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0592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8】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第八单元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2012高考安徽卷)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2题。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增加政策支持农业劳动力增加科技支撑A BC D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 B市场C土壤 D机械化(2012高考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

2、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C D(2012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读图回答56题。(双选)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A靠近原料产地 B邻近城区市场C生态环境优美 D对外交通便捷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A促进产业升级 B减轻交通压力

3、C缓解用地紧张 D增加就业机会(2012高考重庆卷)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78题。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A固原 B中卫C银川 D石嘴山下图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 BC D(2012高考全国甲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911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

4、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2012高考全国甲卷)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1213题。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

5、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2012高考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2012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2)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2012高考四川卷)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

6、优点。(2012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2012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上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2012高考重庆卷)依据图文资料和所

7、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1)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2)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2012高考重庆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

8、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图1是200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汽车产量的变化图,图2是巴西圣保罗州所在区域示意图。图1(1)图1所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_,汽车工业向_地区集中。图2(2)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2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降水特点的成因。(2012高考广东卷)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

9、图。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2012高考全国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2012高考全国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

10、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2)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答案:1D2.B由图1可知安徽20002010年粮食产量波动上升,特别是2005年后持续上升。耕地面积呈整体下降趋势。图2显示的信息是2010年与2000年相比整体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增加,蔬菜瓜类增加幅度较大,油菜棉花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另外政策因素等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在1998年略

11、有上升,且在1998年后下降缓慢;在1990年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这使得产业结构趋于优化。4B产业升级要求是减少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及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5C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科技产业园靠近风景区,所以此地生态环境优美;又有铁路、高速公路和公路经过,交通便利。6AD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可以提高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且工厂的增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7C快递货物集散中心,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综合考虑银川最合适,故C项正确。8C由图中信息可知,此地主要有

12、三类岩石:花岗岩、砂岩、泥岩,其中花岗岩较硬而不易风化,为岩浆岩,不易发生滑坡,故不对;虽然岩石类型一致,但形态不同,较为连续,有重力支持点,而岩石重叠水平分布,也有重力支持点,不易发生滑坡,图岩层向公路倾斜,且每层都无重力支持点,易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9B科技投入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10A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特点不同。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都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因而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11D粮食商品率的高低主要看人均耕地的多少。12C13.B阅读题干内容以及图示,可知在该时段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人均工资不断提高,甲、乙两企业支付工资的能力

13、不断提高,并且在T1T2时段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甲企业在任何时段内支付工资的能力都低于乙企业。只要正确提取以上信息,再经过认真分析不难做出正确选择。14【解析】(1)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布局的影响。认真读图,从图中不难看出平原地区限制条件少,城镇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而山地和高原地区相反。(2)主要考查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从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集聚,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就业等方面着手即可。(3)主要考查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应对措施。制约其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中的降水和各种自然灾害考虑。而应对措施可从水利设施、农业技术,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入手。【答

14、案】(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2)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3)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15【解析】第(1)题,首先通过读图确定甲和乙地形区所处的具体位置,然后在根据当地自然特征作答。第(2)题,此题作答时注意要把题中两图的优点都要说到。【答案】(1)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