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74038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材总备课科目环境教育教材解读绿色行动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的新理念,努力吸取国内环境教育教科书建设的新成果,全面探索适合小学生开展的环境教育的新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总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突破措施案例引发问题-问题引起探究-探究形成伦理观念-伦

2、理观念促进行动,让学生经历“认知-情意-行动”的过程。课时划分两个单元,共9个课时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单元备课单元第一单元 习俗与文明单元解读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在保护动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形成的习俗,感受他们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教学目标1.对生命个体生命权的维护和尊重2.学习不同文化传统下人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的方式与习俗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感受人类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突破措施案例引发问题-问题引起探究

3、-探究形成伦理观念-伦理观念促进行动,让学生经历“认知-情意-行动”的过程。课时划分5课时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1.给动物让路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课程整合 点环保在行动教学重点树立关爱生命、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教学难点能够围绕动物保护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

4、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 探求新知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教学反思四年级上

5、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2.“煮鸡蛋”的思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课程整合 点节约能源教学重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难点树立节约意识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一、 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二、探究新知: 思考: 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

6、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 4、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中,过1分钟就减少1分钟的寿命,珍惜是从点滴做起的。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3、“游动”的蒙古包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2、 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调查当地的环境

7、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3、深刻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课程整合 点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课时安排1 教学准备阅读、分析、讨论、归纳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男子

8、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蒙古包)。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2、游牧民的住所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

9、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3、 游牧民的禁忌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畜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使牧区的范围大为缩小了。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去冬今春肆虐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开垦、沙化有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 (提问)

10、1、阅读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并思考: 目前扩大耕地的方式有几种?分析各种方式引起的恶性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2、阅读漫画“毁灭”,作者取名为“毁灭”的含义是什么? 3、讨论:类似这样的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还有哪些?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4、游牧民的环保意识游牧民的思维观念与生态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通过心理上的精细表述,再从形象上渗透到实际行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拨下了环保意识的种子。这也是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所培育的蒙古游牧文化,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所具有的特定感情。必然使其将崇拜苍天,崇拜大地,崇拜祖先,同样也是

11、蒙古游牧民的民族精神,心理与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心灵象征。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4、一次婚礼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一次婚礼上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的一些数据,然孩子们认识奢华的婚礼对环境的危害。2、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课程整合 点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教学重点认识奢华婚礼对环境的危害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捍卫“环境小卫士”的责任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调查一次婚礼的经过,了解婚礼的花费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一、 导入新课讲解豪华的婚礼喜宴。师: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12、?生1:这样的婚礼时很好,但我觉得很浪费。生2:我觉得他们这次婚礼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还大的污染,我不提倡举行这样盛大的婚礼,应该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生3:我也认为他们的婚礼对环境危害很大烟火、鞭炮、长长地汽车队伍、丰盛的喜宴等。师:是呀,婚礼时一个人一辈子的一件大事,固然重要,但作为地球母亲的一员,我们更应该考虑到,我们的环境问题,可以举行简单而富有意义的婚礼,这样可以一举两得。二、探究新知:组织学生对一次婚礼进行调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1、都会引起哪些环境污染?2、通过访问的形式,算一算大约会浪费多少钱?3、有没有可以预防的好办法?三、 环保金点子同学们在班内集体交流,你们设想

13、的一举两得的“意义婚礼”组1、骑自行车的集体婚礼。避免汽车尾气污染。组2、在网上下请柬。避免纸张浪费。组3、可以在婚礼的那天植下“婚姻竖”非常有意义。四、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 板书设计一次婚礼变浪费、污染节约、环保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5、我的环境我爱护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与日本的巨大差别。2、列举身边不文明的现象,懂得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煳必要性。3、知道环境保护重在行动。4、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课程整合 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教学重点列举身边不文明的现象,懂得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煳必要性。教学难点知道

14、环境保护重在行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调查了解居住小区周围的环境状况;调查日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策略。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煳生活质量。说说你小区的环境状况。小组交流。二、探求新知:1、你相信是真的吗?教师阅读“生活在线”。2、交流:你调查了解到日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有哪些好的做法?3、阅读课本“绿色冲浪”。4、交流: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5、七嘴八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环境保护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三、拓展延伸制一个家庭绿色旅游计划。四、板书设计:我的环境我爱护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环保行动: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单元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