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直流电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76329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杂直流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杂直流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杂直流电路(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杂直流电路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经电路中任何一节点的电流的 ()A. 代数和等于零B.矢量和等于零C.代数和大于零D.矢量和大于零2. 电路中,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点电流之和应()由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A. 大于B.小于C.等于D.都不对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 I=U/RB.刀 IR =0C.刀 u=0D.刀 1=0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任何时刻任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 ()A.代数和等于零B.矢量和等于零C.代数和大于零D.矢量和大于零5. 叠加原理是分析()的一个重要原理。A.简单电路B.复杂电路C.线性电路D.非线性电路6.

2、 在图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A. 3B. 4C. 5D. 67.叠加定理只适用于A.交流电路B.直流电路C.线性电路D.三种都适用8.在图所示电路中,I 1和1 2的关系疋 A. I 1I2B. I 112C.I 1=I2D.不能确定9.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研究电路()A.电压与电流C.电压、电流、电阻之间关系的B.电压与电阻D.回路电压与电动势10.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可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力口定理 ()A.可以用B.不可以用C.有条件地使用D.以上都不对11. 在图中,R阻值减小时,则:A.电压源E产生的电功率将减小C.电压源E消耗的电功率将减小B. 电

3、压源E产生的电功率将增大D.电压源E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大1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研究电路()之间关系的A.电压与电流B. 通过节点的各电流C. 电压、电流、电阻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A. I 1减小、I 2增大B. I 1增大、丨2减小C. 1 1不变、I 2减小D. I 1减小、丨2增大18.图中的电流1为 ()和(c)C. (c)和(d)13.判断图所示(a )(b )(c)(d) 电路中等效的电路为A. (a)和(b )1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B. (a)I等于D. (b)和(c)B. 0AC. 2AD. 1AA. -2A15.图示电路中电流B. -15V16.图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

4、用 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C. -5VD. 15A+”、- ”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 正确,读数10A,A. I 1=10A, U=-6VC. I 1=10A, U=12V17.图所示电路中,电位器变化趋势是 B. ID. I审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i=-10A, U=6Vi=-10A , U=12VRP2的滑动端向右移动时,电流1、A. -1AB. 1AC. 2A19. 图4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A. 0A,2WB. 1A,2WC. 1A,4W20. 图3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A. 1A,2WB. 2A,4WC. 2A,2

5、WD. 3A()D. 0A ,0W()D. 0A ,0W21. 如图所示电路中U为A. 30VB. -10VC. -40V ()D. 15V2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23.某电路图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有三个回路4个节点B.D.有四个回路该电路有2个节点24. 计算复杂电路的基本定律是欧姆定律和A.节点电流B.回路电压25. 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小,它的端电压A.不变B.越高)C.定律楞次D.基尔霍夫C.越低D.不能确定26.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li=0.8mA, l2=1.2mA, R=50kQ,则电压

6、 U为C. 50VD. -50VA. 20VB. -20VR,则电压()B. EA. 02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C. 2ED. 4E()A.节点B.封闭面29. 在图中,1=( ) AB. 230. 电路如图所示,E=( ) VA. -40B. 40C.闭合回路D.节点和封闭面C. 0D.-2C. 20D.027.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每个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电源内阻不计,每个电阻均为表的读数为 31. 下图中,所示电流11、12分别是 ()A. Ii=1A,I2=2AB. Ii=2A,I2=1AC. I i=I2=-1AD. Ii=I2=3AT ltA. I s=6A,Ro=2 QC. I

7、s=-9A,R o=4 QB. ID. I32. 电路如图(a) 所示,将其等效为电流源,如图(b)所示,则其参数为 ()s=9A,Ro=8 Q s=-6A,R o =2 Q申a0 b33.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B.电压源作开路处理 D.用等效电源代替其它电源应A.电压源作短路处理C.电流源作短路处理34. 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A.电压源35. 电路如图所示,A. -3B.电流源I=( ) AB. 3C.受控源D.恒流源C. 5D. -536.设定的I3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A. 8AB. -8A13的电流应为C. 2AD. -2A37.如图所示电路中,

8、A. -3V电流I为B. 5AC. 2AD. 3A38. 已知:当ls=O时,|=1A,则当Is=2A时,I为A. 0B. 2AC. 4/3AD. 7/3AA.变39. 利用叠加定理解复杂电路时,在考虑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应所有电源断路,电路的所有电阻值不变B.所有电源短路,电路的所有电阻值不C. 应为电流源断路,电压源短路,电路内所有电阻值不变D. 应为电流源短路,电压源断路,电路内所有电阻值不变40. 复杂电路指的是 ()A.多回路电阻B.可用串、并联简化的电路C.无法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多回路电路D.含有多个电源的电路41. 如图所示,电阻2 Q中的电流I的值是 ()A. 0AB

9、. 2AC. 3AD. -2A42. 节点的定义是()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A. 一条B.两条lC.三条D.以上都可以43. 下列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B.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叫回路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表达式为刀=0。D.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表达式为EV=0o44.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依据是 ()A. 欧欠姆定律B.全电流定律C.法拉第定律D.电荷守恒定律45.已知:11=1A,U2=2V 贝U US 为 ()A. 7VB. 5VC. (R+1)VD. -7V10k|1 (梓46. 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

10、() 电路进行计算的A.单电源B.较大C.较小D.任意47. N中含独立源及电阻,当 R=0时,I=3A,当R=2Q时,l=1.5A,贝U R=1Q时,I为()A. 1.5AB. 3AC. 0.75AD. 2A48. 已知:I=5A,若I s改为27A,贝U I为 ()A. 1.26AB. 5AC. 7.5AD. 15A49. Rl获得最大功率时,Rl为 ()A. 7 QB. 12 QC. 4 QD. 3 Q50. 所谓复杂直流电路就是 ()A.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B.有两个电源组成的电路C.有两个电源以上并不能用串并联电阻知识化成单回路的电路D.由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回路51. 基尔

11、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 ()A.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无关B.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兀件性质也有关C.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兀件性质有关D.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也无关52. 图示电路中2 Q电阻吸收的功率 P等于 ()A. 4WB. 8WC. 0WD. 2W53. 已知某节点A,流入该节点电流为10A,则流出该节点电流为 ()A. 0B. 5AC. 10AD. -10A54. 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A. 3 , 4B. 4 , 3C. 2 , 5D. 4 , 75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直流电路中,下

12、列各式正确的是 ()A. I 入I 出B. I 入 +1 出=0 C.D. 56. 题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I为 ()A. 0AB. 1AC. 2AD. 4A57. 在图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A. 2B. 3C. 4 ()D. 1 ()D.负载 ()58. 电流所流过的闭合回路称为 A.电流B.电路C.电源59. 图示电路中 P点电位为A. 5V B .4V C .3V D .2V6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电路节点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B.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扩展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C.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任意闭合路径D. 刀=0式中各电流的正负号与事先任意假定的各支路

13、电流方向无关6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谓支路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连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B. 所谓节点就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C. 所谓回路就是任意的闭合电路D. 所谓节点就是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62. 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 U供出的功率为 ()A. 6WB. 12WC. 30WD. 063. 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若电路有3条支路,2个节点,则要列出()个独立方程A. 1B. 2C. 3D.以上都可以64. 图示电路中,当R增加时,电压U2将 ()A.变大B.变小C .不变65. 把图1所示的电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A. US =1V, R =0.5 QB. US = - 1V, R =0.5 QC. US = - 4V, R =2Q66. 图示电路中,电流 I为 ()A. -3VB. 5AC. 2A67. 图2所示电路中,电位器 FP1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 FP2的滑动端向右移动时,电流丨1、丨2的变化趋势是 ()A. I 1减小,I 2增大 B. I 1增大,I 2减小 C. I 1不变,I2减小68. 电路如题图所示,如果已测得负载R.二端的电压UL=5V,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