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805066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容摘要摘要:盘类零件是由多个端面、深孔、螺纹孔、曲面、沟槽、外轮廓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盘形零件。其特点是零件基本形状呈盘形块状,零件表面汇集了多种典型表面。加工时,装夹次数一般较少,但所用刀具一般较多,编制程序较繁琐。加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用机床型号、选用毛坯大小、确定走刀路线与加工顺序等,其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关键词:盘类零件 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机床目 录一. 盘类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 11.1 选择并确定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 11.2 盘类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分析 21.3 盘类零件的加工路线 3二. 盘

2、类零件加工工艺的确定 32.1 工艺分析 32.2 工艺卡片 52.3刀具卡片 62.4 走刀路线 62.5 程序的编制 11三. 误差分析15四. 结论15参考文献 16 / 一 盘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性分析盘类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是编程前的重要工艺准备工作之一,根据实际加工,利用数控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高柔性、高效率,且适合加工具有复杂轮廓、端面的零件等特点。通过对使用BV75型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来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 选择并确定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在选择加工盘类零件的设备时,应充分发挥数控加工中心适用于加工复杂端面这一加工优势。选择BV75数控加工中心的主要依据如下:BV

3、75立式加工中心采用专业化厂家提供的数控系统,各直线运动轴、主轴与追加旋转轴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或四轴联动,可进行各种铣削、镗孔、钻铰孔、刚性攻丝等一般机械加工,并实现数字化精确定位,通过运动轴插补联动可实现旋切大螺纹、多种曲面加工,且同一台机床上可实现工件一次装夹过程中多种工序的粗、精加工。同时,数控系统中配备了多种典型循环程序供加工过程中编程选用。机床工作过程中的切削加工、冷却液提供、刀具交换等均由预编制程序控制,且换刀过程中自动实施主轴中心吹气,保持刀柄与主轴锥孔清洁。机床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根据配置不同或者由冲刷系统与排屑器等定向排送到集屑小车,或者人工清理。BV75立式加工中心主

4、要技术参数如下:机床行程围X轴mm762Y轴mm510(带A轴为450或490)Z轴mm560工作台参数工作台尺寸 mm610*900T型槽尺寸 mm5-18*100*125工作台最大承载能力(均布) kg500主轴端面直工作台面距离 mm152712主轴中心至立柱导轨面距离 mm563.4移动速度快速移动速度 mm/min24000切削进给速度 mm/min315000主轴参数主轴锥孔7:24主轴轴径 mm70刀库参数斗笠式刀库机械手式刀库刀库容量(把)2124换刀方式任选随机换刀时间(秒)62.5最大刀具直径 mm8075相邻无刀最大刀具直径 mm160120最大道具长度 mm304290

5、最大单刀重量 kg6.86刀库承载能力 kg68801.2 盘类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分析根据BV75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的特点,对零件图纸进行工艺分析时,应着重考虑如下几点:(1) 盘类零件图纸的尺寸分析根据盘类零件图纸的分析,应首先确定零件上各端面的相互位置、相距尺寸,保证加工时刀具的走刀路线不会干涉到零件的各个端面。例如,在加工时刀具直径为10mm,零件两端面距离为9mm,若在加工前发现这一点便会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情况下更换合适的刀具。相反,如果在实际加工前对图纸的分析不够透彻,便有可能出现上述错误,造成零件加工失败,不仅浪费时间,还提高了加工成本,得不偿失。(2)顺铣和逆铣对加工的影响在铣

6、削加工盘类零件时,采用顺铣还是逆铣方式是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逆铣时切削力F的水平分力FX的方向与进给运动Vf方向相反,顺铣时切削力F的水平分力FX的方向与进给运动Vf的方向一样。铣削方式的选择应视零件图样的加工要求,工件材料的性质、特点以与机床型号、刀具规格等条件因素综合考虑。通常,由于数控加工中心传动采用滚珠丝杠结构,其进给传动间隙很小,顺铣的工艺性就优越于逆铣。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对于铝镁合金、钛合金和耐热合金等材料,尽可能采用顺铣加工。但如果盘类零件的毛坯为黑色金属锻件或铸件,表皮较硬而且余量一般较大,这时采用逆铣较为合理。1.3 盘类零件的加工路线(1

7、) z轴方向走刀路线在加工盘类零件时,Z轴的切削深度尤为重要。必须要看清图纸的标注,并在深度上也要保证高精度。铣削外轮廓时,尽量选择在工件外下刀。铣削轮廓时,要选好下刀点,必须保证不能干涉工件的尺寸精度。(2)x、y轴方向走刀路线在加工盘类零件时,x、y轴方向走刀路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零件加工的质量。x、y轴方向在走刀路线正确的情况下基本能保证零件成型正确。若x、y轴方向走刀路线错误,则直接导致工件作废,成为废品。如果走刀路线偏差较大,不仅会导致零件作废,更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对于二维轮廓加工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从起刀点下刀到下刀点;(2)沿切向切入工件; (3)轮廓切削

8、; (4)刀具向上抬刀,退离工件; (5)返回起刀点。二 盘类零件加工工艺的确定2.1 工艺分析图1 盘类零件需要加工的盘类零件如图1所示,零件的材料为45号钢,毛坯选为100mm80mm27mm的方形毛坯料。且底面和四个轮廓面均已加工好,要求在BV75立式加工中心上加工顶面与孔。(1) 加工部位分析加工顶面;加工32孔;加工60沉孔;加工4M87H螺纹孔;加工2 12孔;加工3 6孔(2) 工步设计工步号工步容刀具号刀具规格1粗铣顶面T1端面铣刀1252钻32、12孔中心孔T2中心钻23钻32、12孔至11.5T3麻花钻11.54扩32孔至30T4麻花钻305钻36孔至尺寸T5麻花钻66粗铣

9、60沉孔T6立铣刀18,2刃7钻4M8底孔至6.8T7麻花钻6.88镗32孔至31.7T8镗刀31.79精铣顶面T1端面铣刀12510铰12孔至尺寸T9铰刀1211精镗32孔至尺寸T10微调精镗刀3212精铣60沉孔至尺寸T11立铣刀18,4刃1312孔口倒角T13倒角刀201436、M8孔口倒角T3麻花钻11.515攻4M8螺纹T12丝锥M82.2工艺卡片序号加工工序刀具刀具名称主轴 速度r.p.m进给 速度mm/min刀具长度补偿刀具半径补偿刀具补偿值1粗铣顶面T1端面铣刀125240300H01实测值2钻32、12孔中心孔T2中心钻21000100H023钻32、12孔至11.5 T3麻

10、花钻11.5550110H034扩32孔至30 T4麻花钻3028085H045钻36孔至尺寸T5麻花钻61000220H056粗铣60沉孔T6立铣刀18,2刃3701000H06D0630.57钻4M8底孔至6.8 T7麻花钻6.8950140H078镗32孔至31.7 T8镗刀31.7830120H089精铣顶面T1端面铣刀125320280H0110铰12孔至尺寸T9铰刀1217042H0911精镗32孔至尺寸T10微调精镗刀3294075H1012精铣60沉孔至尺寸T11立铣刀18,4刃4601000H11D11301312孔口倒角T13倒角刀2030050H131436、M8孔口倒角

11、T3麻花钻11.530050H0315攻4M8螺纹T12丝锥M8100125H122.3刀具卡片刀具选择与加工目的转速r/min进给量mm/min背吃刀量mm端面铣刀125 240300中心钻2 10001002麻花钻11.555011030麻花钻30 2808535麻花钻6100022015立铣刀18,2刃370100010麻花钻6.895014030镗刀31.783012027铰刀121704230微调精镗刀329407527立铣刀18,4刃460100010倒角刀2030050麻花钻11.530050丝锥M8100125272.4走刀路线1)粗铣顶面2)钻32、12孔中心孔3)钻32、12孔至11.54)扩32孔至305)钻36孔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