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785713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坍圮(p) 翌日(y) 蝉蜕(tu) 襁褓(qing)B.熨帖(yn) 荫凉(yn) 猝然(c) 抠出(ku)C.汤匙(ch) 钥匙(yo shi) 埋怨(mn) 褪色(shi)D.喧阗(tin) 瞥见(pi) 门楣(mi) 拮据(j)解析:选B。“熨读“y。2.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校应注重创立满足学生充沛开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开展的课程,充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B.美国总统布什在10月3日晚签署了

2、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忧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乱。C.近日,“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报告指出,中国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令人堪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中学生睡眠严重缺乏。D.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解析:选B。A项,成份残缺,“构建学生充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后加“的机制;C项,“令人堪忧语意重复,可去掉“令人;D项,“梵高作主语,后文没有内容对应,可将“梵高放到“在后。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合乎高低文特定的语意。白春礼院士把“青年

3、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开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_;U_;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地为国家民族作奉献。答:_答案:(例如)O像太阳,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斥朝气和活力;U像一个空水杯,我们要不断吸取营养,同时要谦虚谨慎。4.“三鹿奶粉事件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可以做“背面教员。请根据高低文,在横线上写出三点“感激的理由。如果不是三鹿“太狠,把三聚氰胺的含量搞到“2563mg/kg

4、,致使儿童患病直至丑闻曝光的话,我们_。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三鹿!答案:(例如)至今都不会知道“向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潜规那么;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各个“名牌的婴儿奶粉里竟含有几十到几百mg/kg的三聚氰胺;我们的“未来花朵至今都还在服用这些毒药进行“慢性自杀;我们至今都不知道我们经常吃的鲜奶、冰激凌、奶糖等奶制品也含有三聚氰胺,我们也在“慢性自杀。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

5、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

6、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苏轼选集【注】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5.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志趣行为B.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显扬C.自谓一世豪士 一世:一生D.使从事于其间 从事:任职解析:选C。“一世在文句中是“当世的意思。6.清人评此文说:“隐字乃一篇之主脑下面四组中全都具体

7、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是()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晚乃遁于光、黄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A. B.C. D.解析:选D。句表现“侠;句表达事实,并未具体描述。7.以下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方山子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作者惊异他的变化,推崇他的品节。B.作者有意识选择细节表现方山子壮年时的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晚年时的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以这两种具有比照性的行为表现来丰盛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

8、,但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认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刚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解析:选D。A.陈说“方山子自幼苦读错误;B.陈说“方山子壮年时血气方刚错误;C.认为“答案是否认的错误。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_(2)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译文:_(3)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译文:_答案:(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2)到现在过了不少日

9、子了,他那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3)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特的人,常常假装疯癫,形容污秽,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一班侠士都敬重他。渐渐年龄大了一些,他改变了志趣,奋发读书,想以此来显扬于当代,但是始终不得志。于是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住的地方叫岐亭。他住茅屋,吃素食,不与尘世上的人来往;他不坐车马,不穿礼服戴礼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

10、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诧异地瞧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他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大为惊异之余,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嗜酒弄剑,挥金如土。十九年前,我在岐下,看见方山子带领两名骑马随从,身携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后方有一只鸟飞起来,他便叫随从追赶射猎,却未能射中。方山子只身跃马向前,一箭便射中飞鸟。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典故,自认为是当代的豪杰。到现在过了不少日子了,他那英气勃勃的

11、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闻名于世了。他原有家在洛阳,住宅花园雄伟华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丝帛的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全都抛掷不惜,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胸中自有天地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特的人,常常假装疯癫,形容污秽,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三、古诗词鉴赏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注】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

12、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答:_(2)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答:_答案:(1)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

13、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2)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叹。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叙述出仕途失落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四、名句名篇默写10.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六国破灭,_,_,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杜牧?阿房宫赋)(3)乱石穿空,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千古江山,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六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可堪回首,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