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76034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在北京人艺2019级表演学员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曾对年轻演员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德艺双馨,永远是德在第一位,希望你们在成为一个好演员之前先成为一个好人。”学艺先修德,做戏先做人。成为一个“好人”,既是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成就艺术品格的重要前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

2、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们说,文艺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记录和再现,包括演员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是时代风尚的引领者。“文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文艺创作者要书写时代、塑造人心,首先要完成对自己的塑造。 特别是当下,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影视艺术发展日益繁荣,演员群体的构成多元化,作品的关注度和演员的曝光率也在增加。演员通过表演塑造人物形象、传递精神思想。他们的一举一动常常牵动观众的目光,他们的道德水准也影响观众,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青少年。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今天的观众很容易记住一些活跃在热搜上的名字、亮相于广告上的面孔,却很难说出一些偶

3、像明星的代表作。有悖于艺术生产规律的不良现象不断透支观众的信任,接连有艺人因为违法失德付出人生的代价,这一切让人痛惜.也是严重警告:虚假的光环有多大,偿付的代价就有多大,演艺工作者要尊重“演员”这个职业。 好演员需要好作品来验证。崇德是前提,尚艺是关键。老演员奚美娟与上戏学生分享影响自己的“演员十诫”时提到:“爱自己心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演技需要在创作中不断精进。 崇德尚艺,意味着理性看待得与失,过得了“名利关”。演员是一份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身处台前,离鲜花和掌声太近,容易陶醉;离聚光灯和热搜太近,容易迷茫。如何不在赞誉和名利中迷失自己,需要有内心的定力,

4、看得清得与失、眼前与未来,尤其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一个人撑不起一部戏。对于现代影视工业,完成一部作品,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以及后期制作,任何一环都不可缺失。演员作用不可替代,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大。30多岁时,李雪健凭借电影焦裕禄斩获“金鸡”“百花”双奖,他的获奖感言至今广为流传:“苦和累都让大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这就是一个演员对自己的清醒认知,也是对名与利的清醒认知。 演员是心灵的工程师,塑造的是人心和世道。演员应该心中始终存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高尚的艺术品盾为追求。理解了演员在新时代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崇德尚艺就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就会成为整个演艺行

5、业的自觉,是每个演员都要研习一生的必修课。 风吹不倒根深的大树。演员内心的定力来自对艺术对观众的敬畏,来自对时代对自我的认知。一个演员,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在作品中.在观众的口碑里。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艺术工作者,要德艺双馨,要永远把德放在第一位。这既是对年轻演员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成就他们艺术品格的重要前提。 B文艺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记录和再现,文艺创作者首先要完成对自己的塑造,才可能完成书写时代、塑造人心的使命。 C.演员通过表演塑造人物形象、传递精神思想,是时代风尚的引领者,他们在引起观众注目的同时,必然也

6、会对观众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D.观众很容易记住一些活跃在热搜上的名字、亮相于广告上的面孔,却很难说出他们的代表作,这是那些偶像明星道德水准低下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悖艺术生产规律的现象和艺人违法失德事件频频出现,是本文提倡崇德尚艺的重要原因。 B.文章引用蓝天野、奚美娟等老艺术家的话语,论证了“尚艺”在演员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C.文章第五段论述演员应该怎样崇德尚艺,是前文“是什么”“为什么”的进一步深化,论证更加全面。 D.文章将“崇德”与“尚艺”并称,但对“崇德”着墨更多,意在引导读者关注思考当前演艺界存在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7、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好的演员,既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热爱心中的艺术,追求高尚的艺术品质,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好作品。 B.演员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要有内心的定力,认清自己的位置,远离鲜花和掌声,远离聚光灯和热搜。 C.崇德尚艺,演员要过得了“名利关”,要明白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演员的作用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大,其作用并非不可替代。 D.新时代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要求演员心中始终存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了这一点,崇德尚艺就会成为整个演艺行业的自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

8、。会议指出,这次机构增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关怀,对于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会议强调,要把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打造成更具人民情怀、更具法治思维、更具工作策略的司局,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摘编自教育部网站2021年6月15日) 材料二: 暑假将至,校外培训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据媒体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15家有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站在教育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格局下,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仅仅有利于清除校外培训功利化等乱象,也有利于净化教育环境,推进依

9、法治教。 近些年,校外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广告过虎宣传、私设校外等级考试干预公办学校招生等.加剧了社会焦虑。显然,教育培训是造成我国养育成本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恰恰是落实“三孩”政策、提升国民生育意愿的积极举措。刹住校外培训的不良风气,短期内可以降低教育和养育成本,成为刺激生育意愿的强心剂。 (摘编自赵阳治理校外培训符合教育发展趋势,中国教育报2021年7月9曰) 材料三: 5月,中央深改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10、“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传递出此轮监管重点在于教育行业的“去产业化”。可以预见,校外培训业将面临新的局面。意见明确指出,各地不再审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也需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非营利性”“公益性”“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定位。 (摘编自李丹“双减”释放教育去产业化信号,经济日报2021年8月1日) 材料四: 近日,中办、囯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減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统筹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扭转

11、“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另一方面,要求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双减”助力教育良好生态,人民日报2021年8月3曰) 4.下列对材料五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民办教培机构出现迅猛的发展态势,2019年民教培机构学校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 B

12、.经历了几年相对平稳的发展,从2016年开始,我国民办教育培机构学校数量、教职工人数和在校生呈逐年增长态势。 C.2016年以来,有关民办教培机构多个统计数据显示,其培训学校、专任教师和在校的数量增速都有一定的起伏。, D.2019年和2018年相比,我国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包括教职工、专任教师和在校数同比都有增加,且增速相对有所加快。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一项是(3分) A.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设立,推动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 B.教育部成立新行政机构为了推动“双减”工作落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出台侧重监教培机构的经营活动,二者

13、指向根本不同。 C.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的处罚,旨在净化教育环境,推进依法治校,从而降低养育成本,落实“三孩”政策。 D.教育部新监管司的设立和国家市场监售管理总局的监管处罚,有助于校外培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格局下规范发展。 6.媒体对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解读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陈公弼与苏东坡申平 苏东坡刚入官场时,并不叫苏东坡。他本名苏轼,另外还有一个雅号,叫作苏贤良。 那年他金榜高中,名动京师,正在自我陶醉时,却不料被派到既偏

14、又穷的陕西凤翔府,当了个小小的签判(秘书)。 那天早上,东坡和往日一样上班,但见他身着锦袍,足蹬快靴,昂首走路,一副与众不同的模样。路遇同事,那个亲切的称呼便在耳边响起: “苏贤良,你早!” 突然听见一声断喝,宛如狮吼:“住口,什么苏贤良!一个小小的签判,也敢妄称贤良。” 东坡扭头.见是一个黑脸壮汉,别看个子小,眼睛却不小,目光凶狠,令人望而生畏。他立即认出来了,这是新任知府陈公弼,昨天他们已经见过面了。东坡不由得停下脚步说道:“大人,卑职这苏贤良的称呼,不是妄称。我曾经参加过贤良方正科的考试,名列优等。” 不料陈公弼听了,一双牛眼立刻瞪向他,厉声喝道:“你娃娃还嫩,懂个屁!” 从这开始,东坡

15、和陈黑子的战争就打响了。不但他起草的公文动不动就被那厮改得面目皆非,而且就连他下乡体察民情,写的有关差役法弊端的调查报告,也被陈黑子压起来不做回复。东坡又气又恨。这日,陈黑子召集开会,苏轼故意缺席,以示抗议。 据说陈黑子暴跳如雷,当众宣布,苏轼无故不来开会,罚黄铜八斤,以儆效尤。 就连一代宗师欧阳修也要让他三分的苏轼,却落到这样一介武夫手下,整天受这样的窝囊气,东坡心中充满怨气,整日借酒浇愁。 这天夜里,东坡睡不着觉。他想起来到凤翔任职之前,当朝宰相韩琦曾经特意接见他,拍着他的肩膀说:“小苏啊,你去了好好历练,遇到什么困难,可直接写信给我。”东坡立刻起身下地,来到书房,点亮蜡烛,铺好纸砚,奋笔疾书 自从给韩琦的信件发出后,东坡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