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77882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横江民生小学陈秀颖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课外阅读量越大,吸收、借鉴得多,可以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得到提高。关键词:课外阅读;语言积累;勤于练笔;写作水平随着我国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和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对小学语文这一基础性教育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定的阅读量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是必须的。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因为语感的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学作品的广泛涉猎和独立感悟。学生如果有了读书兴趣,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课

2、本必须教好、学好,但不能死守课堂、只读课本。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关于课外阅读曾经有人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课外知识少,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得多,而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就必须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一、明确读书的好处(一)阅读对人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科,尤其是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难一蹴而就的,仅凭课堂和课本也是无法达到的,必须要有

3、课外的学习。课外读物有如学生语文课外学习的牛奶和面包,补充必须的营养,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阅读具有获取知识、

4、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具有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知识吸收、消化的过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合理延伸和补充。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课外阅读量越大,吸收、借鉴得多,可以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得到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课外阅读对写作影响的很好例子。反之,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写文章就词汇贫乏,内容不丰富。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

5、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切实可行的措施(一)培养兴趣,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大量地去阅读。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学习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所以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才能读得进,写得出。但学生自由阅读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薄,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随心所欲的选择读物。这样,学生的阅读质量就很难保证,所以

6、,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选择书籍,藉以激发兴趣。先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再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教学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由此可见,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二)营造阅读的氛围,有计划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鼓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能燃起学生阅读之火的,首当其冲要数阅读氛围了。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明显。首先,教师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作为语文老师,我带头读书,在情感和行为上感染学

7、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营造阅读的氛围。去年,我跟全班学生共读了曹文轩的作品火印并跟校长合作,在我班上了一节阅读指导课一一聊聊火印学生的激情出乎我的意料。实践已证明,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除了以身作则,我还在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会、拍摄阅读小视频、读书征文等,学校也定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如读书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童谣朗诵会、古诗词接龙等。这不仅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同时这一次次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转化成一股股

8、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三)教授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氛围营造了,兴趣激发了,也有书读了,这样去读书,仅是走马观花式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去积累、去运用,可以说阅读的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有效,还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这也是阅读效果的有力保证。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我们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1 、浏览法。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可以说书籍浩如烟海,人们不能对所有的文章都详加研究。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或内容不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可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写法等。2 、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等,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3、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者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圈、画、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