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80429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一、观点案例资料1、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 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 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 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 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 学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 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 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发展的、前进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 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观点案例点评:该观点揭示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 复性。2、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观点1 柏拉图的“回忆说”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 认识学说。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

3、变化生灭的、不真实的 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 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呢?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有了关于理念的 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在人出生以后,通过 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 相类似的知识。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 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 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柏拉图在对话美诺篇中以一个童奴为例, 说这个童奴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几何学和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 能解答几何学的难题,由此证明

4、:这些知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心中, 只不过是需要通过辩驳和诘难才能回忆起来。观点2 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蜡块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亚里 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 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 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力, 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蜡 块说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观点3 洛克的“白板说”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 然状态说”、“社会契约论”的提倡者,著有

5、政府论、论宗教 宽容、类理智论等。在认识论上,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他认为,天赋观 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天赋观 念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洛 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 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 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天赋观念论用以作为根 据的上帝观念并非人人都有,也并非是天赋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学 习中,在神学蒙昧教育中才获得的。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他说:“人的心灵大生就好 比一块

6、白板(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空白的板,上面 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 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 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 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内部感官”,是心灵反思内部活动而获得的 观念。洛克还将物体的一切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前者指物体的大小、广延、可动等;后者指由第一性的质所派生的、 使他物发生变化的能力以及在我们感官上产生颜色、声音、气味、滋 味和冷热、硬软等感觉的能力。他认为,

7、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客观的, 是“实在的性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第二性的质是物体在人心 中造成的不同于第一性的质的性质,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 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它在物体中并不存在“原型”。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表明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 原则,但把反省也视为知识的一个来源,则表明了其唯物主义经验论 的不彻底性。洛克的“白板”说奠定了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源泉。洛克的哲学思想对贝克 莱的经验唯心主义、休谟的不可知论经验主义以及康德的“批判哲学”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观点4 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认为数学

8、是科学的典范,要 求一切科学知识都要做到像数学那样确切可靠。他从新兴的科学中借 来机械方法,对人类的知识进行分析,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 的,这些观念一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 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 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 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清楚明白,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 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 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笛卡儿认为,第二类观念是普遍必 然的,不可能来自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经验,只能是理性自身固有的 “天赋现念”。所以,他认

9、为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于人的天赋观念, 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这些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观点5 休谟的“怀疑论”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 哲学家,温和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者。休谟从经验论出发,提出了以 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理论。他写到:“如果我们是哲学家的话,那么 我们就应该对一切持怀疑态度。这样才能名副其实。”在认识论上, 休谟怀疑感觉的来源。他把经验的对象称为知觉,它分为印象与念两 大类,其中印象又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观念来源于印象,反省 印象来源于感觉印象,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印象。至于感觉印象的 来源,休谟认为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休谟声称:

10、“至于由感觉所 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 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 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休谟认为他的怀疑论不同于皮罗的“极端怀疑论”,而是一种“温 和怀疑论”,即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怀疑只是追求确定知识的手段。 他的怀疑仅限于思辨领域,在实践中仍然相信健全的常识。观点6 皮亚杰论认识的本质任何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凡追溯到其根源的(暂不论它的生物 前提),都会有助于对认识最初是如何发展的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 供答案。如果局限于对这个问题的古典论述,人们就只能问:是否所 有的认识信息

11、都来源于客体.以致如传统经验主义所假定的那样,主 体是受教于在他以外之物的;或者相反,是否如各式各样的先验主义 或大赋论所坚持的那样,主体一开始就具有一些内部生成的结构,并 把这些结构强加于客体。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在这样两个极端之间有 各种不同的看法(思想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有多少种看法),似乎还是存 在着一个为大家承认的一些认识论理论所共有的公设,即假定:在所 有认识水平上,都存在着一个在不同程度上知道自己的能力(即使这 些能力被归结为只是对客体的知觉)的主体;存在着对主体而言是作 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即使这些客体被归结为“现象”);而首先是存 在着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一些

12、中介物(知 觉或概念)。然而心理发生学分析的初步结果,似乎是与上述这些假定相矛 盾的。一方面,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 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 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 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 体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 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 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 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

13、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 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 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一开始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知觉,有如唯理论者太轻率地向经验 主义所作的让步那样,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知觉确也起 着重要的作用,但知觉是部分地依赖于整个活动的,一些被认为是与 生俱来的或者是很原始的知觉机制(如米肖特的“隧道效应”)也只是 在客体建构的某种水平上才形成的。用一般的方式,每一种知觉都会 赋予被知觉到的要素以一些同活动有联系的意义(布鲁纳就在这方面 说到“自居作用”,见研究报告,第六卷第一章),所以我们的 研究需要从活动开始。我们将区分出活

14、动的先后两个相继的时期:在 全部言语或者全部表象性概念以前的感知运动活动时期以及由言语 和表象性概念这些新特性所形成的活动的时期,这些活动在这时发生 了对动作的结果、意图和机制的有意识的觉知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 就是发生了从动作转变到概念化思维的问题。案例1 四月桃花817年,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游览江西庐山时,写下一首著名 的诗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 家沈括看到这首诗,感到非常惊讶,他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说:“既 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会写出这 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

15、必有一失呀! ”后来,有一 年春夏之交的季节,沈括去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景象: 四月的天气,山下众花已经凋谢,而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一片灿烂。 沈括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 现了海拔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的到来也就晚于 山下。沈括又仔细地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才发现这首诗的前面有一 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 月 (即四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 与平地聚落不同。”白居易的这篇序特地对为什么在人间四月众花 已凋的时候大林寺桃花却“始盛开”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现代科学研 究表明,根据高

16、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 降低0. 6C。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 约1 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 C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江西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却是 桃花盛开,一片春色。无独有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也有一则王安石 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据说,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不在。 苏东坡看见书桌上有一纸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 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才高气傲的苏学士心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 了,菊花最能耐寒傲霜,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于是提笔顺口续道: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 团练副使,心情不快,到了当年九月重阳,一夜秋风刚过,苏东坡邀 友赏菊。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时,他才猛然 省悟,原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案例2勾股定理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