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80413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内容提要 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奖入限出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到了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其调整方向为,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关键词 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调整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的正确道路。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发展。然而,随着

2、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奖出限人的贸易战略、奖人限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到了需要做调整的时候。本文在回顾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面临的挑战,从而探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方向。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道路的历史选择(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途径国际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也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的战略选择。1、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的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这条由古典经济学所阐述、并为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实了的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

3、适用性。这不仅是因为外贸可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产出和出口,而且因为外贸可以换回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品及中间产品等,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工业化、改变传统经济结构、提高产出与收入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主要有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削减进口,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发展本国幼稚产业,实现工业化;发展制造品的生产和出口;增加工业部门劳动就业,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等等。可见,该战略的立足点,一是为了消除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障碍,二是为了消除贸易条件不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出口促进

4、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利用本国自然条件优越或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先进的产品,通过扩大出口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出口的扩大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基础的强化和工业化进程;出口的扩大有助于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由于出口促进的多为工业和制造品工业,因此出口扩大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就目标而言,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全面工业化和迅速增长经济,并克服进口替代工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战略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资源,因此,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国援助等途径从外部获取资源是

5、必要的。国外资源的流入,可以解决一国储蓄不足、外汇短缺、资本品稀缺等问题,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引进外资的主要利益在于: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填补储蓄缺口,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从国外获得国内生产急需的特殊的商品和劳务;从国外获得可以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新的生产方法,以增强国内提高产水平的能力;弥补国内技术、管理、企业才能方面的不足,等等。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中国家应该适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在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开拓内外市场,带动国内出口;利用全球要素价格差异,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现实选择在改革

6、开放之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对外经济基本上是处于封闭状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资本和外汇都很短缺,发展经济面临严重的资本不足的约束;二是就业压力非常大,人均国民收入很低,发展经济面临国内市场不足的约束;三是国内资源比较便宜,例如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都比较便宜。我国经济在当时的这三个特征,决定了我国当时对外经济的基本战略选择是:在贸易方面,实施出口促进战略;在资本流动方面,实施引进外资战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提出了改革和对外开放,但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我国的对外经济实际上发展较为缓慢。一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尤其是中共十四大之

7、后,我国的对外经济才开始得以快速发展,国际收支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才开始在规模上有了起色。这种对外开放战略自1992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到了1997年,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因为1997年我国经济遇到了两个挑战,一个是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首先表现为对外汇的国际炒作,似乎只有外汇储备丰厚的国家,才可以阻击这场危机,因而有利于外汇储备增加的限人的贸易战略、奖人限出的资本战略的对外开放战略,就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另一个是中国宏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了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对于这种总需求不足,当时我们虽然也试图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启动,也就是试图通

8、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而加以刺激,但当时因为各种原因,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所推动的政府投资对启动总需求有些作用外,别的措施似乎见效都甚慢,因而我们后来加大了国际政策对需求启动的力度,也就是通过扩大进口和积极引进外资而启动国内需求,后来恰恰正是因为这些扩大出口和积极引进外资的举措,才通过开发和占领国际市场而释放了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压力,弥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增长,从而收到了启动经济的巨大效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WTO的其他成员,通过中国加入WTO,等于是承诺了中国享有WTO成员的基本权利。同时,这个承诺更多的

9、是中国向所有的WTO成员的承诺。总的来看,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开放迈进了一大步。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成就(一)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206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倍,年均增长。其中,出口增长,进口增长。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提高到。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80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以食品、农副产品等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

1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进口额占比下降。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提高到2007年的,提高个百分点。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非常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度进出口总额及外贸依存度如图1所示。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度贸易顺差情况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直观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大部分年份为贸易顺差,特别是从2005年始,中国年度贸易顺差额超过1000亿美元。2007年更是达

11、到2622亿美元的新高。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按支出法测算GDP的公式为:GDP=C+I+G+(X-M),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贸易顺差,可见,贸易顺差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支出一起进入GDP核算,随着对外开放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在大幅增长,19821994年间这一比例在正负间波动,1994年不到1,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7,7。(二)吸引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发展迅速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1983年以前,中国吸引外资很少,对外直接投资也很少。1983年我国吸引外资

12、只有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只有亿美元。到了2007年我国吸引外资达到748亿美元,增长了117倍,1979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602亿美元,平均每年262亿美元,2002年以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对外投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3年到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亿美元、55亿美元、123亿美元、176亿美元和187亿美元。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87亿美元,增长了425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年度流量如表3所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1992年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开始直线飞跃,在2001年达到亿美元

13、高度后有所下落,但到2007年又达到历史新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992年以前不到10亿美元,1993年达到44亿美元以后,直到2003年一直在下落,从2005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有大幅度的增加,年度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远远大于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在资本项目下,我国逐年获得顺差。从图4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从1993年始,来自直接投资的资本项目年度顺差开始超过20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561亿美元。(三)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

14、我国在贸易项目下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资本项目下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项目顺差,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形成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使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1978年以前,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直到1983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亿美元,2007年底达到万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约1700倍,见图5。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四)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简要评价中国现行开放战略框架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下采取了积极扩大出口而限制进口的方略,例如在出门上实行了出口退税比例较高的有利于扩大出口的退税政策,在进口上实行了比较严厉的进口关税政策,甚至不允许进口;在资本

15、项目下,我们实行了大力吸引外资而限制资本外流的政策,例如对外资实行包括税收优惠和土地优惠在内的各种优惠政策,但对资本外流却严加控制。与这种开放战略相联系,我国的外汇体制实行了国家严格控制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不仅外汇的流动被严格控制,例如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兑换从不放开,而且外汇的价格也是政府控制的,实行政府定价原则,因此,外汇的流动和定价,都不是自由的和市场化的。这种以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奖入限出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开放战略。这种对外开放战略,非常快速地形成了贸易顺差和使外资大量地流入了我国,因而非常有效地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同时又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

16、收入。当然,这种战略也对我国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形成了开放带动改革的体制变革效应。我国对外经济的这种战略选择,在当时是对的,是符合当时我国的国情的,我们对此不应有任何指责。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这种战略需要调整了。三、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当前面临的挑战(一)外贸依存度过高,使得国内经济更多地暴露于国际经济波动及国际贸易环境波动的风险中,增加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难以持续平衡增长30年来,我国实施的这种以扩大出口为基础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使得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的贡献排序是:出口、投资、消费。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表现为出口拉动型。从国际经济波动来看,当前,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已明显减缓,欧、日经济也深受其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