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78983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 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 20178 号)、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

2、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总体目标1塑造学生良好习惯。以学生行为规范为研究重点,通过常规教育、行为示范、教师引领和家校协作等方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构建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影响家庭和社区。学校在争取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我们一起走”的活动,力求这些良好习惯对家长起到影响效果,让每个学生家庭都成为“文明家庭”;学校定期到社区搞宣传,向居民宣扬礼仪规范,使“好习惯”向社区辐射。3形成特色课程。在研究过程中,培养8-10 名校内骨干

3、班主任, 12 名在全县有一定影响的名班主任、 师德标兵,逐步探索和开发一套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等,走出自己的特色,使我校养成教育的做法能辐射全县。三、主要内容(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在学校,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出操集会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自觉靠右走,不跨越、不奔跑;课间做文明游戏,不追逐,不打闹,不在楼梯及走廊玩耍;懂得礼让;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2、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

4、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3、尊重他人的习惯: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4、守时惜时的习惯: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路上溜达玩耍;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5、懂得感恩的习惯: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

5、能及的家务活;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6、勤俭节约的习惯: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 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凳上乱写、乱划、乱贴。7、遵守秩序的习惯: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 不大声喧哗; 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

6、。8、勤于动手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9、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学习运动常识, 做好自我保护; 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10、讲究卫生的习惯: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内;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认真预习的习惯:每天

7、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确重点,找到难点,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2、学会倾听的习惯: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3、善于思考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4、敢于提问的习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5、与人合作的习惯: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6

8、、自主读书的习惯: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7、认真书写习惯: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 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8、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9、搜集资料的习惯: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

9、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10、自评互评的习惯:学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有理有据,得体恰当。四、实施措施(一)在常规管理中贯穿养成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1、拍摄八仙桥街道中心小学一日生活常规录像片。开展养成教育首先要从常规习惯抓起,学校将重点训练学生从进校门的礼仪、上下楼梯、自觉早读、出操集会、课间行为、课桌椅摆放、卫生保洁以及放学路队等一日在校常规,对学生在校的行为动作统一要求,并拍摄成录像片。这种源于学

10、生之中的常规录像片,具有极强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可以使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强烈的冲击,要利用校宣系统进行反复播放,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产生“我要这样做”的教育效果。2、开设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本课程可以将小学生好习惯分为五章,分别是学习习惯养成篇、文明习惯养成篇、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篇、卫生习惯养成篇、安全习惯养成篇,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别设计。每一节一个好习惯,可分“小故事大道理”、“知识小金库”、“小小方向盘”、“我当小裁判”、“成长点滴”、“好习惯训练儿歌”等教育环节。通过班队会、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理、践行和反思,并指引孩子们不

11、断前行。3、组建“文明劝导队”。针对课间吵闹、奔跑等不良现象,学校将采取自愿报名、班级筛选、长期培训的建队机制,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文明劝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同伴的引导示范作用,纠正小干部的权威管理,改变值日生抓人扣分的模式,增强学生自身的光荣感和服务意识,并逐渐实现课间无碰撞事故,扭转吵闹、狂奔乱跑等不良现象,为创建安全文明大课间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4、增开“孝心作业”。布置学生在家做“孝心作业”,让学生把孝敬长辈的行动拍摄下来、学生感受记录下来,请家长和老师评价,并在班上交流,这是养成教育的延伸,以便形成家校互动,培养学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学做力所能及家务的好习惯。5、开展“啄木鸟行动”。加

12、大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监查力度,学校德育处将定期开展养成教育“啄木鸟”行动。重点关注学生课间文明好习惯养成,整治课间违规行为,防治不良习惯,创建文明大课间。“啄木鸟”行动以两种途径实施,一是在各个班级同学中开展啄木鸟行动,进行相互监督、纠正不良习惯;二是通过设点排查的形式查处违规同学,在反复监督检查之下,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二)在教师引领中促进养成教育1、班主任课间进班办公。为了深入观察学生课堂和课间动态,及时掌握班级情况,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学校将推行班主任课间进教室办公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天课间十分钟时间到班级办公课,加强学生课间规范管理,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更加入微地观察学

13、生的“第一手”信息,及时结合班级实际规范学生在行为上的不良行为,促进养成教育的进一步深化。2、教师提前三分钟进课室。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提前两分钟进课室,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摆一摆、捡一捡,可以检查教学设备、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也可以稳定师生情绪、联络师生感情和减少课间偶发事件,完成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少了维持秩序的步骤,课堂必定更有效率,学习效果必定更好。落实教师提前三分钟进课室,做到良好的课前规范,将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3、时刻给学生做表率。养成教育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学校要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比如:早上师生见

14、面互相问好、老师上下楼梯带头靠右走、上课决不“拖堂”、每天反思一下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落实值日考勤制和值班老师签到制等等。只有老师自身时时事事带好头,示范好,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养成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在主题教育中拓展养成教育在全方位多渠道推进养成教育之时,要以“25 件事”、礼让教育、责任教育和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为抓手,每学年突出一个侧重点,分时段逐一推进,不断拓展和提升养成教育内涵。1、议订与落实八仙桥街道中心小学学生要做到的25 件事。制定八仙桥街道中心小学学生要做到的25 件事。在落实过程中,学校将根据年段特点定期组织各班分三个系列研讨每一条细则和措施,着重让学生讨论每一件事所涵盖的具体行为并付诸于行动。通过反复的研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制定规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开展自我审核活动,学校则建立班级长效监督评价机制,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人人知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