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0579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也会因遗憾而美丽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都在努力的追求教育教学中的完美境界。但有时也会事与愿违,教学中随时出现的遗憾,会令我们很尴尬。但只要我们抓住遗憾,多加思考,潜心研究,及时弥补,有时遗憾也是一种美丽,一种创新。一、时间不够留遗憾时(案例)热爱地球妈妈师:学了歌曲前半部分,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生:我的心情很难受,美丽的地球妈妈遭到如此的破坏,她在哭泣。生:我很气愤,我们人类在自毁人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小主人,应用实际行动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而不应该糟蹋地球。师:老师的感受和你们一样,美丽的地球妈妈变了,妈妈的心在流血,妈妈在向全人类发出强烈的呼吁,呼吁什么?这

2、时,教师正准备揭示课题热爱地球妈妈,进行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学生的小手也纷纷举了起来,可就在此时,下课铃响了。我有强烈的预感,学生一定会有感而发,而我本人此时也因学生课堂的精彩表现,情绪高涨太遗憾了,于是,我灵机一动说:真可惜,时间竟然不允许老师听一听妈妈发出的强烈呼吁,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地球妈妈会发出怎样的呼吁?第二课时,同学们经过思考后流畅的发言,强烈的呼吁,融入学生真挚、朴素的情感,在教室里久久回荡。如此这般,在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学生却有言不吐不快时,我们同样可以因势利导,改变一下形式,生成新的教学方式,同样会收到极好的效果。二、教学失误有遗憾时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课堂教学

3、中教师难免会因为对某一新知识、新发现不了解或因为一时疏忽而造成教学上的小失误。教师如能及时发现,并正确认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同样可以使失误不留遗憾。笔者在教苏教版第12册第一课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时,由于事前备课没有认真地去听一下范唱带,又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教六年级,书中的歌谱和范唱有一句出现了明显的出入,我竟浑然不知。当学生指出这一错误时,我深感惭愧,但立刻冷静地思考了解决的办法。于是,我很自然的说:“由于老师的不细致,竟然没有发现这处小小的不同。可同学们真厉害,不仅发现了,而且发现的同学还不少,由此可见,同学们学习歌谱、欣赏歌曲非常认真。”然后,我分别将书中的唱法和范唱带中的唱法重新教唱了

4、几遍,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唱法进行比较,看学生喜欢哪种唱法,哪种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意境。这样的一节课,事先没有任何的雕啄,却显得朴素而自然。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互动,激起了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学生在教师的失误中获得了更丰富的收益和莫大的愉悦。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所以说,当教师在教学中不经意的出现失误,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更不要有意搪塞,如能坦诚面对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处理,反而会使这一独特的资源生成了精彩的亮点,创设出他一种意想不到的教学情境,课堂也会因出错而精彩。三、预设失契成遗憾时叶澜指出:

5、“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说,教师在针对教学精心预设时,也会因课堂实际造成预设与生成不符、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失契。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时,歌曲有四处出现了休止符,两处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一处二分休止符(休止两拍),一处同时出现了四分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相加应休止三拍)。在第五单元讲“休止符的烦恼”这课时,我考虑到后面教材可能出现的几个休止符,如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所以有意进行了重点讲解,学生当时对休止符的理解已非常透彻了。可没想到才几个星期,学生竟将刚学的内容忘了个精光,在我讲休止符时,学生一问三不知,我只好重新讲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休止符,清楚的知道她的休止拍数,我突然想起音乐课上常和学生玩的“红绿灯唱唱停停游戏”,红灯停,绿灯行,此时如果将这个游戏玩一玩,在休止符处有意闪出红灯一下、两下、三下,以示拍数,学生掌握起来一定很好。想到这,我马上找出红绿灯指示牌和学生玩这个游戏,学生果然很快掌握了休止符的拍数。由此可见,精心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有章可循,无心的生成也会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只要你在课堂中能依生而动,开放性地融入弹性灵活的成分,适时适度的调整目标,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一定能呈现出动态变化,多姿多彩的新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