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76103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董建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天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增强语言文字所展现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化解课文的难点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化平凡为神奇,化艰涩为易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趣味”等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教学手段的一场改革,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的系统改革。然而,作为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我时常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按照她们的教学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从中感受颇深,觉得大多数教师在认识上对多媒体课件的理解和使用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曲解和误区,主要体现为:

2、一、越俎代疱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基本上代替了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和设施。然而,多媒体课件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工具和途径之一,而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情绪的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替代的。而在实践中,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却常常异位,如在帮一位老师制作的影子桥多媒体课件,从组织教学到理解课文,从巩固练习到课堂延伸,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符的解说与分析,课堂一开始就出现了一座影子桥的画面,朗读课文专门请别人录音。整节课教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了。一节课下来,教师看似十分轻松,但是学生的手脚被大大束

3、缚了,少了一种应有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先入为主,代替了学生的理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成为一种越俎代疱的典型做法。二、喧宾夺主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以形象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我们有些教师对这方面要求却比较高,在制作课件时,要求每个画面的背景都各不相同,复杂多样,知识点之间链接的按钮奇形怪状,要使用大量的动画和声音,一味的赶时髦,摆花架子,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其实这样违背了小学生认识、接受事物的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学习重难点的关注,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三、画蛇添足因材施教,因生择法,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的需要,根据根据教师自身条件的需要,选择最实用、最高效、最简洁的方式进行施教,是优化论下的课堂设计原则。然而,一些老师们在设计课堂教学,尤其是上观摩课、优质课时,将使用多媒体作为必要条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必须添加多媒体的环节。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使用的时机、内容、形式不加推敲,就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应避免两方面的负作用:一、语文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陶冶性情、增强情趣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言文字,应该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评、玩味、揣摩上,让学生历经语言实践从而获

5、得语文实践能力。若如案例中的通过多媒体画面来代替学生理解课文,就丢弃了学语文这一根本,成为一种越俎代疱的做法。二、防止多媒体的运用破坏了学生本应是通过课文语言文字而获得的美感。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想像能力的千差万别,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想像、描绘出的画面往往烙印着自己生活痕迹,呈现出许多画面来。而多媒体画面的出示,先入为主,看似帮助学生思维和想像,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限制。因此,我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轻重适度,恰到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的主导方是教师,而不是课件,课件仅仅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因此在制作

6、课件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出发,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接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詹天佑一文,开始的一张照片,一段叙述,开启了学生的心扉,学生读出了历史的沧桑、爱国的情怀。而不象上文提到的影子桥一文,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目睹了影子桥的画面,课堂上在让学生动手自己画一座影子桥,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明显的限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二、该用时再用,该出声时再出声。语文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实践能力,不能过分依赖画面代替文字的品位和揣摩。多媒

7、体课件常常一“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而自豪。但网络上的图片何止上百张、千张,在选择时切不可不加推敲,面面俱到,否则就成为美术欣赏课;许多课件还使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将教师的朗读及重点部分讲解都录入其中,一节课耳边的音效声总是不断,殊不知这样造成了学生听觉的疲劳,不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因此课堂上应祛除一些不必要的声像,如放弃射门一文,课件中每一幅画面都伴有老师动情的现场解说,精选的画面与教师现场动情的解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师生间相互感染,从而达到了情感共鸣。在不断的实践中,我还发现一个好的课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感悟性,将一些新观念,

8、新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得到许多有意的启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创新欲望。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教师一味的讲和演示,学生机械的听和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就会事与愿违,效果不尽人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等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而忽视教师的教学作用;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我们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获得圆满成功。在学习过程中充

9、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件应强调对学习的认识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以这一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实施,并将其编制在课件的主界面上,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在不断的实践中,我还发现,一个好的课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感悟性,将一些新观念,新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创新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