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740812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王华龙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 创造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 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有时还需要特殊的禀赋和才能。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 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呢?一、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这是审美创造的最基本要求:鲁迅先生曾告诫我们,要善于无情地解剖自己,用真善美战胜假丑恶,使自己的心理变 得更美好。学生善于创造性的审美想象,思维有浪漫气质,审美想象是在原来对美的事物形 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象美的过程

2、,形成新的形象美,本身就不是模仿而是创造。因此 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认识,建立健康情感,塑造美的心灵,以适应审美 创造的基本需要,人育好了,自然书就好教了。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学生必须将自己美好健康的情意融于头脑中所设想的美的形象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 造性思维,通过长期训练来提高审美创造力。如我们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学生一边鉴赏 一边思索:荷塘月色为何这样美?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创造这美?学生的好奇心四处展开,这 就是扩散思维,当学生从众多的设想中,选择最佳的设想,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时,这 就是集中思维。学生的审美活动,充满了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循环

3、想象,最后达到满意的 审美效果。三、教给学生审美创造的必要的技能技巧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美和创造美,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好的方法去唤起学 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用适度的难点去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索,从而最终把学生对美的理性 认识转化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如教学徐宏祖的游黄山记 时,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了黄山的高峻、险危、奇丽,这些只是黄山的外在美,而学生写作, 写山绘水,也往往停留在外在美上。因此,教师应通过“黄山“的外在美,进一步启发学生 去体会作者奇探险,不畏险危的坚毅精神,才算真正领略到了黄山的无限风光,才能鉴赏到 作品的内在美。在此基础上,以读促写,让学生不仅

4、能写出故乡山水那诱人的金黄,怡人的 碧绿,热烈的火红,还能写出登山的愿望,让笔下的美景,渗透进青春迸发出的激情,由此 萌动出对美的憧憬和渴望。这样,学生就把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转化成了对美的表达, 创造的能力。我们要使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观摩、想象、联想的基础上,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 展,联想的基础上,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学生精 力旺,求知欲强,富于幻想,凡事好寻根究底,这正是发展审美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总之, 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当注意这样几点:应有目的地的以读促写。善导者,学生每 学新课,总让其独立思考:读过作文,理解了些什么?哪些还未知其所以然?对“作文意识 “有无新的触动?通过这样的启发,再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写、仿写、扩写的作文 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应养成积累的习惯。如学习散文,要让学生将范文中的美 词佳句、精彩片断、生活中对美的观察感受积累下来,为作文打下基础。应培养学生的求 异思维的习惯,课内外紧密结合,发展学生的写作才能,创造性地去赞美新生的事物。应 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现实生活中处处有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