;_;_并对,的判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恭喜你!你已经答完试卷了,请再仔细检查,要养成复查试卷的好习惯噢!呵呵!)-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