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73866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目 录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爆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8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5炸药库炸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1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9井下应急处置方案86炸药库应急处置方案92车辆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7机械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02井上工业和生活区域应急处置方案107 / 应急预案编号:YJ-XXFM-LJSCSNTK-01-2011 版本号:A/0XXXXXXX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单 位:XXXXXX颁布日期: 2011年12月6日XXXXXXX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促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2、,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切实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XXXXXXXXXXX初步设计与安全专篇与XXXXXXXXXXX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制本预案。1.3 适用围本预案适用于XXXXXXXXXXX所属区域的所有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1.3.1本预案适用以下事故类型:(1)冒顶片帮事故;(2)透水事故;(3)火

3、灾事故;(4)触电事故;(5)机械伤害事故;(6)车辆伤害事故;(7)爆破事故;(8)中毒窒息事故;(9)爆炸事故;(10)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故类型的组合;(11)其它。1.3.2本预案所指的事故应急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应急事件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调度、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件:(1)大面积冒顶、井下涌水、井下透水;(2)发生一次伤亡3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3)波与到相邻企业和其它公用设施等,需要当地政府部门调度本区域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处置的事故或事件。二级应急事件企业自身能够处理的事件:(1)发生一次伤亡1人与一次伤害2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的事故或事件; (2)有可

4、能中断生产正常进行的事故或事件; (3)超出班组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或事件。三级应急事件班组自身能够处理的事件:(1)造成1人伤害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的事故或事件;(2)造成的影响局限在班组的事件;(3)需要应急处置的事故或事件。1.3.3发生事故或事件的单位,应按照事故应急等级进行处理,并与时上报。1.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本矿山应急预案体系由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各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各种场所应急处置方案构成。1.5应急工作原则1.5.1统一指挥的原则。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应急小组要服从指挥,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1.5.2救人

5、第一、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发生事故后,要把救人作为首要任务,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明确救人、疏散人员、防止事态扩大等重点任务,集中力量,优先保障,确保抢险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险过程中发生二次事故。 1.5.3快速反应和自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体系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2.本矿山的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2.1.1矿山基本情况XXXXXXXXXXX是一座采用斜井+竖井开拓、抽出式机械通风、机动三轮车运输、全面采矿法开采粘土的地下矿山企业。本矿为XXXXXXXXXXX下属的独立法人生产单位,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法人代表XX

6、X,主要负责人XXX。矿山始建于2005年,至2010年处于断续生产状态,2011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1年经资源整合,属于资源整合矿山,行政区隶属于XXXXXXXXXXX管辖。本矿于2011年12月27日取得了由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XXXXXXXXXXXXXX)。地质储量150.54万吨,保有资源量137.01万吨,设计可利用地质储量54.4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a矿石,矿井剩余服务年限:5年。矿区面积0.4981平方公里。2.1.2矿山自然地理情况该矿山位于省柳林县县城北大约23.5公里处的XXX,地理位置:东径XXX5510-XXX5541;北纬

7、XX3644-北纬373709。矿区紧邻柳林-成家庄公路,距XX7国道20公里,由此可通往XX、XX、等地,XX铁路与XXX国道在矿区以南呈东西向横穿XX县城,交通较为方便。矿区地处XXXX侧中低山区,总体地势中间低,南北高,呈山间河谷地形,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南角,海拔1045米,最低点位于矿区西部,海拔931.66米,区沟谷发育。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2度,一月最低气温零下26.1度,七月最高气温32.5度,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雨水多集中在7-9月份。矿区无常年性流水通过,区沟谷中仅有季节性流水。2.1.3矿区地质地形情况地质:矿区全部

8、被第四系上更新统所覆盖,赋存地层由老到新为奥系中统、石炭系中统组、上统组、新生界上第三系上新统与第四系中上更新统。构造:地质构造简单,地层总体为向北西倾斜的单层构造,地层倾角5-17度,一般不大于10度,矿区未发现断层、陷落柱。矿体总体走向北东45度左右,倾向南西,倾角较缓。矿体厚度比较稳定,最大厚度为3.62米,最小0.57米,平均厚度1.86米。矿体埋藏较深,矿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矿区地面稳定性分级为“基本稳定”,对矿区水土资源环境影响与破坏“影响轻微”,损失与治理难度为“损失小,易治理和恢复”,综合评价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轻微”。2.1.4井上下对照情况矿区地面建

9、筑建在沟的两侧。办公、生活区位于主井口西北侧300米得北山坡平缓地带,房屋结构为砖砼房。工业场地建在沟谷地带,建筑物有调度室、空压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等。调度室安装有与井下重要场所一样的程控,可与井下、外界进行联系;矿山消防管道利用坑生产用水管道,主斜井以南30米的939米标高设有高位水池,重要设备均配有灭火器,主斜井、副斜井、风井地理位置在山坡处。井上下对照情况见井上下对照图。矿区周边情况:矿区周边没有国防重要设施,矿区围没有村庄居民住地。本矿设有一处地表炸药库,建在矿区东侧500米的山沟里,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2.1.5主、辅生产系统与安全设施主要开拓工程:主井(斜井)坐标为X=

10、4XXXXXX.103、Y=XXXXX.967、H=959.383,方位角为145度,倾角为19度,长度为253米,断面规格为2.83.0平方米;副井(竖井)坐标为X=XXXXXX.967、Y=XXXXX.327、H=960.613,深度为100米,为风井米,净断面面积3.14平方米。主井、运输大巷中每隔50米留设一个躲避硐,断面2.01.5平方米;主副井在巷道的一侧留设排水沟,断面0.40.4平方米。2.1.6采矿方法与工艺流程采用全面采矿法。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与采矿方法的要求,矿块长度为50米。根据矿体特征,矿体倾角在5-17度左右,因此将矿体划分为7个阶段回采,其中880-910米为运输

11、水平,915米水平为回风平巷。矿块布置形式:沿矿体走向,阶段高度5米,矿块长度50米,底柱高3米,顶柱厚3米、矿柱规格3米*15米。采矿工艺流程:凿岩-爆破-装矿-运输。2.1.7其他工艺通风:采用抽出式机械通风,即采用轴流式节能风机,安装于竖井井口。供排水:矿山采用三轮车从3公里外的骆驼局村拉水,在主斜井南30米处939标高设100m立方米蓄水池,通过管道自流供应生产、除尘、与消防用水。矿区水文地质简单,井下补水来源为大气降水,从已揭露的巷道看,巷道干枯无水,生产废水均渗入崩落的矿岩中,没有外流,一旦巷道有水涌入均进入910米中段西侧20米处120立方米临时水仓,采用水泵将地下水直接排出坑外

12、。供配电:矿区设315KVA变压器一台,配电选择放射式主接线,地表用电设备采用现场动力配电箱供电和就地控制方式,电源为三相四线380V交流电流;井下照明电压等级为220V和36V,供电方式采用动力和照明分开供电方式,选取照明变压器两台。另备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运输:地表采用汽车运输、井下采用三轮车运输。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对本矿山存在的危险源与风险进行逐条分析。2.2.1冒顶片帮事故危险源分析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形成新的平衡为止。在应力重新

13、分布的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与围岩产生压力。造成顶板和周帮的岩石发生变形破坏而冒落的事故即为冒顶片帮事故。冒顶片帮事故主要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开岔或贯通处、大断面硐室、采空场和破碎带等。本矿铝土矿层状、似层状,以整体块状产出为主,其稳定性较好。矿层直接顶板为铝土岩、粘土岩等,顶板岩层之上的围岩稳固性较差。底板围岩多呈土状结构,当底板为各类粘土岩时,其稳固性较差。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个别部位或区段发生冒顶与片帮,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2.2透水水事故危险因素分析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

14、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井突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溶洞-溶蚀裂隙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封闭不良的钻孔水、采空区形成的“人工水体”等。大气降水充水主要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的矿床,主要特征是矿层埋藏较浅、充水层裸露、位于分水岭地段的矿床。本矿床埋藏较深、无充水层外露,矿井水涌出量较小,不会造成大水害。地表水引起涌水的特征有:矿井涌水动态随地表水的丰枯作季节性变化,其涌水强度与地表水的类型、性质和规模有关;矿井涌水强度还与井巷到地表水体间的距离、岩性与构造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其间距愈小,则涌水强度

15、愈大;选用采矿方法不当,可造成崩落裂隙与地表水体相通或形成塌陷,发生突水和泥沙冲溃。本矿区位于沟谷中,虽说矿区上游有拦截水设施,矿区下方有直径达1米的导流洞,一般情况下暴雨季节引发的山洪,不可能对矿山造成威胁,但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则可能导致地表迳流汇聚引发洪水,首先从主斜井涌入井下,造成透水事故。其次是地面有塌陷区,裂隙遇大雨和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就会形成水患。再则是地质钻孔未封闭或封孔质量不好,将成为导水通道,威胁井下安全。还有可能是如果采掘过程中不能坚持探放水原则,可能造成矿井涌水事故。2.2.3 火灾事故危害因素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易造成火灾:(1)明火引起的火灾,由于作业人员违章,引燃可燃物质造成火灾;(2)焊割作业引起的火灾,不能严格地执行井下焊割使用的审批手续,焊割过程中的焊渣引燃物质;(3)爆破作业引起的火灾;(4)电器原因引起的火灾,电器更换不与时,设备负荷过大,线路不能负载等。本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易发生火灾的区域较小,所涉与的人员有限,但也可能造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