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总复习专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79070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总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有理数总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有理数总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有理数总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有理数总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总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总复习专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复习1 有理数知识框架:有理数的定义:_和_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按照符号分类,可以分为_、_和_;按照定义分类,可以分为_和_:整数分为_、_和_;分数分为_和_。典型例题:例1:判断对错任何正整数都可以看做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 )正数、零和负数组成了全体有理数。 ( )如果收入增加300元记作元,那么“元”表示的意义是支出500元。 ( )任意一个自然数加上正整数等于进行次加1运算。 (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的统称 B最小的有理数是0C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表示它的点 D整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例3: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2、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例4:温度上升度后,又下降度实际上就是( )A上升1度 B上升5 度 C下降1 度 D下降5度例5:一次数学测试,杨老师用如下方法统计成绩:凡是得分为分的记作分,得分为分的记作分。李刚在这次测试中得分,应记作多少分?周亮的成绩记作分,他在这次测试中得了多少分?拓展延伸:已知3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可以写为、,也可以写为、,且。求、的值。2 数轴知识框架:数轴的定义:规定了_、_和_的_叫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三要素是指_、_和_,缺一不可。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_的点表示的数总比_的点表示的数大。相反数

3、的定义:只有 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_,零的相反数是 。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_号,如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 B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C0大于一切非负数 D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例2:在数轴上标出的相反数,并用“”把这四个数连接起来。例3: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和,且线段,则_。3 绝对值与相反数知识框架: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_与_的_,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如下:的绝对值是,记作_;的绝对值是,记作_;0的绝对值是_。典

4、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任何一个有理数一定不大于它的绝对值。A5个B4个C3个D2个例2:下列说法中:一定是负数;一定是正数;倒数等它本身的数是1;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例3:如果都代表有理数,并且,那么( )A都是0 B两个数至少有一个为0 C互为相反数 D互为倒数例4:代表有理数,那么和的大小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小于 D不一定大于例5: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则_。

5、例6: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2的整数有_个,它们是_;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且不大于6的整数有_个,它们是_。例7:在数轴上,点和点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并且这两点间的距离是,则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和_。例8:,求的值。例9:已知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拓展延伸:1如果互为相反数,那么下面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2若,则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 )A表示数2的点的左侧 B表示数2的点的右侧C表示数2的点或表示数2的点的左侧 D表示数2的点或表示数2的点的右侧3. 已知,且,求的值。4. 已知是非零的有理数,求的值。5. 我们都知道,表示与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数轴上表示与表示

6、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_。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最小,这样的整数是_。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框架: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_的符号,并把_相加;异号两数相加,_相等时,和为_;绝对值不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_ _ _,其和的符号取_ _符号,一个数与0相加,_ _。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 _, 。3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_;加法结合律:_。典型例题:例1:判断对错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比其中任何一个加数都大,那么这两

7、个数都是正数。 ( )两个不等的有理数相加,和一定不等于0。 ( )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数的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B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都是负数C两个数的和为0,则两个数都是0 D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的和为0例3:算式不能读作( )A与的差 B与的和 C与的差 D减去例4:计算:例5:计算:拓展延伸: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吗?2 计算: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知识框架: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_,异号_,并把_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几个非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_的个数决定的:当_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积为_;当_

8、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_。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 得正, 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除以一个数,等于_。 , 。典型例题:例1:计算: 例2:几个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则积为(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例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相乘,积为(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0 D负数或0例4:一个非零的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商是( )A-1 B1 C0 D无法确定拓展延伸:1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数的位置,它们的商不变,那么这两个数( )A一定相等 B一定互为倒数 C一定互为相反数 D相等或互为相反数2一天,小红与小丽利用温差测量山的高度,小

9、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小丽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6.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3 已知均为非零的有理数,且,求的值。变式:已知均为非零的有理数,且,求的值。6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框架:乘方的定义:_的运算叫做乘方。对于式子,_是指数,_是底数,_是幂,它表示的意义是_。乘方的符号法则:正数的_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_次幂是负数,负数的_次幂是正数。典型例题:例1:比较和,并填表:写法有括号无括号读法意义结果例2:计算: 例3: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奇数例4:若是负数,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例5:为正整数时, +的值是( )A2 B-2 C0 D不能确定例6:平方得的数是_;若,则_。例7: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拓展延伸:1 已知为正整数,一个数的15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003次幂是_,它的次幂是_(填“正数”或者“负数”)。2 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次幂的值( )A 相等 B不相等 C绝对值相等 D没有任何关系3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