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790975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学设计 沪教版【教学目标】: a、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b、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 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 、道具【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

2、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2、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五、深入研读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两句。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字词解释,梳理大意。重点:“岱宗” 、“夫如何”、 “夫”、 “齐鲁” 、“青”、 “未了”。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 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齐读。2.“造化”两句。 字词:“造化” 、“神秀”、 “钟”、“阴”、“阳” 、“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板书“近望”3.“荡胸”两句。 字词:“荡

3、胸”、“决眦” “入”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六、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一览众山小。 2、 “会当”两句释义。3、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讨论后明确: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启示。七、总结课文1.完成填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 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思想感情。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八、背诵竞赛九、作业:

4、 1.字词解释抄2遍。2.抄写原诗并翻译。板书: 望岳(唐)杜甫- “诗圣” 首联: 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颔联: 近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 细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尾联: 不畏艰难 俯视一切附原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附送: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导学案 语文A版 学习目标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

5、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习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2.感悟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理解,达到情感共鸣。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在通读课文基础上,找感受最深的部分;小组说说感受最深的原因;再次感情朗读感受最深的部分,抓关键词背诵这些句子;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知识链接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

6、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这是一首叙述童年纯真生活的抒情诗。诗歌分为五个小节,文辞简洁、韵律和谐,适合诵读。围绕“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诗人描绘了童年校园生活中一个个动人的情景。这些情景有些是抽象的,如“我们倾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这些是经过想象浸染的情景,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而其中有些场面是具体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如“写作诗歌”、“构思散文”、“采蘑菇”、“捕蝴蝶”等,能激发学生联想起自己纯真、充满理想的校园生活,产生情感共鸣。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学法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了解大意;并自主学习生字新词。2

7、、有感情诵读诗歌,了解每小节所讲内容。【预习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pif hxi shnyn syng ynhn zhq chnzhn wnxn gus qngcu( ) ( ) ( ) ( ) ( ) ( ) ( ) ( )( ) ( )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温馨( ) 稚气( )捕捉( )竹笋( )散文( )节奏( )翠绿( )三、解释下列词语倾听: 神秘: 和谐: 温馨: 四、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静静地 叶子 和谐的 笑语神秘的 倾听 稚气的 家园清脆的 话语 真诚的 节奏翠绿的 声音 温馨的 眼泪第二课时: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展示。【小组探究】:问题

8、一:研读了课文1、2小节。讨论:树林里有什么声音?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哪些是想象出来的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问题二:研读3、4小节。思考:“我们”在校园门口那片树林里展开了什么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会感受到什么? 问题三: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拓展延伸】:这节诗歌能表达你对学校生活的全部感受吗?你还想说什么?(1)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些什么?(2)尝试创作:在校园的_,我们_,我们_,我们_,我们_。【达标检测】:1、课内阅读围绕“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诗人描绘了一个个童年生活的动人情景。这些情景有些是抽象的,如: _ ;有些则是具体的,如: 。2、课文直通车 ( )的呼吸 ( )的山珍 ( )的声音 ( )的节奏 ( )的笑语 ( )的眼泪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倾听那 _. (2)、我喜欢在 _我佩服你_ 。4、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拟人、比喻或夸张),填在括号里 (1)、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 ) (2)、几只小鸟欢快地在枝头唱歌。(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