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80430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筹建成立民营医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5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筹建某医院的可行性报告大方县卫生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己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立医院占自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民营机构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医疗卫生行业救死扶伤、关爱健康的特殊性,决定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都具有公益性质;无论公立医疗机构还是民营医疗机构,都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弥补公立医疗机构的薄弱环节,改善对人民群众的服务态度,提升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能力,符合国家现行政策。鉴于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实地考查和慎重决策,拟在大方县核桃乡投资设

2、置一家一级非营利综合医院民营XX医院,敬请主管部门支持、审查、批准。第一章创办XX医院的社会价值改革开放30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大方县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力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使乡镇计生、卫生资源整合,抓好预防保健、疾病防控和爱国卫生工作,加强民办医院规范管理,强化药品监督、医疗质量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等,进一步改善了全县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大方县医疗服务质量与疾病控制、卫生保健水平。但另一方面,因为经济的文化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

3、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政府卫生投入尚嫌不足,投资比较单一而显活力不足、服务能力较低和服务总量不足等情况,与全省基本情况类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以“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八,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菅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要“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

5、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设置XX医院,正是上述重要思想、方针、政策在我县的具体体现。第二章申办医疗机构名称、基本隋况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 1、申办的医疗机构名称:XX医院。 2、医院的选址和规模:设在大方县核桃乡,租用房建筑面积1 000多平方米。 3、投资总额100万元人民币 (分三期投入)。 4、前期注册资本:20万元人民币。 5、经营期限和盈亏分配: 拟设的XX医院为合伙股份制,经营期限为20年,自医院获登记机关签发的医疗执业许可证之日起,医院经营期间不论产生亏损或有所有结余

6、,均按所持股份比例分担责任义务。结余部分用于医院扩大再生产及医院可持续发展上,不产生分红。 6、项目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申请人XX,男,XX岁,XX省XX县人,身份证号码:XX,毕业于XX,国家执业医师、外科主治医师。具有先进的医院经营理念,在XX医院任院长职,带领全院员工,经艰辛的努力,该医院成功运行,获得稳定与发展,作为医院创始人与管理者,申请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院运作与管理经验。第三章拟设医院所在地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心腹地,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1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3. 02,农业

7、人口104万人,占95 .4。全县境内海拔720米2325米,年平均气温1l_8,无霜期257天,年平均降雨量1150.4毫米,年日照时数1335.5小时。属暖温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县有天然林1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5,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被誉为天然氧吧。 大方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蕴奇藏珍。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无烟煤、硫铁矿、高岭土、大理石、冰州石等1 9种,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总储量为102亿吨,其中上表储量为53.02亿吨,农副土特产品量大质优。生漆产量居全国、全省前列,生产的漆器工艺品与茅台酒、王屏萧并称“贵州三宝”:天麻、杜仲、竹荪、猕猴桃等生

8、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全国天麻出贵州、贵州天麻出大方”之誉;皱椒、芸豆远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以豆棒、豆干、豆豉为主的豆制品堪称地方一绝;烤烟质地优良,是全国重点烤烟生产基地,也是贵州省进出口公司烟叶基地县之一。 大方县山川秀丽,胜景天成。境内有旅游景点40余个,其岩溶风光集山、水、路、洞为一体,洞中有水,水洞相连,为岩溶地貌之奇观,奇、险、幽、美,胜景迭出,被中外地质专家誉为中国岩溶地质教科书,可与南斯拉夫的波斯托依洞媲美,被列入美国出版的中国旅游一书。有联赞云:“山中水,水中山,独占山水魂;洞上桥,桥上洞,别有洞桥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博物馆,相映成趣,古朴典雅,其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彝

9、族建筑艺术之精华。高原湖泊一水西湖,绵延百余里,神秘的油杉河原始生态风光,奇山异树,浅潭伏流,花香鸟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世界最大的天生桥、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制造厂遗址、玲珑别致的星云宫、移山人工湖,落脚河“禄水大峡谷”,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千岁衢摩崖石刻及古驿道、水西慕俄格城堡遗址、九层衙遗址、阁鸦驿道、大渡河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山、黄家坝、猫场战场遗迹等一批旅游景点高度综合构成了黔西北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大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地处黔西北中心腹地,南来北往,东下西上,大方都是必经之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为黔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

10、被誉为黔西北的“旱码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勤劳质朴的大方人民正在以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斗志,乘国发2号东风,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与时俱进,艰苦创业。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开展能源大县建设。2011年,大方县固定资产投入为196.2亿,财政收入为19.6亿。XX医院选址在大方县核桃彝族白族乡。核桃彝族白族乡地处东经105344105420、北纬27150272317之间,位于大方县城北面,大纳公路19公里处,东邻安乐乡,西接响水乡,南连东关乡,北靠达溪镇。全乡总面积88.04平方公里,辖双龙、木寨、中坝、核桃、伐木、民生、营光、石艳、文坪等9个行政村,119个村民组。

11、2011年年末总人口33894人,其中农业人口33194人,占总人口的97.93%;非农人口700人,占总人口的2.07%。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蒙古、穿青、仡佬、土家、蔡家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8816人,占总人口的26.01%。全乡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0858亩,其中:旱地20328亩,水田530亩。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28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00万元,工业总产值4780万元),财政收入大幅度增收达到1300多万元,比预期年增长17%以上达到300万元的目标翻了四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33.98元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8.8以上,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

12、323人。主要工农业产品及产量是:粮食7500多吨。其中:夏粮2344吨(其中:小麦755吨、碗胡豆49吨、洋芋折粮1540吨),秋粮5200吨(其中:稻谷182吨、玉米4450吨、大豆322吨、杂豆234吨、高梁12吨)。收购烟叶15365担。第四章拟设医院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疾病患病率 大方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人口较多,农业人口比重大,高达8 0以上,近年来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肿瘤及其它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虽然大方县医疗卫生人才、设备和环境得到了普遍改善,但缺医少药的情况也还存在,医疗、疾病控制和保健工作都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五章拟设医院所在

13、地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1、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方县医疗卫生设备和环境得到改善,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全县有县、乡两级卫生机构50家,其中:县级公立综合医院1家、县中医医院1家,县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32家。全县分布民营医院18家。医疗市场井然有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加强卫生工作,2009 2010年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完成3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完成100多个村卫生室建设。全力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6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资金使

14、用率达85左右,有教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已得到改善,村级卫生机构不断健全,多数村卫生室已得到建设与支持,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大大缓解,对服务能力和服务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纵向相比较大大进步,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主要表现在: (1)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虽已经建立,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但相对于不断增加的需求量,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作为县医疗体系的龙头,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断代明显,学科带头人馈乏,一线人才不够成熟等人的因素;存在着设备相对落后等物质因素,存在着活力不足的现象。不能充分满足多

15、层次的服务需求。乡镇卫生院则存在人手少,设备欠缺,人和设备不能配合的情况,应付公共卫生工作尚感人手不足,没有时间和人力倾向于医疗服务。除中心卫生院外,国家也不要求乡镇卫生院向医院模式发展。村卫生室基本遍布各村,但或因学历、经验等多方面原因,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情况下不能很好履行医疗“看门人”职责,乡村医生普遍报酬偏低,太多积极性不高。 (2)因群众受文化水平的局限,加之健康教育不是很深入,民众对健康状况不够关心,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对待疾病不够重视,不到很严重的程度不就医,特别是对许多慢性病警惕性不高,等到出现明显症状,临床难以控制的状态发生时,为时已晚。比如高血压病就是明显的例子,还有如肺

16、病不咳了、肾病不肿了、糖尿病不渴了,发热性疾病热退了就认为是好了,闹着不肯再医治。 所以全县看来,县、乡、村医疗体系建立了,看病不难了,新农合补助下看病不很贵了,但仍难以得到应当享受的规范化、正规化诊断治疗,在诊断手段、方法、治疗手段、方法均显落后等,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人民群众的治疗需求尚未充分释放出来。总之,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有现实的,有潜在的,其总量很大。在服务要求上,总体要求提高了,但是要求“价廉物美”还是主要特点,高、中、低分层次的现象还存在。商端要求较少,以疗养为目的的人群较少,太多以治得好病为主要目的,价格与服务相当的理念被大多数人接受。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需要不同程度予以援助和关爱的困难人群,估计全县贫困人口还有约6万人。 2011年以后,大方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