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78159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 -生命在于运动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停运动的世界,这是自然界的基本常识。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求得平衡和发展,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一个人对某项事业或某个目标的选择,大体只有两种方案,要么是做,要么是不做。做,则有实现的可能;不做,则永远不会有机会,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要成就事业,要实现想象中的目标,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就是使自己尽快地运动起来,在运动中求得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发展,在运动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种叫陀螺的儿童玩具,它是一种圆锥体,要使它锥尖朝下而不倒下,就得不停地使它旋转。陀螺

2、要运行平稳,还得不断地给它加速度。陀螺的运行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的生存。人的身体如不运动,就会笨手笨脚,如果长期不运动,最终会造成身体不适及各种疾病。人的脑子不运动,就会笨头笨脑,甚至使脑机能萎缩。一个人如不善于开动脑筋,不善于析疑解惑,对事物就不会有敏锐的感悟力,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洞察和对未来的运筹与谋划。生理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体力和脑力是越用越灵,越运动越发展,相反,如果不运动,它就会今不如昔,就会逐渐衰退,最终连原来拥有的也会慢慢消逝。触类旁通,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勇于实践,就必须经得起生活的摔打,不断地让艰难困苦来磨练自己,只有在探索和磨练中才能产生生机和活力。 一个人要在社会

3、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得象陀螺运行那样,始终围绕重心来运转。如果陀螺制作得不规范,在运动中就会偏离重心,造成运行不稳,速度不快,甚至倾斜歪倒。因此,我们必须以重心为准线,对那些产生失衡的部位进行修整,该削减的削减,该规范的规范,使其成为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人生也是这样,在人生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在运动中求得平衡,首先要选准那些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要善于放弃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特别要做到毫不犹豫地抛弃那些于生存生活有害无益的东西。 人生要卓有成效,就得象陀螺运行那样,不断地给以鞭策和加速。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事,我们要有所成就,就得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马克思为了写成

4、资本论每天忘我工作,恩格斯就这样描述过马克思:这位历史伟人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他自己甘愿每天工作十六小时还不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卓有成效的杰出人物,他们简直是为了工作而生存的。 生命在于运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勤劳的人说,人生是耕耘;勇敢的人说,人生是冲浪;自强的人说,人生是竞赛;拼搏的人说,人生是战斗。不管怎么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你勤劳、勇敢、自强、拼搏,你一定会取得运动的好成绩。这是勿用怀疑的。 第二篇:谈古论今说奉献发言谈古论今说“奉献” 根据县纪委两学一做教育实践的安排,今天我们党小组进行的讲奉献有作为专题讨论,由我作中心发言。讲实话,接到

5、这个通知,我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一是因为自己生性愚钝,不善言辞,更是因为肚里没货,心中没底。虽然水平有限,但态度还是认真的,也作了精心的准备。我今天的发言,不想讲大道理。主要是因为自己理论水平不高,讲不深,悟不透,说不清,道不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怕讲起来枯燥无味,听起来昏昏欲睡。所以,我只想跟大家讲几个故事: 什么是奉献。汉说文解字解释说,奉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下面是一双手,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后作捧字,意思是献给;献,即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原意为献祭。两个字和起来,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我国古代以来就有很多对奉献精神的热情呕歌。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著名诗句: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石灰吟中的著名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育学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走。这些美好的语言都从追求、信仰、事业等不同侧面,表达了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什么是奉献。先从一条河的故事说起吧。在欧洲,有个很出名的湖,叫死海。为什么叫死海呢。因为那里面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物,周围也是寸草不生,连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当然,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那是一个好地方,因为把人丢到死海里,沉不下去。 而死海旁边有一个湖,叫加利利海。它和死海都是约旦河的分支,好比一个老娘生的两个兄弟。但它们却形成了

7、鲜明的对比。死海里死气沉沉,没有任何生物。加利利海却生机勃勃,里面鱼虾成群,含有多种生物,岸边绿树成荫,枝粗叶茂,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大差别呢。原因就在于水的流向。加利利海在上游,约旦河的水流入加利利海后,又流了出来,最终归之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他是活的,一派生机盎然。 而死海处于下游,水进入死海后没有出口,水只知收,而不知出。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退,海水的盐份越积越多,把所有的生物都杀死,所以呈现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没有生命的河流湖泊都会迥然不同。有生命的动物

8、会怎样呢。让我们再听听两种动物的对比故事吧。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寓言蝜蝂传,是这样写的。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其去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困难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人们有时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

9、停下来,导致(最后)跌倒摔死在地上。 这个寓言主要是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他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追名逐利,到头来让财货成为自己沉重的负担,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世繁华皆如梦。 相比于贪婪的蝜蝂而言,另一种动物就实在多了。那就是牛。一提到牛,我们就想到老黄牛,用于比喻那样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人。牛吃的是草,挤出来却是奶,是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百度一下,关于牛的描写,大都是赞美的。牛成为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许多仁人志士和贤达伟人也每每以牛自喻。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以牛自喻,自称耕砚牛,到老

10、还提醒自己:不愁忘归路,旦有牛蹄痕。文学巨匠郭沫若对鲁迅的孺子牛精神非常佩服,曾感叹说:鲁迅愿做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听后笑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在印度,牛甚至成为图腾,被奉为神明,佛教徒以牛的后代自称。为什么呢。因为牛忍辱负重的品格与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的思想是想通的。 人是万物之灵。世界因你而精彩,人才是世界的主宰。下面这几个名人故事或许对什么是奉献解释得更透彻。 古话说,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岁老人并不少见。据民政部门统计,XX县区目前健在的百岁老人有几十个。我想问一下大家,谁记得他

11、们的名字呢。又有谁记得他们的事迹呢。不记得,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为空活百岁。当然,这句话并不是批评这些老人,而只是想激励年轻人多作贡献。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有个湖南老乡,他只活了24岁,他却活出了人生精彩来。他让全世界的人记得他,他的名字叫雷锋。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奉献的一生,付出的一生。他读书不多,但他的名言被全世界传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雷锋而写的题词。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们的开国总理的。19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联合国降半旗致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

12、年0月5日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一件大事。自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并没有为他们降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一个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这些,在他逝世之

13、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瓦尔德海姆的一番话,说得那些外交官哑口无言,一致同意为周恩来总理降半旗。 再说两个外国元首关于奉献的故事。 一个是英国首相邱吉尔。一谈到邱吉尔,就自然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势造英雄,邱吉尔的名气是二战造就的。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战争狂人希特勒上台了。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纳粹主义法西斯统治,对外大肆侵略扩张,196年,占领莱恩兰,138年,兼并奥地利,1939年,瓜分波兰,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宣告了英法等国长期奉行的绥靖政策的失败。在希特勒闪电战的凌厉攻势下,德国军队势如破竹,军事力量强大的欧洲头号强国法国在一个月内就土崩瓦解,乖乖地缴械投降。英伦三岛虽然远隔

14、大西洋,德国陆军无法直接进攻,但德国空军长时间的狂轰乱炸,让英国市民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英国保守派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主战派代表丘吉尔临危受命,上任组阁。1年5月3日,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他动情地说: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这番演讲让他以8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最终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正因为他的奉献精神,创造了一场演讲赢得一场战争的神话。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命运多舛,性格坚毅,从清纯学生到政治领袖,从第一公主到国家总统

15、,承载了无与伦比的荣耀,当然也忍受了深入骨髓的疼痛,鲜花和掌声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回顾时光缩影,她从12岁随父母进入青瓦台,在总统府的围墙里生活了十几年;2岁那年,母亲中弹离逝,她为了替母亲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不得已放弃自己的学者梦。27岁时,时任总统的父亲朴正熙在任上遭人枪杀,她与弟弟妹妹3人黯然离开青瓦台。而后,铺天盖地的舆论,朴槿惠面对着周围人的背叛与毁谤,饱含失去父母的痛苦,尝尽了社会最黑暗的滋味,承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由于家庭的特殊,她选择放弃婚姻。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朴槿惠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国家使命感。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她的竞选宣言感动了无数人。202年2月1日,朴槿惠在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中获胜,从而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正因为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她凭着一次演讲赢得了这场选举,让自己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什么是奉献。泰戈尔说: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什么是奉献。张笑天说: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什么是奉献。巴尔德斯说:把鲜花送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什么是奉献。孔繁森说: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踩成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