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789475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1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实质2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突出人性3明清时期小说地位4明代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5西学东渐与传统科技观念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河北衡水二调)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A.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B.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D.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解析: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实学兴起,一方面是对明亡的反思,一方面是西方实用科技传入的影

2、响,其指向为理学的空疏和不切实际的学风,A项正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未成为主流,主流仍是理学,故B项错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并不是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2.(2018湖南衡阳二模)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解析:D君主立宪以宪法限制王权,是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故A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仍

3、属于儒家思想,并未接受西方的启蒙思想,故B项错误;黄宗羲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但并未提出恢复宰相制度,故C项错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并不反对君主制度,只是要求开明君主统治,并有贤吏辅助,故D项正确。3.(2018河北唐山一模)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到李贽的“童心说”,再到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是()A.突出人性B.冲击理学C.服务市民D.维护专制解析:A根据所学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以自己的内心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李贽“童心说”强调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王夫之认为“私欲”也是“天理”,即人的正常欲求是合理的。三者

4、观点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是突出人性,故A正确。4.(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明清时期,对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史书记载不详,甚至连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都语焉不详。这说明()A.小说的文学地位比较低B.两部小说内容与历史无关C.小说在当时流传不广泛D.当时人们没有著作权意识解析:A中国古代文学一直存在着雅俗之分,俗文学被认为是市井之徒的消遣,不登大雅之堂,备受士大夫之蔑视,小说属于俗文化,地位低下,A项正确。俗文化大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备受市民阶层的推崇,B、C两项错误。没有著作权意识无法解释题干所述现象,D项错误。5.(2018河北衡水调研)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

5、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解析:B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者经济收益,不仅仅是通过科举,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是在中唐至宋代,明代中后期厉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市民阶层是市镇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材料中很多不是市民阶层,C项说法片面。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6.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

6、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解析:A根据材料“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故讲水利者所必资也”可知,四库全书总目是从有利于民用传统科技观念的角度来肯定西方的农业水利,对西学东渐的事物进行了选择性介绍,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肯定西洋水利,没有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鸦片战

7、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8辽宁沈阳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北京是印刷中心。中央政府印书事属内务府,所刊本均称“内务本”。康熙、乾隆时代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到封建时代的顶峰,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所刊书为“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殿本书甚多。如今流传的重要古籍,如十三经二十四史水经注等大部头著作都有殿本,殿本校刊、写刻、纸墨均精,为木版书中上品。清代北京城内除了内府官刻外,还有许多书坊刻书,所刻除一般经史和八股文试卷外,还刻小说、民歌、俗曲、鼓词、字典

8、、法律、医书及初级满文课本等。苏州因地方经济发达,自明代以来即为出版印刷业的中心之一后起的有广州,当地从事海外贸易的富商注重文化事业,开设书坊刻书。佛山镇印书业是清末才兴起的,开始用木版印制,后多用石印和铅字机印刷。佛山版多为通俗小说,这是近代市民社会的需要。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印刷术的出现有时被看作是现代世界的首次民主革命。这种观点突出了印刷术本身具有的对权威的挑战;任何压抑民众的政权都清楚,文字非同小可到16世纪末期,肯定有很多欧洲王室成员和主教们希望印刷术不应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其影响至今还在改变这个

9、世界。确实,对许多社会学家而言,特别是对马克斯韦伯来说,宗教改革如同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说的那样,产生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玛丽伊万丝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印刷业的特点,分析清代印刷业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刷术的历史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北京、苏州、广州和佛山等地印刷业的发展反映出分布广泛;材料一“清代北京城内除了内府官刻外,还有许多书坊刻书”反映出北京的印刷业由政府主导也有私营书坊;材料一“除一般经史和八股文试卷外,还刻小说、民歌、俗曲、鼓词、字典、法律、医

10、书及初级满文课本等”反映出印刷内容覆盖面广;材料一“大部头著作都有殿本,殿本校刊、写刻、纸墨均精。为木版书中上品”和“开始用木版印制,后多用石印和铅字机印刷”反映出印刷技术高超。第二小问,材料一“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反映出康乾两帝注重文化事业发展,说明政府重视;材料一“苏州因地方经济发达,自明代以来即为出版印刷业的中心之一”和“后起的有广州,当地从事海外贸易的富商注重文化事业,开设书坊刻书”反映出苏州和广州地区印刷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有关;材料一“佛山版多为通俗小说,这是近代市民社会的需要”反映出市民阶级的文化需求刺激了小说印刷业的发展;另外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也

11、是印刷业兴盛的重要原因。第(2)问,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印刷术的发展,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材料二中“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反映出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解放思想,满足了世俗社会的需求;材料二中“产生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反映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答案:(1)特点:印刷业分布广泛;形式上官办(殿本)、私办(书坊)均有;印刷内容覆盖面广;印刷水平(印刷技术)高超。原因:政府(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推动印刷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与市民文化的发展需求;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作用:普及文化教育;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发展(或答推动社会变革);有利于解放思想(或答向权威挑战);满足市民阶层需要(或答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任答4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