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76317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构成复习课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化学观念就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认识。以观念为本的教与学的特点是:1、要求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事实内容. 2、具体事实应该作为工具来帮助学生发展深层理解力. 3、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以便教授和评价更深层的理解力. 4、学习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下面我以“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复习课为例谈一下我的教学设计:【引课】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微粒构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环节一我来介绍 让学生从第

2、一视角对金刚石、干冰、氯化钠作“自我介绍”。2.环节二我来议议 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找出三种微粒的区别和联系。投影:(南通)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离子就是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的带电微粒。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3.环节三我来分析 通过下面的生活情景和现象,你能说出我们的共同特点吗? 【学生归纳】微粒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都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间隔越大投影:1.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

3、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09苏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4.环节三我来解释 情境一 你能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09哈尔滨)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

4、现象的原因是_目的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走向生活。情境二 下图是水的两种变化,请分析:1.从物质角度看,这两种变化的不同?(学生回答)甲图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乙图是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2.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从微观的角度,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甲图中水分子本身没变,改变的是分子的间隔、运动方式等;乙图中水分子发生改变,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目的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重新看待宏观的现象。3.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微粒结构和变化角度分析,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5、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等等。目的通过此题使学生从微粒观的角度发散思维,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投影练习:1.(临沂市)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食物腐败_;(2)花香四溢_。 2.(淄博市)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3.下图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

6、微观本质是_情境三 根据以下事实,从微观角度猜猜看,能量的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 (1)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2)浓硫酸溶于水温度升高; (3)干冰升华时环境温度降低.(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大量的热;(学生回答)可能与微粒的运动或分离、重组有关 目的使学生知道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的微观结构的变化有关。情境四 对比下列各组图片,请思考:为什么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学生回答)结构不同,造成性质不同。通过化学微粒观的教学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投影:1.(辽宁)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你留

7、意过下列问题吗?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学生回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2. (宁夏)根据物质(或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1) 金刚石和石墨_ (2) CO和CO2:_(3) 生铁与钢_【教学反思】因为时间的关系匆忙收笔,对所选实例、试题没能进一步地推敲。本节课的一点设计思路:1.复习课不能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要有激发学生产生兴趣的兴奋点,这样学生才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知识上要让学生感到新鲜感,把学生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教学活动上也要多样化,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小游戏、分组讨论等,寓教于乐也容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2.教学内容、难度众口难调,不同程度的学生起点不同,自我要求也不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面向全体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和习题,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3.复习课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老师不能喧宾夺主,要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4.复习内容和习题要适量,少而精。史强老师提到的“少则得,多则祸”,非常有道理,如果贪多嚼不烂,就失去了复习的意义。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第 1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