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763440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奶产业开展调研报告1、全国牛奶存在恶性竞争。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大大进步,养奶牛的人越来越多,奶业开展形势良好。奶业的高速开展,伴随而来的是市场的剧烈竞争。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规模大、技术先进、本钱低、效益好的牛奶消费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断降低销售价格。这对底子薄、根底差、起步晚、规模小、技术程度低、管理落后的市奶业打击很大。由于外省的盒装牛奶价格压得很低,牛奶加工厂的价格就无法提上去,厂家价格上不去,鲜奶收买价格就得压下来。90年代中后期,市的鲜奶收买价格曾到达每公斤3-3.8元,局部水牛奶收买价格高达5-6元。而如今的

2、鲜奶收买价格平均每公斤2.57元。鲜奶收买价格不断地下降,而饲料的价格却在不断地上升,而且上升速度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奶农曾屡次呼吁牛奶加工企业进步鲜奶收买价格,但企业根本不听。所以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如今每头奶牛年利润在2000-3000元之间,而且风险非常大,有的养殖户不但不赚钱,反而赔本。面对微薄的利润和即将出现的亏损,已有局部养殖户放弃了养奶牛,改养其它家畜或改行做别的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假如各级政府领导不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市的奶业将会逐步萎缩,最终导致出局。2、牛奶深加工数量少。目前市有乳业加工厂8家,由于这些加工企业受资金、技术、管理、销售、效劳等因

3、素的制约,每天加工的鲜奶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奶农挤出来的牛奶,由于无人收买,不得不痛心地倒掉,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3、奶牛品种不理想。目前市所饲养的奶牛主要从外地引进,所引进的奶牛品种不是很理想,病多,产奶量少,饲养本钱高。4、青贮饲料供给不正常,质量不高。市青贮饲料大多数从外省购进,由于路途遥运,所以供给很不正常,饲料供给不正常,就会影响到饲养的质量。青贮饲料除供给不正常外,质量也不高,这也影响饲养的质量。5、牧草、饲草来少。市是的首府,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形地貌属丘陵地区,没有规模的牧场,饲草也很少,这对以草为主要饲料的奶牛来说,很不利于奶牛业的开展。6

4、、养殖程度低。目前市奶牛养殖以户养为主,数量不多,规模比拟小。一般养殖户饲养的数量为3-5头,多的几十头。养殖方法比拟单一且落后,饲养环境差,卫生条件差,抵御病疫才能差,每次购进的饲料数量少,价格高,劳动消费率低,造成养殖本钱高。虽然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但我们应该同时认识到牛奶的市场很大,奶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只要我们积极做好以下工作,就能把市的奶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大力开展饲料工业。古人云:“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搞奶业也是如此,要想使奶牛吃得好,吃得饱,产量高,必须有充足的饲料和高质量的饲料。饲料光靠从省外和国外引进是不够的,这样本钱高,奶农难以承受。我们必须开展自己的饲料工

5、业,消费出物美价廉的饲料,满足市场的需要。市饲料工业经过“九五”、“十五”十年的快速开展,迈上了几个大台阶,获得了显著的成绩。饲料工业已成为市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饲料工业的产品构造逐步趋向完善,产品由起步时比拟单一的畜禽混合饲料向畜禽、水产配合饲料、特种水产饲料、预混合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开展,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进高。饲料产品产量和消费才能已由“九五”初期的严重缺乏,飞速增长到目前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饲料工业正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热点和重点行业。饲料工业企业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二、抓好具有特色的水牛奶产业。三、转变消费方式,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目前市奶牛的养殖以个体为主

6、,养殖比拟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卫生条件差,抵抗疾病才能低,饲养本钱较高。所以说,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是我国奶业开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消费方式:一是开展大户家庭牧场,这种方式由于受到农民自身的限制,没有普遍性。二是乳品企业自己兴办规模化奶牛场。如蒙牛、伊利集团都有自己的奶牛养殖场。三是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管理,进步科技含量。四是开展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小区是当前条件下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奶牛养殖业超常规开展的现实选择。四、在规模化养殖的根底上实现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经营的本质是进步奶牛养殖的科技含量,其关键是扩大“两良”覆盖率和优化两个构造

7、。扩大“两良”覆盖率,一是要进步良种覆盖率。首先要采用高质量的冻精改进奶牛。二是重点是调整作物种植构造,增加优质牧草,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进步其在饲料中的比重。其次,要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三是要抓好防疫和环保工作,新建的小区和牧场必须同时考虑环保和防疫。优化两个构造。一是要优化牛群构造。奶牛养殖不是没有效益,而是因为所养的奶牛群构造不合理才会影响效益。逐步淘汰“两病”牛和低产牛。二是要优化奶农队伍构造。奶牛业是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而市奶农的消费技术知识比拟贫乏,限制了奶牛业消费程度的进一步进步。通过实现上述“两化”经营,扩大“两良”的覆盖率,优化两个构造,最后到达“三增”的目的。一是增

8、产增效。目前,市成母牛年产量单产为5475kg,经过努力争取到达6000kg以上。二是提质增效。经粗略地估算,由于原料奶质量差,1头奶牛每年的收入将减少600-1000元。因此,要通过集约经营,改善原料奶的质量,使原料奶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进步,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下降,从优质中要效益。三是节本增效。通过节约加强管理,节约本钱,增加效益。五、合理调整产品构造,积极开拓市场。目前市场销售的液体奶以其天然、营养、卫生、方便和廉价而成为日常消费生活的用品,但是就市的情况来说,奶制品种类不多,应积极研究开展适销对路的多种奶制品,使消费者感到喝得起、喝得好,同时建立完善营销体系,销售网络,创造自己的拳头产品

9、,开拓国内外市场。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开展,人民群众生活程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对营养学的知识认识不多,特别是对牛奶的营养价值认识缺乏。这一点人尤为突出。目前全国人均拥有鲜奶量是人的23倍,开展中国家人均拥有鲜奶量是人的130倍;兴旺国家人均拥有鲜奶量是人的1114倍。由此可见,人不管是和国内比还是和国外比,人均拥有鲜奶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是牛奶的消费才能有限;二是对牛奶的营养价值认识缺乏;三是销售渠道不畅。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大力开展牛奶消费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对牛奶营养价值的宣传,普及牛奶消费知识,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意识深化人心,家喻户晓。从以上可以看出,市牛奶产业市场非常宽阔,加上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雨量充分,合适各种饲料牧草生长,具有丰富的饲料饲草资。只要坚持以先进的消费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通过调整种植业构造,改进品种,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效劳体系等手段,推行产品无公害标准化消费,把奶业开展真正转变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开展的轨道上来,进步质量和效益,市的奶业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产业。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