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7888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行动方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言第一章 矿井的基本情况页码第一节 矿井简介第二节 资源条件第三节 系统简况第二章 会诊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节 本质安全型矿长第二节 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第三节 本质安全型环境 第四节 本质安全型文化第三章 创建行动计划第一节 组织领导第二节 行动目标第三节 主要措施与对策第四节 行动计划表第一章 矿井的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井简介一、矿井位置及交通煤矿位于湖南省耒阳市东南约10公理的泗门洲镇镜内。地理坐标:东经11253301125402,北纬261846262210。距耒阳市区12公里,距公司本部2公里。区内有自营准轨铁路耒新专线穿过井田东部经珠矶滩与京广线的浪石坪车站相接,全长30

2、公里,矿井有公路与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相接,穿越井田东北端的耒水常年可通行100吨机船,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二、矿井设计,核定和生产能力煤矿1967年建井,1970年投产。2006年6月,龙家山矿井政策性破产,矿井改制重组为红卫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湖南省煤炭工业局于2009年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2010年矿井实际生产原煤15万吨,2011年矿井计划产量14.8万吨。三、井田位置煤矿矿区范围位于白沙向斜西翼南段,南邻里王庙井田,以枫树下断层为界;北以耒河边断层为界,隔耒水与白山坪井田相邻;西至6煤露头线;东至-400m水平。走向长5km,倾斜宽0.8k

3、m,井田面积4.0387km2。依据2009年5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煤矿采矿许可证,矿井范围由16个拐点构成,开采标高:从+180m至-400m。煤矿井田范围见井田范围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号XY拐点号XY12912149.59938389066.19092914864.61938388701.18222912240.59938389186.191102915076.62138388841.18332912574.602383892560191112916274.63038389051.18242912794.60438389291.991122917354.639383893

4、41.18252912794.60338389019.189132916529.63438389896.18862913644.61038389106.188142915809.62838389681.18872914064.61338389009.186152912869.60638389991.99682914701.61838388941.184162911879.59838389776.196标高:由+180m-400m,共由16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约4.0208 km2第二节 矿井资源条件一、地层龙家山井田位于白沙向斜西翼南段,井田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白垩系(K)、三

5、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龙潭组(P2L)、二叠系下统当冲组(P1d)。矿井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白垩系(K)、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龙潭组(P2L)。(1)、第四系(Q):为本矿井的表土层,由土黄色、土红色粘土层组成,夹砂和砾石,平均厚约4米。(2)、白垩系(K):本层常称“红层”,分布于56线以北,岩层走向北40-80度东,倾向北西,倾角10-30度,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中、厚层状,近水平层理,有少许方解石脉穿插,夹较多的薄层石膏,中、上部夹有不规则的砂砾岩及砾岩,底部有一层不稳定的底砾岩,厚0-

6、32米,平均10.5米,地层全厚约393米。底界有一层0.252.5米的杂色粘土。(3)、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分布于矿井南部和东部,岩性为灰色、土黄色的泥质灰岩间夹泥灰岩、薄层灰岩及钙质砂岩,富含方解石脉,厚度大于138.5米,产菊石、克氏蛤等化石,底部有一层0.2-0.5米的白色粘土岩为底界标志,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4)、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岩性由深灰色、灰黑色的硅质泥岩组成,菱状节理发育,中下部有薄层硅质灰岩,含菊石及瓣鳃类动物化石,厚57.0米。底部有一层0.73.0米菱铁质白云质灰岩,与下部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分布在矿井范围内,由砂岩、

7、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煤组成,厚约582米。2、含煤岩系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为矿井范围内的含煤岩系,根据岩性组合及含煤性可划分为上部含煤段(P2L2)、下部不含煤段(P2L1)。(1)上部含煤段(P2L2),分布在矿井范围内,由砂岩、中厚层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组成,含煤7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5、6、7煤层。其中6煤层为矿井主要可采煤层,5煤为局部可采煤层,余下为不可采煤层。上部含煤段厚约226m。岩性及含煤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P2L24:灰黑色的砂质泥岩及砂岩,含菱铁质及黄铁矿结核,产植物化石及动物化石,厚约7米。底板含煤一层,为1煤,极不稳定,厚00.49,为

8、不可采煤层。P2L2k : 薄层砂岩,灰色、薄层状,细粒,以石英为主。硅质胶结,夹二层黑色砂质泥岩,中含少量菱铁质结核,产数量不多的瓣鳃类动物化石,厚约28米。P2L23 :结核泥岩,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薄层状,夹较多扁豆状菱铁质结核,产大量瓣鳃类动物化石,动物化石常被黄铁矿交代,厚约33米。底部含煤一层,称2煤层,含硫高,极不稳定,顶、底板泥岩中产植物化石及化石碎片,厚03.6米,平均0.8米。P2L22 :上部为浅灰色细-中粒砂岩,具楔形及小型斜层理,成份以石英为主,硅质、泥质胶结,夹有不规则的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厚约29米。底部含煤一层,称3煤层,极不稳定,厚约01.07米

9、,平均厚0.58米,偶尔可采。中部为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含指状菱铁质结核,产大羽羊齿植物化石。下部常有灰色-浅灰色细砂岩,厚约21.5米。底部含煤一层,称5煤层,为局部可采的薄煤层,不稳定,厚约0-1.99米,平均0.74米,本区南部较发育。下部为灰白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粒砂岩,泥质、硅质胶结,较疏松,局部发育缓波状层理及斜层理,偶夹粉砂岩。顶底部为砂质泥岩,产大羽羊齿植物化石,厚约38米。底部含煤一层,称6煤层,结构简单,比较稳定,煤厚0-15.63米,平均厚2.07米。P2L21 :上部为灰白色细砂岩及黑色砂质泥岩,厚约18.7米。中部为细或中粒砂岩,泥质胶结,厚约32米。下部为

10、黑色泥岩,夹有薄层细砂岩,厚约14.7米,局部地段含极薄煤层或炭质泥岩,称7煤层。(2)下部不含煤段(P2L1):由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厚约356。二、构造龙家山井田位于白沙向斜西翼南段,岩层走向北东,倾向东80-100,倾角30-33,地层呈一单斜构造。井田内局部地段小型褶曲、断层较发育,已查明的断层有枫树下(F1)倾向正断层,新坡洞(F2)倾向逆断层,柳家村(F3)走向逆断层,耒河边(F4)斜交逆断层,(F5)正断层。其落差在10-100m之间。F1、F4分布在井田南北两边界,F2、F3、F5断层分布在井田内,但对开采影响不大。矿井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构造类型。三、可采煤层情况主

11、采煤层情况井田内含煤7层,6煤层为主采煤层,5煤局部可采,其余均不可采。5煤层距6煤层约27.7-56.3m,平均为38.0m,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发育。主采6煤层煤厚0-15.63米,平均厚2.07米,为中厚煤层,井田北部受“红层”剥蚀严重,大部分不可采,南部煤层发育较好,结构简单,可采指数76%,变异系数115%,煤层属较稳定型。主采6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开采时随采随落,属级顶板。底板为灰白色细砂岩、硅质胶结、坚硬,煤层呈粉末状多具光滑面。6煤层属无烟煤,煤质较好,其灰分为15.74%,挥发分为5.67%,含硫0.59%,发热量达29.35Mj/kg,属中灰低硫高发热量的无烟煤。四、

12、资源储量截止2011年8月31日,煤矿保有可采储量317.6万吨。五、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2010年度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14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5.66m3t。批复瓦斯等级为突出矿井。2、煤尘经湖南省煤炭质量监督检查站鉴定,(99)量认(湘)字(复T237)号,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湘煤行20109号),均认定为煤尘无爆炸危险性。3、煤层自然发火经湖南省煤炭质量监督检查站鉴定,矿井6煤层为无烟煤,含全硫0.59,为低硫,不会产生煤的自燃现象。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湘煤行20109

13、号)该矿开采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4、煤层顶底板稳定性6煤层厚度015.63m,平均厚2.07m,煤层走向近于南北至北北东,倾向东,倾角3035。在56勘探线以北,其顶板为“红层”粉砂岩或底砾岩,抗压强度为3.4MPa为级顶板,在56勘探线以南其伪顶为厚0.38m的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板为粉砂岩,抗压强度为1.41MPa 4.56MPa,为级顶板。底板细砂岩,稳固性好,其抗压强度为47MPa。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中等。5、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系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耒水流经井田最北端,耒水支流满州小溪流经井田南端,还有西冲水库及星罗棋布的池塘等。(1)耒水:耒水是湘江支流,流经井田北端,切割白垩系“红层”及龙潭组下段地层。河宽200300m,两极流量47.0848.87m3/s,2003年前,一般水位标高76.6277.50m,历年最高洪水位达86.50m。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