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75964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现语文的“三维”课程目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一个具体的语文教育案例,说明自己如何实现语 文的“三维”课程目标的。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 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是什么关系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 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明确地把三个维度当作语文素养的内容 加以申说。从语文素养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 能增强目标意识和有利 于提升教育理念。三维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也就是要“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

2、”并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 发去设计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 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 量观,要精心准备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 如探究式学习。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 且,要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 维”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确立了 “人”的理念,它反映 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 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 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这三个目标互成能

3、动 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什么是三维目标,我 们应该怎样落实三个目标,如何处理他们三者的关系,每位教师却有 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老师说“为了保证有个好成绩,我们必须以落实 知识目标为重点,其他的,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无所谓。” 有的老师说“我们应重点落实提高学生的能力目标,特别是学习本学 科能力的目标。”有的老师说“我们应该突出我们本学科的特点,真 正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得德育功能”等等。三维目标的教育内涵(1)知识与技能: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学科基础知识指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 念、规律、规则、原理、定

4、理等。学科基本技能指所要求学生必须掌 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2)过程与方法: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和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3)态度情感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积 极性的提升。情感: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动机、兴趣、 感情、意志乃至品格、个性等在内的心理特征,即非智力因素。它所 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态度:是指最根本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态度,涵盖了一个人对方 方面面的正确态度,社会责任,包含着德育的全部内容。价值观:指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定位,也就 是生活理想,人生目的,亦即通常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个维度目

5、标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方法是桥梁,态度情感价值观是升华.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新授课的教学目标,应着重指明学生对概念、定义、法则、定理、 原理、公式、性质等学习应经历的具体过程和要达到的认知水平, 如 通过操作实验或问题情景引入新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 和形成的过程,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获得对知识的识记、解释 性理解或探究性理解;同时关注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提高, 数学思想 方法的领悟、情感态度的发展。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应着重指出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的过程 要求和达到巩固提高的水平要求,强调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以及学生 进行知识系统化的能力、自我调控和批判性学习的能力、运用

6、所学知 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可具体提出采用哪些方法对知识进 行梳理;要把握有关概念、定义、法则、定理、原理、公式、性质的 哪些基本联系;提出能力发展和情感体验的新要求等。将三个目标一一列出,强调了各维的独立性,忽略了三维目标的 整体性。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克服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泯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更好地落 实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这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充分体现了 “以发展为本”的指导 思想。新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三维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 由知 识本位

7、、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 进行了有机结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如何落实,有时总让人觉 得云里雾里,顾此失彼,似乎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通过试读,读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通过重读, 渐入意境,把握音色音调、阴阳顿挫;通过听读,听出异同,听出不 同的感悟;通过品读,读出文章中的优美文辞,欣赏其艺术特点与风 格;通过研读,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 生的人格品位。有人说:三维目标是“黄金搭档”。严老师的这堂课,三维目标 都兼顾到了,但更突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二维目 标,

8、正因为此,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落实上留下了较大的可提升 的空间,值得语文教研组认真研究。由此我想,一堂有效的课,在准确把握学情以后,必须凸现或者 说确定专一的教学主目标,一堂课不可能完成太多的教学目标,否则, 有可能导致所有目标的落空。当然,在三维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还 是“双基”目标,离了双基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就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三维教学目标在现实的操作中,经常会出现矛盾,怎样有机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呢?传统的接受学习过程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有效 的,但是,很难顾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因此,必须考虑 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

9、合作、 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全身心的投 入,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调查等一系列方法活动,获得知识的内 在联系,并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各种感受,激发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 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三维教学 目标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从一节具体的课来讲,三维目标有可能难以同时兼顾,专 一目标有可能在一堂课中坚持始终。在传统教学中,重视“双基”的 做法得以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得到继承并 “领衔”,也许正是此缘 故吧!但是,从一个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三维目标是融会贯通、有 机相连、不可偏颇的,在教学中必须坚决予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促进

10、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期课改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教师在备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牢 牢记着这三个目标,思考在课堂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 中,通过基本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态 度、情感、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不正是做好教师的三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吗?态度、情感、价值观是“头顶的天空、心中的道德”。作为一名 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没有“敬业、乐业、专业, 一身争气,为人师表”师德风范的追求,只能是一名解惑的教书匠, 而不能成为传道、授业的名师。知识与能力是“事业的基石”。缺乏系统的学科知识,缺乏基本的教学研究方法,缺乏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缺乏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缺乏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缺乏得心应手的现代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要做好一名教师就会觉得很难。 何况社会还在发展,新 知识还在层出不穷。不断学习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应对良策。过程与方法是“艺术的追求”。课堂教学是一门追求真、善、美的艺术,但又是一门常常有遗憾的艺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有新的想 法、新的目标、新的追求。掌握并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学策略与方法, 不仅能让你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益, 还会让你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只 有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展示聪明的才智。我想,真正做到了这三个要求,你已经离名师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