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79059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的保证公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确保开发规范,达到产品的预期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自主产品的开发设计。3、角色和职责角色职责产品经理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编写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的市场分析和需求管理工作;组织评审,审核评审结果;协调项目组内各角色之间、项目组与外部角色的协同合作关系。软件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系统整体架构的分析和设计,编写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完成代码编写以及单元测试,参与代码互查。硬件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硬件整体架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关键器件选型,制作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完成原理图设计、PC

2、B 制作、BOM 单与软硬件接文件等的编制。结构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产品外观与机械结构的设计。测试工程师负责测试的策划,组织编写测试用例与测试报告,监督测试质量,执行测试计划,参加测试用例的评审,实施测试。采购工程师负责物料采购,新物料的供应商开发、样品申请,产品打样以及交期跟踪。4、项目启动准则l 项目立项:输出项目立项报告在立项报告中,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应用背景,立项的目的,产品预售价格,成本预算,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产品开发周期;项目成员组成等;5、流程图市场需求产品定义项目立项报告评审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产品确认软件方案设计硬件方案设计外观结构设计软件方案评审硬件方案评审结构

3、方案评审编码单元测试代码检查优化制作原理图制作PCB硬件方案评审源程序原理图PCB制作接口文件,BOM单等接口文件,BOM外包打样电路板调试结构设计包装设计硬件方案评审外观效果图相关结构图纸外包打样样品检验集成联调联调测试报告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整机评审总体测试计划测试问题评审试产通过不通过试产抽检测试通过量产项目结束产品维护评估问题,分析处理措施6、开发流程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市场需求定位、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结构设计与开发、样机联调、测试、验收等。6.1、市场需求定位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定义。目的是在用户与项

4、目组之间建立对产品的共同理解。6.1.1 需求获取需求获取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开发环境输出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来源,获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l 行业标准;l 竞争对手的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宣传手册等资料;l 用户访谈与用户调查;l 可由公司市场部产品组负责组织、实施,并反馈给研发部门。6.1.2 需求分析在完成需求获取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后,项目经理组织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工作。建立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分配给产品的需求(包括嵌入式软件、硬件及结构)。6.1.3 需求变更无论最初的需求分析有多么明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6.1.4 需求跟踪需求跟踪

5、的目的是保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需求都被实现,且项目的其它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6.2、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该过程主要包括设计与开发两个活动。设计是指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模块等,在需求和代码之间建立桥梁;开发是指软件工程师按照系统设计去编码开发,并进行单元测试、代码检查优化等。6.2.1、设计原则设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正确、完整地反映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各项要求,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能、安全保密、出错处理及其它需求。2) 保证设计的易理解性、可追踪性、可测试性、接口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考虑健壮性(易修改、可扩充、可移植)、重用性;3) 采用适合本项目的设计方法。若系统使用了新

6、工具和新技术,需提前进行准备;考虑选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4) 吸取以往设计的经验教训,避免重新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5) 对于重要的和复杂度较高的部分要求有相当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6) 考虑从成熟项目中进行复用。6.2.2、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师在充分了解产品需求的基础上,依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选用适当的设计方法6.2.3、软件设计过程需要编写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模块描述、功能、参数说明、性能、流程逻辑、算法等。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文档应进行技术评审。6.2.4、编码进入编码阶段。编码规范:(软件人员确认)6.2.5、单元测试编码完成的系统各模块应经

7、过单元测试。6.2.6、代码检查最好安排其他软件人员进行。6.3、硬件设计与开发该过程包括硬件方案设计与开发两个活动。1) 硬件方案设计是指对硬件整体架构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关键器件选型等,由硬件工程师完成;2) 开发是指硬件工程师绘制原理图和PCB,并进行BOM 单、软硬件接口文件等的编制。6.3.1、方案设计原则方案设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正确、完整地实现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各项功能需求的硬件开发平台,充分考虑项目要求、性能指标及其它需求;2) 综合对比多种实现方案,选择适合本项目的设计方法。若系统使用了新技术,为了确认该新技术,可以采用搭建实验板方法或购买开发板进行技术预研

8、;3) 考虑从成熟产品中进行复用,吸取以往设计的经验教训,避免重新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4) 对于重要的和复杂度较高的部分要参考其它同类产品的实现方法或要求有相当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5) 进行对外接口的设计,考虑运行的安全性、用户使用的方便性与合理性。6.3.2、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硬件工程师在充分了解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分析与设计出硬件电路的总体方案。针对各电路模块的功能、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使用的主要新器件的选型等方面编写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方案设计中如有外包物料的需求进行加工订制。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文档应进行技术评审。6.3.3、电路原理图开

9、发电路原理图设计是硬件工程师通过采用具体的元器件符号和电气连接方式实现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中各功能模块的过程。原理图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l 能正确、完整地实现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中各功能模块要求;l 充分考虑到电路可靠性等方面设计要求;l 原理图中元器件封装必须正确,要与实际引脚一致;l 原理图中元器件名称、型号字符标示清楚,相互之间不能重叠;l 借鉴以往电路设计经验和采用电路原理图复用;l 电路原理图设计以及相关文档应进行技术评审。6.3.4、新物料采购申请原理图设计完成后,硬件工程师要向采购提交新物料采购申请单,以便采购进行样机所用新物料的申请和准备活动。 新使用的物料可以让供应商提供,前期提

10、供过的物料可以考虑适当购买;6.3.5、PCB 图开发PCB 开发是硬件pcb工程师将电路原理图转化为具体可用于导电连接、焊接元器件的电路板图形的过程。硬件工程师依据电路原理图和规定的电路板尺寸大小及器件封装绘制出能反映电路原理图导电性能及器件连接的印制板图。PCB 图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l PCB 图尺寸和PCB 图上接插件尺寸满足结构设计及散热等其他方面的要求;l PCB 图要求能够完全反映电路原理图的电气连接;l PCB 图及相关文档的评审由项目经理组织,一般情况下可由硬件工程师按个人复查的方式进行。6.3.6、PCB 加工PCB设计完成后,硬件工程师将评审通过的PCB图以及PCB板外包

11、技术要求移交给采购工程师,选定厂家进行加工制作。6.3.7、PCB 焊接 PCB裸板完成后,硬件工程师将前期准备好的打样物料汇总寄给指定的代工厂进行代工焊接,并及时记录下焊接中出现的生产工艺问题,避免后期改版遗漏;6.3.8、样板测试PCB样板加工完成后应进行样板测试。硬件工程师对做回的裸板进行电气连接及其他方面的测试。l 检查电路板尺寸与厚度是否与PCB 板外包技术要求要求一致。l 检查电路板上丝印是否清晰。l 检查电路板上各电气连接是否存在短路现象,重点检查各电源与电源之间、电源与地之间的连接是否短路。裸板测试合格后,硬件工程师视电路板的复杂程度可采用功能模块焊接测试法或整板焊接测试法进行

12、焊接测试,该测试主要是测试电路板上不同电气回路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现象。l 功能模块焊接测试法:硬件工程师根据原理图中功能模块的划分,在焊接完一功能模块对应的元器件后即对该模块进行电气测试,在测试合格后再对其他功能模块进行焊接测试。l 整板焊接测试法:直接焊接完整板元器件后再进行测试。6.4、结构设计与开发该过程是满足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各项需求的产品外形、结构、包装等方面的设计活动。结构设计是建立整个产品的外形体系,主要包含产品的外观、外壳结构、产品的包装三个方面,其总的原则是运用合理的结构来体现产品的美观性、易操作性。6.4.1、产品的外观设计在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各

13、项要求,结构工程师初步设计多种外观方案提交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在项目组内外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考虑市场部门的意见与建议,最终将收集的意见反馈给结构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统一整理所收集的意见,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外观效果图做适当的修改后提交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选择组内评审、书面轮查、个人复查中的一种评审方式进行评审。6.4.2、产品结构及包装设计结构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和外观效果图中各项需求,对产品进行大体的结构布局,建立初步的实现方案(包括所用材料和加工工艺)。根据PCB图设计外壳的零部件图纸,使所有的PCB板、端子,按键等能方便的固定;初步估算产品的大概重量,依据估算结果和产品本身的外形尺

14、寸,设计合理的包装和纸盒。项目经理选择书面轮查、个人复查中的一种评审方式进行评审。结构设计原则:符合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和外观效果图要求、满足 PCB板和端子接插件等的安装要求。包装设计原则:包装能通过规定的跌落试验。设计内容:结构图纸、包装和纸盒。输出:图纸及评审报告。6.4.3、结构打样结构设计完成后,结构工程师将评审通过的图纸以及加工要求移交给采购工程师,选择厂家进行加工制作。6.5、样机联调软件、硬件部分在开发调试完成后,待打样的各各部件回来后,即可进行样机联调,样机联调即为系统集成的过程。由项目经理指定项目成员负责样机联调计划编写,包括联调的顺序、策略、环境以及人员和时间安排等,并经过项目组内评审。联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联调之前需要对联调的接口进行检查(可通过评审的方式),确保能够顺利地集成。依照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测试,以证明其功能与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与改进。对于有规约开发要求的,应在联调计划中包含出与上位机软件的集成计划。联调阶段,项目经理应安排说明书等用户文档的编写。样机联调结束后,应输出联调测试报告。项目经理应组织整机评审,评审通过才可以进入测试阶段,可以采用组内评审或书面轮查的方式。集成调试阶段修改完成的代码、原理图、PCB图,结构图纸应进行存档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