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74429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达原理与系统知识要点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绩构成:平时20% (原理10%+系统10%,含考勤和课堂测试),期中30%,期末40%,课程设 计 10%。雷达原理与系统(必修)知识要点整理弟一章:1、雷达基本工作原理框图认知。2、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3、距离和延时对应关系4、速度与多普勒关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5、距离分辨力,角分辨力6、基本雷达方程(物理过程,各参数意义,相互关系,基本推导)7、雷达的基本组成(几个主要部分),及各部分作用第二章雷达发射机1、单级振荡与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区别2、基本任务和组成框图3、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工作比(占空比),脉宽、PRI(Tr),PRF(fr)的关系。第三章接收机1、超外差技术和超外差接收机基

2、本结构(关键在混频)2、灵敏度的定义,识别系数定义3、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定义4、额定噪声功率N=KTBn、噪声系数计算及其物理意义5、级联电路的噪声系数计算6、习题7、AGC,AFC,STC的含意和作用第四章显示器1、雷达显示器类型及其坐标含义;2、A型、B型、P型、J型第五章作用距离1、雷达作用距离方程,多种形式,各参数意义,PX=? Rmax=?(灵敏度表示的、检测因子表示的等)2、增益G和雷达截面A的关系2、雷达目标截面积定义3、习题4、最小可检测信噪比、检测因子表示的距离方程5、奈曼皮尔逊准则的定义6、虚警概率、检测概率、信噪比三者关系,习题.(会看图查数)由概率分布函数、门限积分区间表

3、示的各种概率形式;6.5 CFAR 什么是CFAR 慢变化CFAR的框图和原理快变化CFAR的框图和原理,(左右平均、左右平均选大) CFAR的边缘效应,图及分析7、为什么要积累,相参积累与非相参积累对信噪比改善如何,相参M倍,非相参vM - M倍。8、积累对作用距离的改善,(方程、结论、习题)9、大气折射原因、直视距离计算(注意单位Km还是m)10、二次雷达方程、习题。11、分贝表示的雷达方程,计算、习题,普通雷达方程的计算。第六章距离测量1、R,tr,距离分辨力、脉宽、带宽关系2、最短作用距离、最大不模糊距离与脉宽、重频关系3、双重频判距离模糊、习题。4、调频连续波测距原理,(距离到频率的

4、转换,简单推导)5、相位差与距离的关系6、习题第七章测角1、相位测角原理(路程差与相位差的相互补偿)2、三天线测角原理、习题。3、振幅法:最大信号和等信号法4、余割平方扇形波束特点(角度不同、距离不同、增益不同,回波功率相同,公式)5、机械扫描、电扫(相扫、频扫)各自特点。6、相位扫描基本原理(移相器、波程差、等相面、方向图),相差与波程差关系式7、思考题第八章检测与测速1、多普勒定义,与速度、波长对应关系。结论性2、固定目标与动目标输出差异3、盲速与频闪定义、产生原因(条件),计算(习题)。4、点盲相与连续盲相产生原因,习题。5、相参脉冲串信号的频谱(发射、接收、差异)6、动目标显示最佳滤波

5、器(公式、结论、物理意义)7、改善因子定义8、MTD窄带滤波器组实现与优点。第十二章雷达信号基础1、常用的雷达波形有哪些2、要实现目标的有效检测,雷达波形需满足的条件(能量、分辨力、抑制)3、连续波如何测速测距4、PRI参差信号的特点和作用5、频率捷变信号的特点和作用6、几种典型的脉冲压缩信号的特点(扩频、大时带积)7、什么是雷达分辨力8、有效相关带宽与距离分辨力;有效时宽与速度分辨力的关系9、距离模糊函数和速度模糊函数定义10、二维模糊图函数,几种典型信号的模糊度图及相应的分辨能力关系11、 模糊函数的5个特性和相应的物理意义(信号能量对应模糊图体积)12、 恒载频矩形脉冲信号模糊度图及特征

6、标注(时宽、频宽)13、 恒载频脉冲串信号模糊度图及特征标注(时宽、频宽、重频)14、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模糊度图及特征标注(时宽、频宽)15、常规窄脉冲、宽脉冲和线性调频信号的模糊度的比较。(距离、速度分辨能力)第十二章雷达检测理论1、提高信噪比的方法2、匹配滤波和相关的概念、关系(一致性、出发点、实现等)3、匹配滤波传递函数、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单位冲击相应。4、匹配滤波对信噪比的影响,物理意义5、匹配滤波和相关器的时移频移适应性6、自相关互相关框图,及工作原理7、自相关域互相关的比较8、奈。皮准则的内容9、什么是最佳检测系统,基本框图和原理10、似然比的概念和定义11、确知信号的最佳检测框图

7、及原理12、最佳检测随机相位信号判决准则和实际简化实现方法13、相参脉冲串的最佳检测系统框图及原理(先积累后检波)14、非相参脉冲串的最佳检测系统框图及原理(先检波后积累)15、二进制积累器的双门限工作原理16、什么是CFAR17、慢变化CFAR的框图和原理18、快变化CFAR的框图和原理,(左右平均、左右平均选大)19、CFAR的边缘效应,图及分析第九章:脉冲压缩雷达1、提高信噪比的方法2、匹配滤波器:物理意义(输出信噪比最大)、传递函数(时域、频域)。3、脉压的条件(发射机时带积远大于1,接收机有与之匹配的脉压网络)4、压缩比、时带积、信号输入输出功率、幅度、脉宽之间的关系。计算课堂练习5

8、、线性调频信号的压缩原理,线性调频信号的幅频相频特性图。第十章:脉冲多普勒雷达1、机载PD雷达地杂波组成;2、图示、杂波谱特征、主要谱位置及宽度计算。课堂习题3、重频不同选择对杂波谱的影响,无杂波区存在的条件。4、距离门分割和单边带滤波位置不能交换,若先进行单边带滤波则会丢失距离信息。5、主杂波抑制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框图。6、窄带滤波器组的特点和要求(要和信号相匹配)。7、遮挡、盲距、跨接效应 第一章相控阵雷达1、波束扫描原理,用移相来控制发射的同相面,形成扫描波束;接收用移相抵消特定方向的回 波的路程差,在特定方向形成接收波束。相位、角度、阵元间距的关系。2、栅瓣出现的条件3、波束宽度和阵元

9、数的关系,d等于半波长时。100/N4、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雷达增益的影响。随着波束扫描角度增加波束会变宽、增益会下降、 作用距离和角分辨能力会随之下降,所以要限定相控阵扫描范围。5、几种典型移相器原理,数字式移相器的简单计算。6、接收多波束形成原理,三波束举例,理解几个通道的不同移相带来的不同方位的能量积累, 各接收通道的不同移相组合对应不同指向。第十二章:合成孔径雷达1、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实孔径的区别)2、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距离分辨力与距离无关! D/23、距离分辨力取决于信号带宽;4、距离一多普勒成像处理方法基本思想,先做距离向脉压再做方位向脉压。三坐标雷达:1、数据率的概念2、提高速据率的方法3、电扫描:频率扫描、相位扫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