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79495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3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6#住宅楼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设计及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XXX6号住宅楼位于XXX市平谷区兴谷开发区1号区,平谷区第八小学北侧:建筑物为6层混合结构住宅楼2幢,高约17.55m,无地下室,基础埋深约1.50m左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处理后修正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整体建筑平均沉降量不大于30mm,局部倾斜小于0.00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X慧岩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XXX5号、6号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15),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并按地层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进一步划分为8个大层,各土层的基本特征见勘察报告。2。2、场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资料,该场区测得一层地下水。第一层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初见水位埋深约为2。70m,标高27.37m28.01m。该区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表(1959年),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地表下1。0m。该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3、CFG桩方案设计 3.1、方案选择 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基础底板所处的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量均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综合上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勘察报告建议及设计要求,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该方

3、案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质量易保证等特点。 3.2、设计依据 1。 XXX慧岩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XXX5号、6号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15)(电子版); 2。 设计单位提供的复合地基设计相关参数(2010年5月);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X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7.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

4、基技术规范Q/TY061997;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3、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K可按下式计算,桩径为400mm。 式中: UP桩的周长,m; qSi第i层土与桩体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hi第i层土厚度,m; qp-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Ap桩的截面面积,m2; k安全系数,取2。0。经计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K为340KN,考虑地下水、施工等影响因素,设计时按320KN计算。 3。4、桩的布置在已知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条件下,可按下式求得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式中:fsp.k-

5、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面积转换率; fk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取0.75; Rk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 Ap桩的截面面积,m2.经计算可求得置换率为0.040。根据公式: 式中:m 面积置换率; 桩身平均直径,400mm;-每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基础面积的等效圆直径;de=1.13s;s 桩间距。采用正方形布置,可求得对应的桩间距为1。78m。考虑到沉降须满足设计提出的不大于30mm的要求、墙下条基的形状以及布桩要求和方式,实际布桩时采用正方形、矩形布置,桩间距为1。50m、1。40m. 3。5、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验算按下式可验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6、标准值 式中:为桩间土发挥系数,取0。075;fK为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kPa;Rk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满足设计要求。 3。6、 桩体强度设计由桩顶应力,可得.桩体标号R28按不小于3倍桩顶应力确定。 由R283P,并考虑CFG桩施工工艺,桩体强度确定为C20,坍落度为1820cm。 3。7、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根据以上计算,确定CFG桩桩径400mm,保护桩长0.50m,有效桩长为9。0m,桩间距为1.50m、1。40m,桩顶标高为2.70m,正方形、矩形布置(局部调整为三角形),桩顶铺设200mm厚碎石(520mm)褥垫层,以调整桩土应力比,桩体材料强度

7、为C20。 3.8 、建筑物沉降量、倾斜分析 按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s-地基最终沉降量;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沉降量;p0基底附加应力;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根据压缩模量的当量值采用插值法计算;n-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i、i-1-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Es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按实际应力段取值。采用理正地基处理软件计算各条基的沉降量,计算示例如下: 层号 厚度 压缩模量 Z1 Z2 压缩量 应力系数积分值 (m) (MPa) (m) (m) (mm) (z2a2z1a1) 1

8、 0.40 8.346 0.00 0.40 6。26 0.3981 2 1。30 7.711 0.40 1。70 18。23 1.0713 3 2。90 8.346 1.70 4。60 17.75 1。1286 4 0。90 12。478 4。60 5.50 1.88 0。1788 5 1.50 11.654 5。50 7.00 2。43 0。2156 6 1。30 12.478 7。00 8。30 1。40 0。1335 7 0。90 11.654 8。30 9.20 0。82 0。0732 8 0.10 5。230 9。20 9.30 0.18 0。0074 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9。6(M

9、Pa)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0。600 总沉降量:0.600 49 = 29。4(mm) Z1 - 基础底面至本计算分层顶面的距离 Z2 - 基础底面至本计算分层底面的距离由于本场区地层较均匀,沉降差较小,设计要求局部倾斜为0.2%,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由上可知,该楼处理后沉降量和局部倾斜均满足设计要求。4、施工组织设计4。1、施工准备4。1.1、资料和条件1、建筑物场地地质勘探报告;2、CFG桩布桩图以及设计说明;3、建筑物场地的水准控制点和建筑物位置控制坐标等资料;4、具备”三通一平”条件。4.1。2、技术措施1、确定施工机具和配套设备,并调试正常。2、材料供应计划,标明所用材料的规格、技术

10、要求和数量。3、试成孔应不少于2个,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计、工艺是否适宜,核定选用的技术参数。4、按施工平面图放好桩位。5、确定施打顺序 满堂布桩,不宜从四周转圈向内推进施工.6、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CFG桩的轴线定位点.7、振动沉管机沉管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米为单位)。 8、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4。2、施工工艺4。2.1、工艺流程放桩位钻机就位成孔提钻同时泵送混凝土成桩清土凿桩头铺垫层4.2。2、施工工艺1、放桩位按图纸放桩位,桩中心点以钢钎打入地下20cm,灌入白灰标记.2、钻机就位每根桩就位前应核对图纸与桩位,确保就位符合设计要求。钻机必须铺垫平稳,确保机

11、身平整,钻杆垂直稳定牢固,钻头对准桩位.钻尖与桩点偏移不得大于10mm。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 3、开钻、清泥 开钻前必须检查钻头上的契形出料口是否闭合,严禁开口钻进,钻头直径控制在400+20mm,钻尖接触地面时,下钻速度要慢,钻进速度为1.01.5m/min或根据试桩确定。 成孔过程中,一般不得反转和提升钻杆,如需提升钻杆或反转应将钻杆提升至地面,对钻尖开启门须重新清洗、调试、封口. 进入软硬层交界时,应保证钻杆垂直,缓慢进入,在含有砖块、杂填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性土层钻进时,应尽量减少钻杆晃动,以免孔径变化异常,钻进时注意电流变化状态,电流值超越操作规程时,应及时提升排土,直至电流变化为

12、正常状态,钻出的土应随钻随清,钻至设计标高时,应将钻杆周围土方清除干净,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杆垂直度,确保钻杆垂直,并作好记录。 4、终孔 钻到设计标高后,应由质检人员进行终孔验收,经验收合格并作好记录后,进行压灌混凝土作业。 5、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桩基混凝土的C20等级,混凝土塌落度为1820 cm。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操作,搅拌时间1.5分钟,重量偏差,水泥+2%。 6、地泵输送混凝土 地泵与钻机距离一般应控制在60m以内. 混凝土的泵送要连续进行,当钻机移位时,地泵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泵送混凝土时,应保持斗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cm。 7、压灌成孔 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开启定心钻尖,接

13、着压入制备好的混凝土,而后边压灌边提钻。 压灌混凝土的提钻速度由桩径直径、输灰系统管线长度、内径尺寸、单台搅拌机一次输灰量在孔中的灌入高度、供灰速度等因素确定。压灌与钻杆提升配合好坏,将严重影响桩的质量,如钻杆提升晚将造成活门难以打开,致使泵压过大,憋破胶管,如钻杆提升快,将使孔内产生负压,流砂涌入产生沉渣而削弱桩的承载力,因此要求压灌与提升的配合要恰到好处.一般提升速度为2m/min或现场试桩全地确定。 压灌时必须连续进行,泵斗内要有一定的混凝土容量,混凝土容量要高出进料口40cm以上,以防吸进空气,当泵口混凝土低于进料口时应即时通过口哨通知钻机停止提升钻杆,待混凝土搅拌好时再进行压灌。在压灌过程中,孔底12m段提钻速度放慢,中段可快些,上部3m放慢。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并超出设计标高1。0m停止压灌。 压灌前计算混凝土用量,成桩后检查每充盈系数不小于1.0。8、试块制做与养护 按照设计要求,一台班做一组(3件)试块,养护至28天,送实验室做抗压强度试验。 9、清土、凿桩头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进行开槽及桩头处理。首先用水准仪将设计桩头标高打在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