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78054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子教案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5)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6)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7)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8)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9)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0)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11)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

2、一些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理解人类的探索将持续深入,(2)(2)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3)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用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理解有新的拓展。(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理解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3)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4)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

3、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单元重点、难点1重点(1)纳米及其相关应用(2)天平的使用(3)密度(4)密度的测量2难点(1)纳米及其相关应用(2)天平的使用(3)密度(3)密度的测量课时安排本章共分四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1课时 第二节 质量1课时 第三节 密度1课时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 复习和总结4课时10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

4、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理解人类的探索将持续深入,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 点:纳米及其相关应用难 点:纳米及其相关应用教具、学具:教学录象带、网上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水准,课本图10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仅仅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课本图10.1-2是让学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

5、于银河系之中。反过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多的星系团之中。这样的关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巨大。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水准?想想议议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果持续地分割下去

6、,有没有一个限度呢?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分子。举例说明理解分子概念:以分割糖粒为例。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即,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课本图10.14展示了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单原子)的照片。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想想议议: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蜡烛熔化后再凝固成固态的蜡,钢水变成钢锭,电路焊接时使用的焊锡等。都说明该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变大,研究结果表明:水

7、在汽化时,体积增大约1700倍;乙醚汽化时,体积增大约250倍。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这时分子之间存有的相互作用力也发生改变。结合课本图10.1-6,分析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不同的物理性质。1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能够来回晃动一样。所以,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

8、动性。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就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们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所以,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二)原子结构继续举出前面分割糖的例子。倘若分割到分子尺度时,这样的微小粒子仍是糖,因为它还保持着糖的性质。如果再分下去,得到的就不再是糖。即,分子再被分割,得到的就是原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图示给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图。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种原子组成,也有的只由一种原子组成。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课本图10.1-2)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

9、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课本图10.1-8、10.19)。接着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尺度,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径大约为m,人类用肉眼能够看见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含了大约个原子!(三)让学生阅读:科学世界 纳米科学技术长度单位:纳米(nm)1nm=10-9m三小结四巩固练习五布置作业:六教学后记:课 题:102质量课 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理解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

10、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点:天平的使用难点:天平的使用教具、学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烧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质量(1)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

11、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板书:1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符号:m)(二)质量的单位(1)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板书:2、质量国际单位:千克( kg)质量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板书:1t=1000kg、1kg=1000g、1g=1000mg)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读出“大头针的质量、新生儿的质量、鲸的质量”。(三)质量的测量天平(1)教师出示:托

12、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讲解:因为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a)托盘天平的构造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10.22对照,理解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零刻线在哪里?量程多大?最小刻度值多大?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学生汇报,教师指出:因为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

13、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所以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C)托盘天平的调节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教师指出: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d)天平的使用让全班阅读课本10

14、页天平的使用方法。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板书:天平的使用)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4、学生活动:完成课本11页想想做做教师小结:(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三小结四巩固练习五布置作业:完成对应同步练习六教学后记:课 题:103密度课 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5、。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用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理解有新的拓展。重点:密度难点:密度教具、学具: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大小不同的若干铁块, 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活动:想想做做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理解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