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778855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上学期新泰一中南区高三第二大单元检测12.12.27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1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体液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A浆细胞 B抗原 C淋巴因子 DT细胞2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完成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现象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C基因突变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碱基对缺失引起D基因

2、突变普遍存在、随机发生且发生的频率很低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B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有影响C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遗传病可以用基因治疗,但基因治疗仍存在安全性问题5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l号染色体多一条的21三体综合征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6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种群中若基因(A、a)频率不变,则基因型(AA、Aa、aa)频率不变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C隔离是

3、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D在培育骡子的过程中,马、驴和骡子是三个物种7右图表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后,某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结果Bab的变化是生存斗争的结果C. 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8北京时间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在网球比赛的过程中,有关运动员的代谢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促胰液素分泌进行调节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

4、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C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进行调节9看图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10右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B1表示可遗传的变异,24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D1表示突触,24分别表示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11如图所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

5、有的染色体是II、III、IV、X、YB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雌蝇细胞C果蝇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II、III、IV、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3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作用的靶

6、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量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感染后引起结核病,体内B淋巴细胞接触该靶细胞并使其裂解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正好相反 C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患者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D甲亢

7、病人通常会出现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嗜睡的症状16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为ABCDEFGH,变异后的基因序列为ABCDEFEFGH这种变异不会影响A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B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C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D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17如图为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将其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AaBb BAB C. ab D. AAaaBBbb18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一果蝇种群全部表现为灰身,其基因型为AA和Aa,比例为l:2。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则F1种群AAA:Aa:aa=3:2:l BA的基因频率为2/3C发生了进化 D会出现黑身果蝇,这是

8、基因突变的结果19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因树突状淋巴细胞的研究而颁发给三位科学家。树突状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作用十分相似,但功能更强大,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下列关于树突状淋巴细胞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C能摄取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 D在抵抗感染、预防肿瘤发生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20激素对生理机能的调节一般具有以下特征A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对生理生化过程一定起促进作用C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D. 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21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自交代数越多,

9、子代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C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D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而筛选不改变任一基因的频率22右图为人体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对该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a细胞的裂解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B该图不能表示HIV感染机体后的免疫过程C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细胞时,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D在此过程中,进入靶细胞的抗原被b细胞消灭2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信号的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2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

10、的是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稳定C.C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25.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细胞的激活信号可来自于抗原或者T细胞B.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C.激活的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作用于细胞内外的抗原2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由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所启动C.效应B细胞相对于B细胞具有更发达的内质网D.对

11、抗原再次免疫时血清抗体的产生具有更长的延迟期27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下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28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2022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A体液调节

12、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ABCD30.下列一组物质都能够在内环境中行使其生理功能的是A血红蛋白 O2 溶菌酶 B血浆蛋白 Na+ 溶菌酶C淋巴因子 CO2 溶酶体酶D促胰液素 HCO3- 淀粉酶31对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判断(结合右图),不正确的是(A )A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若该细胞表示垂体细胞,则Y可能是生长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C若Y表示胰高血糖素,则该细胞内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数目较多D若Y表示神经递质,则兴奋可通过Y在细胞间进行单向传递32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13、)A表示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B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表示自然选择学说D表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33图甲中A、B、C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ABCB刺激部位,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C当神经冲动传到D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外移DX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效应是E细胞的持续兴奋34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

14、可能是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35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现象。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形成与有关 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C图中靶细胞l对靶细胞2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D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36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据此说明该动物的性别可能是雄性B乙图表示该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甲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