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74317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开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开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深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根底教育实践者的中小学教师应当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开展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视的话题。人们对高质量的教育充满希望和期待,而高水平质量的教育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的教师的不仅要有知识、有学问,而且应该有道德、有理想,还有专业追求;不仅是学问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但这些描绘聚焦为一点,就是教师的专业开展。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尤其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

2、要求,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挑战。时下,有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开展和课程改革的真实内涵理解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根底教育的教师,我想从教师专业开展和课程改革两个思考点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思考之一: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走专业开展之路以及如何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开展?“教师专业开展一词近年来频现于与教育教学理论、教师素质提升等相关的论文、书籍、评论、文章以及教师培训学习讲座之中。如何理解和认识教师的专业开展呢?我个人认为,作为当代中小学教师,面对信息量超大的客观世界和日新月异飞速开展的客观现实,如何在教

3、育教学领域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突破“传道、授业、解惑传统的教师职责,必须向专业化和纵深开展,确立现代教育观和教师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那么,教师为什么必须走专业开展之路呢,我觉得,一是提高教师职业地位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开展战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就目前来说,凡属教育行业的人员普遍能感受到,教师仍属相对的弱势群体。原因主要是进入教师这一行当,最开始是很随意的,根本不需要专门学习和培训,谁都可以成为教师。后来到了教师的职业化阶段,那也是经过学历教育和一般的专业培训就可担任教师。虽

4、说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那也是一种被动的提高,不被社会真正认可。只有当教师群体到达专业化层次的时候,社会才能对其刮目相看,备受重视和尊重,成为靠自身开展主动来提高社会地位。二是实现教师职业价值的需要。中小学教师这种职业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专业技术工作的,虽然做的是培养人的事业,但由于一个人的成才需要好几个阶段才可能完成,由于只做根底教育工作,往往看不到直接的成果。因此,大多数教师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在平淡的教学工作中度过一生。面对这种状况,如果引导和唤起他们专业开展的信心,努力使他们的职业朝着专业化方向开展,他们就会在专业成长的实践中看到所取得的细节成果,从而激发他们对职业价值的追求。三是学生开展的需

5、要。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开展,并且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专长教育,就需要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掌握深度挖掘他们潜力的能力。因此,教师不向专业化开展,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四是时代开展的需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注意到,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作为承担教育和培养人的中小学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的进步和提高,不向着专业化开展,将会被社会所抛弃。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呢?首先,建立教师个人科学评价机制,将专业开展水平作为考核和评价教师最重要的因素,从制度的层面保障教师专业开展的有效性;其次,鼓励和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研究意识是教师专业开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成为“研究者,可

6、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与实践,使得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使得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第三,注重展现教师工作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在日常教学中,不要简单地把教师工作看作是机械、重复的轮回往复,要充分激发每个教师的创造灵感,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可度,使他们在教学中享受如同对艺术魅力的一中追求。第四,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开展的基地。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开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开展的,教师专业开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的

7、团体,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地位平等,因此,教师是成年的学习者。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开展的主要环境。思考之二: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尚需多少时日方可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从2022年进入以来,小学已经经过一轮,初中那么走过两轮。可如今,不少人认为,课程改革似乎没有到达预期目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失败的。果真是这样吗?我觉得不然。正在进行的这一轮课程改革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改,这也是最具深刻意义的一次。为什么这么说呢?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开展。使得世界的一体化和全球化格局更加凸显,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开展,

8、已经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在这种背景下,我想,国家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根底教育开始,转变人才培养观,倾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未来开展的人才奠基。因此,我认为,这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革新,是一次教与学的革命,就是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倾向,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不断更新教与学的理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制度,一切以学生的开展为根本出发点。要使广阔教师个和教育工作者在短期内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显然是不可能的。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不得。可见,课程改革并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任务,它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始终不渝地沿着正确的课改方向实施下去,课程改革的一个个目标才可能逐步实现。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我觉得应做到:一是引导和鼓励中小学开展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二是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和个性评价,充分开掘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和因素,切实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制度和体系,坚决摒弃以考试分数论优差的错误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