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知责、知足、知己、知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78469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恩、知责、知足、知己、知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知恩、知责、知足、知己、知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恩、知责、知足、知己、知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恩、知责、知足、知己、知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身处领导岗位,肩负重要职责,发挥关键作用,要想加强官德修养,提高思想境界,彰显人格魅力,笔者认为,学会“五知”就显得必不可少。要知恩图报。领导干部从出生到成长,在其人生旅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导、同事的帮助,更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理应对此铭记在心,懂得感恩,学会回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讲的都是人要学会知恩报恩的道理。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会心存善念,学会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才能将感恩化作一种对父母、对老师、对同事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才能始终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干好工作,以乐于助人的精神关爱别人,以无私奉献的

2、精神回报社会。要知责有为。责任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由此可见责任对于做人为官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将责任心落实到行动上,贯穿于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时时处处为社会、为人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努力把本职作为敬业的舞台和奉献的平台,切实提升工作境界,从而更好地立足岗位,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要知足常乐。“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

3、足,常足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足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生活绚丽多姿而又纷繁迷乱,世间充满美好也充满诱惑,面对灯红酒绿,面对功名利禄,领导干部能否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时刻保持一种知足的心态,往往可以看出其精神境界的高低。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方能心有定力,泰然自若,不为名扰,不为利诱,不为物惑,真正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享受乐观豁达、轻松洒脱的人生。要知己补短。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知己,就是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与缺点;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哲学家

4、苏格拉底也认为,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并劝告人们:“人啊,要认识自己。”诚然,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无法认识自己,轻者骄傲自满、不思进取,重者妄自菲薄、自毁前程。因此,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知己之短,谦虚谨慎,拿出甘当小学生的姿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克非改过,提升自己。要知止慎独。广韵云:“止,停也,息也。”知止,简单地讲就是知进退、明去留,就是清楚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朋友能交,什么朋友不能交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学会适“度”而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真正做到敬畏法纪,敬畏道德,敬畏人生。惟其如此,才能守规矩、慎言行,少犯错,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才能慎独如初,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坚守做人的底线,把握做事的原则,违法之事不干,不正之风不沾,从而在人生路上行得端、走得正。以上“五知”,蕴意充盈,内涵丰富,值得品味深思。若能牢记之、践行之,为官就更有境界,人品就更加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