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5.94KB
约9页
文档ID:500773706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_第1页
1/9

一)爱国忧民诗常见思想主题国计民生,同情劳动人民 为国效力,立志改革 统治者荒淫无度,无所作为涉及诗歌〔春望〕〔观刈麦〕〔秋风为茅屋所破歌〕〔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雁门太守行〕〔泊秦淮〕〔山坡羊潼关心古〕〔相见欢〕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白日和天涯衬托无限离愁,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①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赞歌;②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3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集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4、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赏析: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侧面揭示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正面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句子。

揭示农民矛盾的心理,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珍惜这昼长的夏天也顾不得炎热O揭示赋税繁重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太阳的炙人了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情景交融,外表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①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了朦胧冷清的月色夜景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议论,情景交融,外表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6、相见欢李煜五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赏析: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既写了庭院中清的幽景色,又写了诗人失去自由,囚禁生活的孤凄悲凉,亡国之痛和离家之愁无言和独上,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用“麻丝”来比喻“离愁”,化抽象为形象,含蓄的表现了词人悲哀沉郁的感情情景交融,写了诗人诗人失去自由,囚禁生活的孤凄悲凉,亡国之痛和离家之愁7、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思想情感: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民族气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山河破碎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民族气节8、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1思想感情:表达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用典故,以孙权自喻,虽年迈,仍有少年的狂气,还要建功立业,表现诗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给他时机去建功立业,杀敌报国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故,表达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9、山坡羊潼关心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chu〕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思想情感: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百姓的同情忧国忧民之情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主旨句,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百姓的同情忧国忧民之情是对以往历史的概括和批判10、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敌兵压境的情形,展示了将士们决心誓死报国的决心2.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衬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诗人以色彩斑斓的战争风云,构成了悲壮、奇特的意境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这句诗描绘敌军之多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催垮,跳动着的铠甲像鱼鳞闪耀在阳光下的画面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势的危急,表达了作者誓死报国的雄伟壮志因此,它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二〕边塞征战诗代表诗人:岑参、高适常见意象:用品:戈、马、佥I」、戟、羌笛、琵琶、角、鼓地名:夜郎、轮台、胡、羌、安西、单于、玉门关、阳关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雪山、孤城、雁飞、马走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2>表现与亲友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3>描绘战争的激烈场面;<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态;<5>报国无门的怨愤艺术风格:<1>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豪壮悲愤:长烟落日孤城闭。

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背景,体味诗人在诗中写了什么,抒发了哪一类型的情感,注意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能表现战争中人们心里的事件11、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ji〕,都护在燕(yan)然赏析: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诗人内心的抑郁和孤寂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构图美,色彩美,线条美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1思想感情: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无奈,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听觉概括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无奈,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13、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1思想感情:思念家乡,功业未立,壮志难酬,忧国思乡之情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天气异,极冷;边声异,惊悸,各种声音充满边塞特色;景色异,凄凉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塞荒凉,暗示军情紧急,衬托戒备森严御敌的紧张气氛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故,表达思念家乡,功业未立,壮志难酬的矛盾心理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思念家乡,功业未立,壮志难酬,忧国思乡之情三)送别诗形式标志:标题中含有“送”“别”“寄”等字样常见意象:习俗类:折柳、饮酒、唱歌时空类:黄昏、日暮、月夜、长亭意境特点:辽阔、荒凉、凄清、冷寂、雄浑壮阔、幽远、宁谧、高昂常见思想主题:〔1〕依依不舍的留恋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2〕情深意长的勉励;不因时空而改变的深厚情谊〔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额豪放的气概,寄托对友人的勉励、抚慰和祝愿〔4〕借诗吐胸中激愤或说明心思北风卷地白草折, ,入珠帘湿罗幕, ,海阑干百丈冰, "纷暮雪下辕门, 山回路转不见君,胡天八月即飞雪 狐裘不暖锦衾薄 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雪上空留马行处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卜候特点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字情景交融,写出了离愁别绪1思想情感: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描述了边塞雪来的快,下的大,边塞奇异的风光及过渡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沙漠冰封,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同时“愁云”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唐1王勃卜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赏析:思想感情: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乐观豪迈的气概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对偶,朋友只要心灵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近邻。

不同于以往送别诗的伤感之情,而是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抚慰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赏析:"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心与同情、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情于景,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对被贬并不叹息,而表现出李白对友谊真诚、飘逸豪放的情怀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赏析:“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被贬后的愤懑不平和无限辛酸沉舟”“病树”自比,虽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