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761152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儿童发展的概念与特点是北师大版学前教育学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第一节内容, 教学对象是语言文学系二年级学生。本课是在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第一个规律一一学前教育与社会 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学前教育的第二个规律一一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加之 我们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研究工作,就要以儿童发展的特点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整合学前教 育的意义、重要性与实施要点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课。(二)学情分析语言文学系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习过学前卫生学,对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有了一定的了

2、解, 同时现在开设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对于儿童心理学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科学 的儿童发展观却知之甚少。因此本节课着重从“学前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儿童”这一 观点入手来引导学生掌握儿童发展的概念及特点。(三)设计理念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1. 学科整合。本次课整合了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三大学科,同时注重了学 前教育学知识的内部整合。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让学生获取信息,掌握知识。3. 把握教材。注重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通过精读教材来掌握知识点。(四)教学目

3、标结合教材内容、学科性质、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设计理念,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所学的儿童身体成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儿童 发展的概念与特点,为下一节内容一一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作好准备。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儿童发展的特点、原理来分析学前教育中的教育问题,并针对这些特 点来确定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在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引导下,确立热爱儿童、关注儿童的积极态度和投身幼教事业的信念。(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整合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理论知识,掌握儿童发展的涵义及特 点。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

4、点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二、说教法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内容及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 决定了在教学中需“立足基本知识,渗透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方法有:1. 提问法一一逐步引导,逐渐深入。2. 讲授法一一在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讲解具体的知识点。3. 点拨法一一扩展思路,深化理解其中,讲授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三、说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精读教材来了解所学的内容,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讨论各 自的看法,学法具体有:1. 预习法一一事先预习教材内容,让学生对学的内容有宏观整体的把握。2. 勾画圈点法一一让学生将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内容标示出来。3. 讨

5、论法一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四、说教学程序本次课共分六个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采用故事导入:古希腊有个神话故事,说的是由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叫斯芬克斯,她每天坐 在一个悬岩上,凭借女神宙斯教给她的智慧,向过路人提出各种难题,其中一个是谜语:什么动物, 早晨是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很多路人猜不出,随即就被她吃掉 了。有一天,一个英雄俄狄浦斯路过,听了这个谜语,准确地说出了谜底:人。刚出生的孩子手脚 并用,在地上爬,因此早晨是四条退;长大后用双腿健步如飞,因此中午是两条腿;老年时步履蹒 跚,要拄拐杖,因此傍晚时是三条腿。眼看谜底被揭穿,斯芬克斯羞愧交加,滚

6、下山崖摔死了。提问:人的成长发展仅仅是指从不会走路到会直立行走,身高、体重发生变化吗?学前教育的 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那么儿童的发展都涉及哪些方面呢?引入所学的内容。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疑惑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使下深入了解所学的内容。(二)浏览教材,整体感知1. 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儿童的发展涉及哪些方面,要求学生勾画出重点内容。2. 学生通过教材的内容,总结第一个教学知识点:儿童发展的概念一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生理和心理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涉及身体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全发展两方面。设计意图:十九世纪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

7、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教师则会教 给学生发现真理。”法国前总理、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也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 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根据问题提取关键信息,通过自主学习,加上对教材内容 的理解而总结出来的儿童发展的概念比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会更让他们记忆深刻。学生对所学的内 容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基础。(三)精读教材,协作解疑学生在认识儿童发展概念的基础上,精读教材,总结第二个知识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通 过教材呈现的大量实例,并结合现在所学的学前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概括总结儿童发展的几大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可变性;个体差异性针对教材中几个特点的描述,

8、教师通过案例来点拨学生进一步把握各个知识要点。设计意图:要想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就应对其研究对象有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了儿童发 展的概念之后,就需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通 过“读”来完成的,放手让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通过学生各抒己 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教师适当点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根据儿童发展的概念及特点,分组讨论针对这些特点,应采取何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提出第三个知识点: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辅以指导,总结概括为:1. 针对顺序性一一

9、循序渐进地教育,不可拔苗助长2. 针对不平衡性一一因势利导,把握发展的“关键期”3. 针对阶段性一一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4. 针对可变性一一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更新教育理念5. 针对个体差异性一一因材施教设计意图:心理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为培养人和教育 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本学科的性质,有必要让学生依据儿童发展的特点来思考相应的教学方法, 这体现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整合。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自信与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归纳总结,能力提升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内

10、容,即儿童发展的概念、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应采取何种教育方式。一、概念儿童发展一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它涉及身体健 康成长和心理健全发展两方面。二、特点教育措施1. 顺序性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2. 不平衡性因势利导,把握发展的“关键期”3. 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4. 可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更新教育观念5. 个体差异性一因材施教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次课教学内容,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有助 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点。(六)作业布置,迁移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个教育现象:现在许多家长不让

11、孩子爬,很多幼儿没有经历“爬”, 就直接从坐发展到站,请谈一下你的看法。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为迁移而教”。这个作业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并 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五、说场地设计及预计教学效果(一)场地设计本次授课在教室进行。(二)预计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瞬息万变的。有死的教材、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逐步研读教材内容,并将重点内容圈点标注,最后 让学生思考针对儿童发展的特点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各抒己见,使得自主学习能力、搜索 整合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等都有所提升。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指正,帮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